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黃健 徐廣艷 徐艷
摘要 傳統(tǒng)的苗木栽培方式分為地栽和容器栽培,目前這些栽培方式由于其條件限制已經不能滿足園林建設需求,而雙容器栽培裝置通過自身的結構解決了目前存在的問題,成為一種新的栽培方式。本文介紹了園林苗木目前主要的栽培方式,分析了容器栽培形式及優(yōu)缺點,并總結了雙容器栽培裝置及其優(yōu)點,以期為園林苗木的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園林苗木;栽培方式;雙容器
中圖分類號 S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130-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轉而開始關注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園林景觀作為可以改善空氣環(huán)境質量、容納居民進行休閑活動的場所,在城市建設中的比重也在逐漸增加。園林綠化苗木作為園林景觀中的主體,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傳統(tǒng)的苗木栽培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園林建設的需求,亟待找出一種全新的栽培方式。
1 園林苗木主要栽培方式
1.1 地栽
地栽苗是用種子播種或者扦插根系于大田中培育的苗木。相對于容器苗,地栽苗具有管理粗放、包裝成本低廉、運輸成本低等優(yōu)點。由于容器苗會受到空間的限制,因而很多喬木類植物一般都為地栽苗。
1.2 容器栽培
苗木栽植在容器內稱為容器苗。容器育苗的苗木質量和規(guī)格易控制、成活率高、運輸途中失水少、造林效果好,且無緩苗期[1-2]。由于容器苗一般置于溫室或者大棚內,因而比地栽苗的生長發(fā)育速度較快,同時移栽過程中對苗木的根系損傷較小,成活率高。目前,容器化培育已經成為園林苗木主要的栽培方式之一[3]。我國小規(guī)格的容器育苗技術已經成熟,但大規(guī)格的容器育苗技術還很少,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4]。
2 容器栽培的形式及優(yōu)缺點
2.1 穴盤栽培
育苗穴盤是一種培育幼苗的塑料制品,標準穴盤規(guī)格為54 cm×28 cm,孔數(shù)主要為72~288孔。穴盤苗的優(yōu)點是節(jié)約種子、出苗整齊、便于管理、效率高、有利于規(guī)?;a,在移植過程中不損傷根系。缺點是穴盤容量小,穴盤苗對土壤中的濕度、養(yǎng)分、氧氣等指標敏感,需要精心管理,根系容易纏繞。
2.2 營養(yǎng)缽栽培
營養(yǎng)缽為用來栽培小苗的缽狀物,具有較多營養(yǎng)物質,大多數(shù)由塑料制成,約為紙杯大小。營養(yǎng)缽的優(yōu)點是規(guī)格統(tǒng)一,基本上能做到一次投入多年使用,節(jié)省成本,管理方便,同時可使用營養(yǎng)土作為基質育苗,苗木長勢好,不受地方限制,可在任意地方進行栽植,節(jié)約農田。缺點是幼苗生長過程中毛細根少,吸收養(yǎng)分能力差,持水能力較差,導致水肥流失嚴重,同時根系容易穿透容器外溢。
2.3 普通容器栽培
普通容器栽培類似于營養(yǎng)缽栽培,只是相對于營養(yǎng)缽,容器體積大、材質不一,如日常生活中的花盆等,均為普通容器。普通容器栽培的優(yōu)點與營養(yǎng)缽基本相同,缺點是根系纏繞老化、容易畸形,影響造林后期成林生長效果[5]。夏季易出現(xiàn)高溫危害、根系外溢、冬季凍害、風害倒伏、水分土壤流失等問題。
2.4 空氣控根容器栽培
空氣控根容器是以調控根系來快速育苗的技術,主要是在容器側壁開豎縫或圓形突起進行空氣剪根處理,可明顯抑制容器苗根系長度的增長,促進側根數(shù)量的增加[6]。這種技術能夠防止根腐病和主根的盤繞,同時增加側根數(shù)量,縮短育苗周期。優(yōu)點是能使苗木根系粗壯,尤其對反季節(jié)移栽和移栽地環(huán)境惡劣有明顯優(yōu)勢。缺點與普通容器類似,即受溫度影響大,水分蒸發(fā)快,鹽分容易累積,易倒伏,灌溉較困難。
3 雙容器栽培的裝置及優(yōu)點
雙容器栽培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全新的育苗栽培方法,是傳統(tǒng)苗木生產上的一種極大創(chuàng)新。國外在20世紀90年代就針對普通容器栽培中出現(xiàn)的問題,研究出了雙容器栽培裝置,結果發(fā)現(xiàn),除了少數(shù)苗木不能用雙容器栽培外,大部分苗木都可以采用該裝置栽植。
3.1 雙容器栽培裝置
3.1.1 栽培容器。包括內容器(栽培容器)和外容器(固定容器)。外容器固定在土中,與地面平行,材質可選擇耐腐蝕、不易老化的材料,如不銹鋼或塑料等材質。內容器用來栽植苗木,放置在外容器內,稍高于外容器。栽培容器可選用空氣控根容器或者無紡布控根容器等具有控根功能的容器。
3.1.2 自動噴灌施肥設施。主要包括自動化噴灌系統(tǒng)和施液體肥料系統(tǒng),每個雙容器裝置外均配有單獨的噴灌施肥系統(tǒng),節(jié)約水分和養(yǎng)分。
3.1.3 無土栽培基質和營養(yǎng)液。根據(jù)不同苗木的生長特性,以及植物生長過程中所需養(yǎng)分,要有針對性地對基質進行配比。
3.1.4 配套設施。夏季要使用遮蔭設施(如遮蔭網)對苗木進行遮蔭,防止高溫對苗木產生傷害。冬季要采用保暖設施,如放置于溫室內或者加蓋棉被等。
3.1.5 相應技術支持。包括病蟲害防治、噴灌技術、苗木養(yǎng)護措施等。
3.2 雙容器栽培的優(yōu)點
3.2.1 擴大苗木市場,提高產品知名度。因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蟲類,而地栽苗木在銷售過程中需要帶土球運輸,可能會造成病蟲害傳播,嚴重影響了地栽苗木的發(fā)展。雙容器栽培裝置是采用無土基質栽培苗木,能夠控制病蟲害的傳播,可以遠銷國外,促進了苗木生產,提高了苗木的知名度。
3.2.2 不受地域限制。由于雙容器栽培裝置采用的是無土栽培基質,因而不需要傳統(tǒng)的大田或者具有栽培能力的土地。我國幅員遼闊,很多地域不適于大田栽植苗木,而雙容器栽培裝置很好地利用了這部分資源,擴大了可生產面積,提高了產量。
3.2.3 成活率高,提高單位產量。傳統(tǒng)的大田栽植或者苗木栽植,當進行苗木移栽時,無論采用帶土球移栽還是裸根移栽,均會造成根系的損傷,移栽后苗木可能會因為根系受傷而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影響成活率。而雙容器栽培很好地規(guī)避了這個問題,間接提高了單位產量,增加了經濟收入。
3.2.4 移栽后無需緩苗。雙容器栽培裝置中的內容器為控根容器,苗木根系只生長在內容器中,同時由于控根容器的控根效果,苗木須根增多,在進行苗木移栽時根系基本不會被破壞,移栽后苗木不需要緩苗即可正常生長,提高了綠化效率。
3.2.5 苗木生長快,提高出苗效率。由于雙容器栽培裝置采用的是無土栽培基質,同時還有一系列的噴灌施肥配套設施,因而相對于傳統(tǒng)的苗木栽培方式來說,雙容器栽培可以加快苗木生長,提高了出苗效率。
3.2.6 出苗不受季節(jié)限制。雙容器栽培裝置內為無土栽培基質,容器可置于溫室內,可以控制光照、濕度和溫度等條件,調節(jié)苗木的生長過程,能夠達到可隨時調用的效果。此外,雙容器栽培裝置還具有控根功能,栽植苗木后不需要緩苗,非常便捷。
3.2.7 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強。雙容器栽培裝置的外容器在地下,與地面平行,內容器置于外容器中。當有大風時,由于容器位于地下,相較于普通容器苗有更好的防風作用;在高溫時,地表下的溫度要低于空氣溫度,能防止高溫對苗木根系的熱害;在低溫時,地表下的溫度高于空氣溫度,能保護低溫對苗木根系的凍害。
4 結語
雙容器栽培作為全新的苗木栽植方式,在初次應用時需要很多配套設施,相對于普通容器栽培,對資金的需求較高,但具有一次投入長期使用的特點。由于雙容器栽培具有眾多優(yōu)點,從長遠來看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雖然我國農田面積廣闊,但很多地區(qū)不適合進行苗木栽植,雙容器栽培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如果加大雙容器栽培裝置的應用,必將極大地增加苗木產量,提高苗木銷量,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價值。
5 參考文獻
[1] 秦國峰,吳天林,金國慶,等.馬尾松舒根型容器苗培育技術研究[J].浙江林業(yè)科技,2000(1):68-73.
[2] 高建忠,藺水泉,武潤虎.塑膜容器育苗技術初探[J].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00(增刊1):30-32.
[3] 章銀柯,包志毅.園林苗木容器栽培及容器類型演變[J].中國園林,2005(4):55-58.
[4] 陳新初.大規(guī)格容器苗生產實踐:以臨港生態(tài)容器苗展示基地建設為例[J].建設科技,2017(13):103-105.
[5] 林國祚,彭彥,謝耀堅.國內外容器苗控根技術研究[J].桉樹科技,2012,29(2):47-52.
[6] 楊安敏,張乃春,尹曉陽,等.容器苗空氣剪根方法初步研究[J].山地農業(yè)生物學報,2007(5):45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