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艾
【摘 要】 作為世界科研大國的英國、美國和中國,在大量科研經費投入的過程中,都面臨著科研經費的科學管理問題。相對而言,我國科研投入起步較晚,發(fā)展較慢,近年來暴露出科研經費使用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文章借助文獻資料,通過對英、美、中三國科研經費在資金來源、管理體制、分配方式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對比分析,得出我國如何走出目前科研經費管理困境的幾點啟示,重點探索了如何科學合理地構建科研經費成本結構。
【關鍵詞】 科研經費; 成本核算; 預算管理
【中圖分類號】 F234.3;F2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8)21-0025-04
科研經費管理作為科研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科學探究和學術研究中起著最主要的管理作用。我國陸續(xù)出臺了各類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并根據(jù)實際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修訂了相關的經費管理辦法,出臺了調整辦法的若干規(guī)定。但科研經費管理中不斷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依然困擾著我國科研界和財務界。本文試圖通過對英國、美國和中國三國科研經費管理的對比分析,得出對我國科研經費管理的啟示。
一、經費來源與管理體制的比較
(一)科研經費來源分布的比較分析
英、美、中三國均為科技大國,這與各國財政每年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科學研究是密切相關的。英、美、中三國科研經費的來源渠道詳見表1。
英國的特點是經費來源渠道比較多,除了政府財政的撥款以外,還有企業(yè)投入、私人及非營利機構資助以及國外項目資助。其中英國企業(yè)R&D;的資金投入很大,以藥企葛蘭素史克為例,其2013年在全球研發(fā)中心的藥物研發(fā)投入超過30億英鎊,超過2013年英國政府對醫(yī)學科研投入的總和[1]。
美國的科研經費主要來源于聯(lián)邦政府、州政府及企業(yè)合作。我國的科研經費來源與美國類似,主要是中央和地方財政以及企業(yè)合作。
(二)科研管理體制比較分析
英國與美國的科研管理與經費管理均為分散型,沒有專門的統(tǒng)一管理部門。但英國有八個權威性和專業(yè)性很強的獨立科學研究理事會(委員會),它們既是科研活動的管理機構,也是科研經費的撥款機構,直接對政府和部門負責[2]。而美國的科研管理,在國家層面有高于各部門的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負責規(guī)劃國家科研戰(zhàn)略及統(tǒng)籌協(xié)調各部門科研活動,各部門則僅負責本部門的科研活動及科研經費的使用[3]。我國的科研管理體制是由科技部負責科研工作的規(guī)劃和總體管理,但資金的分配和使用則由各部委負責管理。詳細對比分析見表2。
二、經費分配與預算管理模式的比較分析
(一)科研經費分配的比較分析
英國是通過科學研究理事會分配科研經費[2];美國是依據(jù)國家戰(zhàn)略,通過預算管理(非競爭性方式)將資金分配到管理部門(一次分配),再通過預算管理(非競爭性方式)或合作、合同等(競爭性方式)將資金分配到研究機構(二次分配)[4];我國則主要是運用評審的方式來分配科研經費。詳細對比分析見表3。
(二)科研經費預算管理模式的比較分析
英國的預算管理基于其全經濟成本核算[4];美國是基于其詳盡、規(guī)范的預算編制及嚴格的績效評估基礎[5];我國是實行總額控制,規(guī)定預算科目及相關開支標準。詳細對比分析見表4。
三、成本核算方式及成本項目的比較分析
(一)成本核算方式的比較分析
英國的成本核算運用的是全經濟成本法,并通過國家法案推行透明成本核算法;我國類似于美國,運用的是間接成本法,但美國按研究機構性質的不同,分教育機構、非營利組織、政府機構、商業(yè)組織規(guī)定其各自的管理通告及成本準則,并對所有的開支事項做詳細的成本說明[4,6]。對比詳見表5。
(二)成本項目的比較分析
英國采用的是四項成本分類法,間接費用控制基礎為人員當量,體現(xiàn)人力成本對科研的驅動效益;美國采用的是直接\間接成本法,間接成本控制數(shù),依據(jù)直接成本修正數(shù)與間接成本率計算得出[7];我國采用的是類似美國的間接成本法,但間接成本實行總額控制、分段超額累退比例提取的方法。
四、基于英、美、中三國科研經費管理比較分析的啟示
通過以上英、美、中三國科研經費管理,在資金籌集、經費分配、經費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在科研經費的預算管理、績效評估、成本核算等方面較為粗糙和單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英、美兩國較為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核算方法中,可以得出四方面的啟示,以期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科研經費的利用效益。
(一)經費籌集方面
加強國家層面對科研經費的宏觀統(tǒng)籌與組織協(xié)調。我國的科研管理,政出多門、錢出多門,缺乏統(tǒng)領國家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統(tǒng)籌國家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國家科研法規(guī)和政策、協(xié)調各部委科研管理職能的管理組織。建立國家層面的管理組織,進行國家層面的統(tǒng)籌協(xié)調管理,可以更全面地歸集科研資源,更有效地利用科研經費。
加強對非政府投入科研經費的引導。英、美兩國企業(yè)對于研發(fā)的投入都是非??捎^的,其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的周期也非??臁τ诜钦度氲难邪l(fā)經費的管理,我國也應制定出相應政策和法律,為企業(yè)研發(fā)活動助力、提速。
加強國際合作,吸引國外資金的投入。努力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改善科研硬環(huán)境,努力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改善科研軟環(huán)境,吸引更多的國外資金投入到我國的科研項目里來;密切國際間科技交往,以科研項目為載體,加強合作,進一步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及管理經驗。
(二)經費分配方面
加強獨立的科研委員會建設及其專業(yè)化的工作機制。我國的科研學術委員會,大多由政府主管部門建立,評估、決策受政府的指導和干預較多,缺乏專業(yè)角度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因此,我國應著力建立一整套科研學委會專業(yè)體系及其工作機制,促進其在科研項目的評審、科研經費的分配、科研績效的評估中發(fā)揮專業(yè)性的作用。國家應在法律、制度的層面,維護科研專業(yè)委員會的獨立性、公正性和權威性。
適當增加財政競爭性科研經費的投放比例。科研經費的分配,長期以來由政府部門說了算,就滋生了“跑部錢進”“駐京項目辦”等非正常爭奪科研經費的手段。公開的競爭性分配方式,讓一部分可以公開的科研經費向社會全面招標,經費的分配,專業(yè)權威機構說了算。有競爭,才會有活力,多種分配方式的并存,既可以促進科研經費的有效分配,也可以促進科研事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三)經費管理方面
完善區(qū)分性質、區(qū)分類別的科研機構經費管理辦法。目前,我國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雖政出多門,全面覆蓋,但各級、各類管理辦法的同一性較強,特點不明顯。我國應歸集、整合現(xiàn)有的科研管理辦法,國家層面頂層設計,建立通用型、基本款經費管理辦法;項目層面分類設計,建立起區(qū)分不同性質、不同類別科研項目的管理辦法或操作細則。
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績效評估體系。預算的績效評估,是為資金分配的合理性直接服務的。沒有績效評價的預算,是沒有意義的預算:沒有評價指標的績效,是沒有意義的績效。我國應建立一套基于績效評價的預算管理體系,從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到預算的評價、修正,完成預算管理的閉環(huán)通路。
(四)成本核算方面
建立科學完備的成本核算體系。全成本核算,是科研經費科學計量的基礎。我國應著力建立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科研經費成本核算體系,包括:成本周期的合理確定,成本項目的合理設置,間接成本的合理分配,績效管理與成本管理的有效銜接,成本標準的合規(guī)確定等,有效利用成本核算體系,推動科研經費的精細化管理。
1.建立科學合理的成本構架。按照經濟學的“C+V+m”理論、會計學的“料、工、費”理論,人力成本在科研成本中都應該占到較大的比重,英國和美國的科研成本項目中,“人員費”或“工資薪金與福利費”均排在第一位,而我國僅設置“勞務費”“專家咨詢費”及間接費用科研績效獎勵費三項成本項目,且三項費用的性質均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人力成本,故我國的科研成本里并未完全體現(xiàn)出人力成本對科學研究的貢獻。這與我國的科研單位大部分是公益性質,國家財政包干有密切關系,但從經濟學的角度和會計學“配比原則”,應逐步改變這種成本構成,讓科研成本的構成趨于更加客觀合理。
人力成本科學計入全成本核算需要科研機構做到科研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包括科學劃分科研工作量、合理劃分科研人員的角色權重、科學計算社會平均科研人力成本數(shù)值等。
2.科學設置“設備費”與“材料費”的判定標準。英國設備費的判定標準是含稅價3 000英鎊,約合人民幣2.6萬元,美國判定標準是5 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而我國科研項目的固定資產判定標準是使用的事業(yè)會計制度標準,專業(yè)設備1 500元,通用設備1 000元。我國設備費的低判定標準,造成了大量“材料費”計入“固定資產”,既加重了固定資產的管理負擔,又降低了成本結構中“材料費”的所占比重,倒置了“料”與“費”的權重,沒有充分、合理地體現(xiàn)出科研耗費真實占比。
我國應合理提高科研經費中設備費的判定標準,讓“材料費”與“設備費”的比重在科研成本結構中更趨向更合理。
3.明確“間接費用”的明細項目。英、美兩國均在間接費用里明確約定了可以列支的項目,包括各類資源占用費、運行維護費、管理費等,英國還特別明確了臨時性學術交流、物價調整等不確定因素導致的“不可預見費”等項目。明確間接費用的支出項目,可以體現(xiàn)出科研項目對所占用公共資源的價值補償,也可以準確核定其在科研經費成本結構中的所占比重。
我國應進一步明確“間接費用”的明細項目,讓“間接費用”回歸其成本的真實面貌和特有屬性,成為科研經費全成本中有用且有效的重要一環(huán)。
五、結論
根據(jù)以上的對比分析,得出對我國科研經費管理的四點啟示,如表7,其中重點為科研經費成本的合理架構探索。
通過科研經費籌集、分配方式的完善和經費管理辦法、成本核算制度的完善,力求使科研經費的管理成為科研發(fā)展的保障和動力,讓科學研究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嚴舒,汪楠,賈曉峰.英國醫(yī)學科研經費管理經驗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6):35-38.
[2] 劉芳,張晨,朱衛(wèi)東,等.中英高校科研經費成本管理比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88.
[3] 程如煙.淺談美國聯(lián)邦政府科研經費管理[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2011(8):733-736.
[4] 李曉軒,阿儒涵,肖曉溪.英國科研項目全經濟成本核算改革及其啟示[J].政策與管理研究,2010(2):186-190.
[5] 吳衛(wèi)紅,楊婷,陳高翔,等.美國聯(lián)邦政府科研經費的二次分配模式及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7(11):37-41.
[6] 黃勁松,陳智,賴院根.中美財政科研經費管理規(guī)定的對比研究[J].全球科技經濟望,2016(2):38-45.
[7] 張東海.我國科研經費預算制度的問題與改革——與美國比較的視角[J].復旦教育論壇,2015(3):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