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熙
記得還在意大利試駕的時候自己就暗想,一定要在北京的山路上自由地開一開812,理由再簡單不過——意大利的山路實在太爛了……
在很多大師的筆下,北京的冬天似乎都沒討到什么便宜,說喜歡的人并不多見。
但對于像我這種在北京已經(jīng)度過幾十個冬天的人而言,冬天能最大程度的還原北京該有的樣子,尤其是春節(jié)的那些天。
這個時候北京遠郊區(qū)的山里則閃現(xiàn)出一份難得的寂寥,沒了游人,沒了商販,甚至連園林工人都不見了,剩下的就只是愛車的人和愛路的車。
不用再等了,沖進山去劃破這份迷人的寧靜,好似重拾兒時做了壞事又沒被發(fā)現(xiàn),在一旁竊喜的瞬間。
氣溫在個位數(shù)上游蕩,也只有坐在車里才能感受陽光帶來的溫度——不慌不忙,不緊不慢。
用余光瞟一下儀表左側(cè)的VDA,輪胎和剎車似乎不太可能達到適跑溫度,遂覺得就這樣與800匹馬力相處一天也算個有意思的經(jīng)歷。
將自己的心情調(diào)至山中旅行狀態(tài),盡量不讓車窗外的寂寥滲入車內(nèi)。握在方向盤上的雙手走位盡量飄逸些,別讓路感反饋影響了自己的不羈。
腳下的油門要和擋位配合好,一定要讓排氣音效有雙簧管的特征,且一定要有在古典樂音場的假想,時不時自己必須得出來Solo一段。
一國際友人曾與我討論法拉利的車型能不能做出嗩吶的聲效,我建議他拿著嗩吶去馬拉內(nèi)羅普及一下樂器知識。如果對自己的表述沒有信心,就提前在手機上下載電影《百鳥朝鳳》帶著一起去。
如何應(yīng)對低附著力路面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適當(dāng)讓車輪扭一扭,發(fā)泄一下慣性負荷帶來的積壓情緒。關(guān)掉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812就獲得了更大施展空間,挑逗是公開的,用不著欲迎還羞。
一路輕歌曼舞到山頂,怨望幽幽空山,翻出不知道誰落在車里的LASMEX H120聽一曲Mantus樂隊的Erwachen,能很好地在平靜中稀釋專注——原來便攜式耳放也還是可以的。
冥冥中似乎還有一種情緒,不知道是在等待什么,但就在那么不經(jīng)意的一剎那,突然就懷念起意大利歌劇中的詠嘆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