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
[摘要]目的:對急診科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并對其心理應激及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分析。方法:隨機選取本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間急診科收治的9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n=47)與觀察組(n=47)。對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分別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療效的影響及患者的滿意度,然后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進行治療后,觀察組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患者滿意度相對較高,兩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患者康復過程中心理護理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常規(guī)護理結合心理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診內科患者煩躁、恐懼、焦慮等不安情緒,有助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使其盡早恢復健康出院,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診科;效果;心理護理
在急診內科中,咳血、冠心病心絞痛、消化道出血等是常見的疾病。由于其有著病情重、難處理等特點,在治療過程中容易讓患者產生焦慮、緊張甚至是恐懼的心理,使患者不能積極地配合相關治療,因此往往會帶造成更為嚴重的癥狀。本次研究通過對兩組急診內科患者分別應用不同的護理干預,探討其效果,取得了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間急診科收治的9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n=47)與觀察組(n=47)。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為25-63歲,平均年齡(51.37±4.77)歲。觀察組男28例,女19例,年齡為24-65歲,平均年齡為(52.44±5.01)歲。經檢查,兩組患者均符合急診內科診斷標準,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及進行疾病相關的健康宣教,以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及治療的認知程度。在進行健康宣教前,應對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學習能力進行評估,按照其自身的情況做針對性的調節(jié)。觀察組患者將在應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內容包括①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會出現(xiàn)焦慮、緊張甚至是恐懼的心理表現(xiàn),嚴重的影響了對治療的依從性。護理人員應保持與患者建立的良好的溝通,通過觀察、語言交流,給予患者鼓勵與寬慰,緩解其心理壓力,并擁有積極戰(zhàn)勝病魔的心態(tài)。②合理的向患者介紹用藥指導,讓其初步了解藥物相關的作用、適應的病癥,從而打消患者對藥物的疑慮。③為了讓患者擁有健康的身體、心態(tài)積極治療。護理人員應在平時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與體質情況,并對其進行正確活動及飲食的指導,從而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以避免疾病的再度復發(fā)。
1.3觀察指標
通過自行擬定問卷,將結果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個級別。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入院時護理人員是否有主動熱情接待、入住病房時護理人員是否有主動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有疑問或困難時,護理人員是否幫助并解決。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是否讓其滿意。
1.4療效判定
進行治療后,根據(jù)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所帶來的療效影響。分為明效:患者的身體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并無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顯效:患者身體基本恢復正常,但身體局部還存在輕微的疼痛感;無效:經護理干預后,患者各方面均無改善。
1.5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19.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行x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為數(shù)據(jù)比對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
將兩組患者應用不同護理干預的臨床進行對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明顯發(fā)現(xiàn),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觀察組高于對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詳情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將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得知觀察組滿意25(53.19%)例,一般滿意20(42.55%)例,不滿意2(4.26%)例,綜合滿意率為95.74。對照組滿意18(38.30%)例,一般滿意20(42.55%)例,不滿意9(19.15%)例,綜合滿意率為80.85%,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顯著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醫(yī)療水平的提升,人們也逐漸開始重視治療疾病之外的護理起來。心理護理,指的是從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
本次研究,通過對兩組不同的患者分別應用常規(guī)護理與此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結果分析得知。對患者進行心態(tài)的調節(jié),可以釋放其心理壓力,有效緩解患者的不安情緒,從而提升患者的遵從性。并且,正確的生活習慣與適當?shù)幕顒樱苁固嵘颊邞?zhàn)勝疾病的信心,避免急診內科患者中常見的心理應激。有相關研究表明,心理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消除心理壓力,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從而提升治療效果,盡早使患者康復并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
綜上所述,在患者康復過程中心理護理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常規(guī)護理結合心理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診內科患者煩躁、恐懼、焦慮等不安情緒,有助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使其盡早恢復健康出院,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