倪佳燕
摘要:當前在相關課程不斷進行改革的背景下,學校開始要求物理教師能夠發(fā)揮出更多的作用,想辦法做好相關教學,幫助學生不斷在該課程上取得進步。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能夠有效激發(fā)受教育者在該方面的積極性,本文基于此對中學物理教學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展開研究。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現階段,中學的物理學習存在著一種現象,這也是很多中學普遍出現的情況,就是老師的教學方式以“滿堂灌”為主,就是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利用課堂時間從頭到尾講述知識點,學生就是被動的學習,參與到探討和實踐的機會非常少,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更是被老師所忽視。這樣學生長久的在消極的狀態(tài)下學習,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提問意識薄弱、難以理解課堂知識、動手實踐能力較差等情況,所以本文重點探討在中學物理教學的相關問題上,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這一重要方式是否得到了應用以及出現的相關問題。
1 中學物理情境創(chuàng)設概述
1.1 中學物理情境教學的必要性
中學物理相關的教學重在培養(yǎng)受教育者在物理方面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對這一方面的情感。只有充分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特點,營造更為適合相關需要的情境,激發(fā)受教育者在該方面的動力以及興趣。中學生在該方面進行學習時存在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在相關興趣和思維的特點上。中學物理情境教學它可以促進相關精神的培養(yǎng),無論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在實踐培養(yǎng)上。
1.2 情境創(chuàng)設是情境教學的核心
情境創(chuàng)設是一種與以往完全不同,主要是基于情境的教學模式。情境創(chuàng)設是該教學進行時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情境教學主要是建立在情境創(chuàng)設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時候的水平、種類等等能夠直接影響著相關教學的實施以及開展,因此這種創(chuàng)設也是該教學中的核心。
2 中學物理教學中開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優(yōu)勢
2.1 符合學生心理活動需求
中學生所處的年齡段比較小,所以在這一階段的很多受教育者的心理發(fā)展并不是特別穩(wěn)定,如果出現了其他方面的干擾就會造成一些不可預知的情況。很多心理學家都表示,中學生的心理思維活動一般都是在問題開始的,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中學生也開始不斷的成長。所以在中學物理課堂中,老師如果能夠利用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會保證學生在所提出的情境之中學會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
2.2 符合物理學科的學習特點
物理課程的學習雖然相對比較復雜,但是在復雜的學習中也能夠發(fā)現其中存在的樂趣,同時物理課程也是以試驗為主的課程,所以很多試驗的方式和手法都需要老師動手學生觀察。因此,如果教師在實驗中設置相關的問題情境,可以有效激起受教育者在這一方面的積極性,同時受教育者也可以在相關過程中分析和理解目前在知識的接受上還存在的缺陷。
3 中學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開展方式
3.1 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物理教材中的很多課程是可以通過實驗來展示的。所以,在實際進行該過程的途中,教育者可以利用一些相關實驗來完成對問題的創(chuàng)設。以蘇科物理八年級上冊教材第5章的課程時,在講解變速直線運動這個知識點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相關道具進行教學,這種運用能夠有效促進受教育者在該方面的知識領悟,進而提高受教育者對相關問題的認識。
3.2 舊知識引出新知識的問題情境
在中學階段的物理課程中,教育者在介紹新知識之前,應該定期對以前的知識進行回顧,并在這一相關的過程中產生出最新的知識。比如在蘇科物理八年級下冊教材第九章講力與運動關系的課程時,就能夠抓住機會先把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作為鋪墊,該方法可以結合兩方面都存在的知識點,通過設置相關情境的方式來激起受教育者的相關興趣。
3.3 聯系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很多時候會使用到物理知識,所以老師利用實際生活中的知識進行問題的情境創(chuàng)設也能夠更加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共鳴。蘇科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中光的反射的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積極引入我們平常生活中的內容,比如汽車后視鏡、大樓的玻璃墻等實際內容。這就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加他們對知識內容的感知效果。
3.4 利用物理史學創(chuàng)設
從一些研究中可以發(fā)現,通過部分物理學家在生活中的小故事,提高受教育者在問題上的認識程度以及理解能力。以蘇科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在講解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就先可以介紹牛頓的成長史,物理學家在成長的過程中,所具備的和工作態(tài)度,能夠對中學學生的學習和實驗態(tài)度給予良好的激勵。
3.5 利用現代化技術創(chuàng)設
一般情況下利用PPT課件可以促進相關知識的學習,因為它能夠將一些抽象的東西轉化為圖像具體出現,由此能夠得到更多的認識,對于那些難以理解的概念,也可以使用這一方式來進行說明,幫助提高對相關問題的理解能力,由此效果會更加明顯。
從以上所進行的一系列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對中學物理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課程的要求制定合適的問題,這樣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把抽象的問題進行具體化,簡單的文字敘述也能夠變成一個生活情境,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以此積極的參加到課堂的學習之中。
參考文獻
[1]陳曉山.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探討[J].南方農機,2017,48(22):188.
[2]邢小青.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技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