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燕
摘 要:小學生時期是一個人品德和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中國還有句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边@些都說明孩子時期品德教育對一個人一生的重要性,因此要把德育工作放到首位。作為一名班主任我特別注重學生的品行,本文記錄了我在情境教學中悄悄走失的百元大鈔引發(fā)了我的思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道德教育;健康成長
【故事背景】
本班學生作文水平不佳,單元習作要寫《一個怎樣的小伙伴》。我日思夜想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學生輕松愉悅地完成習作呢?一天,我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故意在班上丟下100元,然后聚焦這個拾金不昧的學生,大家親眼所見,又是在身邊發(fā)生的,如此一來,學生寫話一定沒問題!
【事件回放】
第二天早上第二、三節(jié)課上都是我的。第二節(jié)課講評完一張試卷后,我為了穩(wěn)住學生課間留在教室里,馬上發(fā)下另一張試卷讓學生訂正,之后,借機把手伸進口袋,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張百元大鈔揉了揉,走下講臺,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放在第三組第二排婷的座位旁。婷媽特別注重孩子的品行,這孩子也從不拿別人的,哪怕是撿到一支鉛筆、一塊橡皮都會交給老師。
接著,我回講臺一邊改聽寫本,一邊用偷看狀況。很多學生訂正好了,將試卷給我二批,那百元大鈔不知被誰踢到了第一排。婷還在專心致志地訂正呢。這時,我看見婷前桌的童改好了,可沒給我“二批”,就出去了,凳子卻是倒在地上的。不一會兒,童進來了扶起凳子,雙腳并攏直直地坐著,百元大鈔卻不知去向。我急中生智,說:“孩子們,老師剛才丟了錢,你們趕快幫忙在教室里找找?!焙⒆觽円宦牭綆屠蠋?,熱情得無不尋找。童也裝著跟大家一起找。大家沒有見到錢的蹤影垂頭喪氣。
這時,上課鈴聲早已過去還是先上課吧,雖然還是批改試卷,但我心不在焉,等會放學了錢被帶出去,那就徹底失敗了。于是一邊講試題一邊想計策,時不時看看童并沒有發(fā)現異常。離下課還有4分鐘時,我和顏悅色地說:“孩子們,講臺文件夾里總放著一本好人好事登記本,當誰做了好事時上來記下一筆,剛才撿到錢的同學用神態(tài)告訴我,他要向偉大的雷鋒叔叔學習做好事不留名。那就請每個同學輪流上來經過講臺,都把手伸進講臺抽屜里面,讓他做一個無名英雄吧?!焙⒆觽兒芘浜希粋€一個上來,我密切關注發(fā)現唯獨童把手伸進去,但是抽屜里還是沒有我想要的東西,希望再次落空。我想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機,下了課,我馬上請童來我這邊,我問:“童,第5張試卷訂正了嗎?拿來我看看?!碑斖言嚲砟媒o我時,我湊到他耳畔低聲說:“快把100元拿給我?!彼挷徽f,只好將錢從書包中拿來小心地放到我手中。
【處理方法】
一、堅持正面教育,寓批評于故事之中
中午,我見他活蹦亂跳,仍然很開心,好像這件事與他一點關系也沒有。我越想越生氣,但腦海立刻飄來幾個字:老師,息怒,孺子可教,此朽木可雕也!我?guī)麃淼街挥形覀儍扇说膶嶒炇?,接著,心平氣和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一句話一輩子》。
一個15歲的男孩來到杭州胡慶余堂做學徒。在去的路上,他的老祖母顫巍巍地送他,只對他說了一句話:“誠信做人,規(guī)矩做事?!蹦泻⒂涀×诉@句話。男孩清晨四五點鐘就得起床,打掃屋里屋外衛(wèi)生,發(fā)現地上躺著幾枚錢幣,他把錢撿起來,天明的時候交給了師傅。這樣的事后來發(fā)生過多次。這錢都是師傅故意放的,男孩的誠信打動了師傅。后來男孩在師傅的培養(yǎng)下成了杭州某著名藥廠的老總,他創(chuàng)出名牌已熱銷了多年……
故事講完了,我一言不發(fā)地盯著飄在他胸前的鮮艷的紅領巾。他看看我又看了看紅領巾,低著頭,羞愧不已地說:“老師,對不起。我知道了撿到東西應該交給老師,不能拿來給自己。我再也不會這樣做了,我會改正的?!蔽颐嗣念^說:“好孩子,孔子說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老師,相信你一定會做到的!”堅持正面教育,通過故事既能引領學生深刻認識自己的錯誤,又不會傷害學生,使師生關系依然融洽。
二、加強與家長溝通,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出現此類事件,我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溝通后得知孩子在路上撿到錢,家長并沒有教育孩子應交公或交學校老師,常常拿去買零食了。難怪孩子怎么也不愿意交出來。借此機會與家長溝通共同教育,同時提醒家長注意教育方法。
三、注重培養(yǎng)孩子道德認識,形成是非觀念
小學生的行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們的過錯行為大都還未定型,只要及時發(fā)現、及時教育是可以轉變的。作為班主任,應該把德育這塊陣地牢牢守住,除了進行品德課的教學外,還可以經常組織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主題班會,辦一些有針對性的黑板報,樹立一些有針對性的榜樣和標兵……
教育每一個學生,是每個老師應有的責任。雖說百元大鈔悄悄走失了,這次的情境教學是失敗的,但俗話說得好:失敗乃成功之母。借失敗的情境創(chuàng)設挽救了一個差點誤入歧途的學生,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5.
[2]杰弗里·科特勒,斯坦利·齊姆,埃倫·科特勒.怎樣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6.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