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葉蘭
摘 要:摩擦力的產(chǎn)生特點:(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做相對運動時,兩個物體間的接觸面會產(chǎn)生摩擦力;(2)摩擦力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摩擦力的大小:(1)跟接觸面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有關,接觸面光滑的摩擦力小,接觸面粗糙的摩擦力大。(2)跟物體本身的重量大小有關,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
關鍵詞:摩擦力;接觸面;物體的重量;勻速直線運動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運動時,接觸面發(fā)生摩擦,會產(chǎn)生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量有關: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
過程與方法:
1.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測設計實驗檢驗摩擦力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形成認真實驗,根據(jù)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準備
小組準備:彈簧測力計,線繩,供拉動的小物品若干,紙盒,載重物(鉤碼,小沙袋或小石塊),砂紙一張或毛巾一條
老師準備:裝有玻璃球的盒子,一雙木筷子,一雙鐵筷子,小車,磨壞底的舊鞋一雙(左右腳磨損程度不同)
三、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1)學生夾玻璃球比賽
老師出示一只裝有玻璃球的盒子,兩雙不同的筷子(一雙是粗糙的木筷,一雙是光滑的鐵筷),請兩個同學上臺開始用不同的筷子進行夾玻璃球比賽。(老師同時放音樂,音樂起比賽開始,音樂停比賽結束)
根據(jù)比賽結果,學生思考:
為什么用粗糙的木筷夾玻璃球更容易,而用光滑的鐵筷則很難夾起玻璃球呢?是什么東西在作怪呢?
(設計目的: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
(2)演示實驗:誰讓運動的小車停下來了?
老師讓小車在講桌上運動起來,讓學生觀察小車的運動。
學生思考:小車是怎樣運動的?它為什么會最終停下來?
(設計目的: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和學生對現(xiàn)象本質的原有認識,引入課題)
2.認識摩擦力
老師:既然同學們都知道是摩擦力使小車停下來了,那么,同學們討論下:(1)摩擦力是幫助小車運動的還是阻礙小車運動的?(阻礙)(2)摩擦力它存在于小車的什么部位?(小車車輪與桌面接觸部位)(課件展示)
學生討論并匯報。
(設計目的:通過觀察實驗和討論問題,使學生可以直觀認識摩擦力)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老師總結摩擦力的產(chǎn)生特點:(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做相對運動時,兩個物體間的接觸面會產(chǎn)生摩擦力;(2)摩擦力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課件展示)
老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摩擦力是怎么回事,那同學們舉例說說生活中你見到的摩擦力現(xiàn)象。
學生列舉生活中的摩擦力現(xiàn)象,老師點評。(課件展示)
3.感受摩擦力
(1)學生按照課本方法,把手放在桌面上拖動和把手離開桌面做同樣的運動,感覺用力大小的不同。
(2)學生把腳在地面上來回擦動和把腳離開地面做同樣的運動,感覺用力大小的不同。
(3)學生自由設計感覺摩擦力的存在的實驗活動。
(設計目的:使學生直覺感受摩擦力)
4.測量摩擦力
學生小組實驗(二人一組):
在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直線方向拉動一小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這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這個數(shù)值就是小物體在桌面上運動時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注意:(1)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物體;(2)小物品在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3)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要基本不變。(課件展示)
(設計目的:課本中是測量物體剛剛被拉動時的拉力的大小,實際就是測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很難把握剛剛拉動物體的瞬間讀數(shù),所以本實驗改為測量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學生匯報記錄下的彈簧秤讀數(shù),老師提問:為何你們每一組的讀數(shù)都不一樣?你們能不能猜測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東西有關系呢?又有怎么樣的關系呢?
5.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討論并匯報,老師選擇性總結:(課件展示)
猜測:(1)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接觸面光滑的摩擦力小,接觸面粗糙的摩擦力大。)(2)物體本身的重量大小。(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
老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利用自己手中準備的東西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一二組同學設計對比實驗《驗證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光滑程度的關系》,三四組同學設計對比實驗《驗證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大小的關系》。
學生同桌一組,討論自己的實驗設計方案,并設計實驗表格。(可提示學生閱讀課本)
老師提問檢查學生的實驗方案(每大組抽查一個)并展示,同時指出實驗方案中哪些條件改變,如何改變;哪些條件不變,如何保持不變。對設計方案中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進。(課件展示實驗設計方案的提示)
老師提示實驗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學生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填入設計好的表格中,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摩擦力的大?。海?)跟接觸面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有關,接觸面光滑的摩擦力小,接觸面粗糙的摩擦力大。(2)跟物體本身的重量大小有關,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課件展示)
四、小結課題
(1)現(xiàn)在你們誰能回答課前游戲中為什么木筷子比鐵筷子更容易夾起玻璃球?(接觸面不一樣)
(2)老師出示磨壞底的舊鞋,哪個同學能幫老師解釋下為什么左右腳磨損不一樣?(左右腳走路用力不一樣)
(3)請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假如沒有摩擦力,我們的世界會怎樣?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