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霞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德育,在網絡化、信息化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分析了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對策,旨在提升德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問題;對策
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生的心智與觀念尚未發(fā)展成熟,其道德和思維正處于定型的關鍵時期,對是非、好壞的判斷缺乏正確的、明確的標準,在應用網絡時面對網絡中相對繁雜的資源和信息無法做出合理判斷與選擇,這導致網絡中的不良信息有可乘之機,給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帶來了極大挑戰(zhàn)和諸多問題。
一、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
1.網絡信息的影響
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正處在心智與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學生尚未構建是非觀,極易受到周邊環(huán)境和人群的影響。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生面臨著繁多的、復雜的信息資源[1],在瀏覽的過程中極易被不良信息所吸引,進而導致其觀念受到較大影響。
2.缺乏健全的網絡管理制度
在現階段,盡管我國已經建立了相關法律,并針對未成年人上網問題有一定規(guī)范,但是仍然無法阻擋互聯(lián)網病毒傳播、黑客入侵、未成年人不良游戲等不良信息的傳播[2]。年齡因素的限制,缺乏一定的法律、道德與責任意識,而網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難度大大增加。
3.德育形式的單一性
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生德育有著新的要求與標準,而多數小學班主任尚未認識到網絡對德育的重要影響,對網絡認識得不全面,僅僅看到了網絡帶給學生的消極影響,而未辯證地、全面地思考問題,僅僅一味地要求學生遠離網絡,使得學生出現抵觸心理。傳統(tǒng)德育形式的單一化、枯燥性,并未充分考慮到網絡教育下學生興趣愛好、認知特點的變化,僅僅依賴灌輸式教育模式,使得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導致德育的效果不理想。
二、網絡時代德育工作問題的解決對策
1.幫助學生篩選優(yōu)質網絡資源
在網絡化時代背景下,班主任應當重視對網絡資源的把控,首先應當自主地了解網絡、熟悉網絡,并學會利用網絡拓寬自我知識面。同時,在開展德育的過程中,應當幫助小學生進行優(yōu)質網絡資源的篩選,使得學生在積極、優(yōu)質的信息引導下形成一種良好的品格,并糾正自我的不良思想與行為。班主任可利用網絡案例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講解,并引導學生明確網絡的雙面作用,從而在龐雜的網絡信息中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
2.提升小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
德育工作的重點就在于“德”,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時應當重點幫助學生樹立一種正確的道德判斷能力,可利用網絡資源設計和制作一系列趣味性與知識性相統(tǒng)一的教育資料,引導學生在應用網絡進行信息瀏覽的時候能夠分辨是非,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網絡道德觀念,進而實現良好的德育效果。
3.建立班級網站幫助學生運用網絡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思想不成熟、缺乏抵抗力,需要班主任或家長的引導和管教,這就需要班主任教會學生應當如何使用網絡。班主任可建立班級的內部網站,并在網站中為學生總結具有教育價值的、有德育意義的資源,并建立微信群、QQ群等形式與家長實現雙向溝通,借助家長的輔助力量,進而幫助學生正確地應用網絡。
4.健全網絡管理的制度體系
一套完備的、健全的網絡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地約束小學生的網絡行為,并創(chuàng)建健康、綠色的網絡環(huán)境,在此基礎上促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學會分辨網絡中的是是非非,并最終實現自我道德精神層次的提升。這需要政府部門重視對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以法律來約束網絡行為并為道德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
5.豐富德育模式
網絡資源和信息十分豐富,其知識覆蓋面相對較廣,班主任可以利用網絡力量來豐富德育的內容,可針對網絡的熱點事件和焦點話題展開討論,在分析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并向學生滲透德育知識,向學生明確正向的價值觀、道德觀,并以此來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也可利用班會帶領學生觀看《最美少年頒獎禮》《十大感動中國人物》等視頻,幫助學生初步建立一種道德觀。另外,還需要引導學生正確地運用網絡,并將其視為一種資料查詢、溝通交流的工具。
總之,網絡時代的來臨使得小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發(fā)生了改變,這使得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挑戰(zhàn)和難度。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班主任應當正視這一現狀,并正確使用信息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和豐富德育內容,以不斷提升德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籍曉玲.論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電子制作,2016,12(6):93-94.
[2]施元平.論網絡時代職專班主任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5(15):189-190.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