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立
【摘 要】通過論述美國華語電視歷史發(fā)展進程與現狀、簡要概括當前的節(jié)目樣態(tài)優(yōu)勢和不足、對當前所面臨的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以及對其成因的詳盡分析,旨在為美國華語電視的今后經營發(fā)展提出建議,從而促進并推動美國華語電視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美國華語電視;國際傳播;對外傳播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32-0098-01
一、美國華語電視經營歷史和現狀
20世紀80年代,在北美地區(qū),除了多個國家紛紛涌現出第一批以引進節(jié)目為主要內容的華語電視機構以外,還出現了華語電視網,并且覆蓋范圍范圍十分廣泛。李宇在《海外華語電視研究》一書中提出了華語電視廣播在美國經歷的兩個階段:一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內容運營商”階段;二是90年代以后的“節(jié)目生產商和內容運營商”階段,這兩個歷史階段總結準確反映了美國華語電視的歷史脈絡??墒牵词故墙裉?,大部分華語電視廣播在美國也只能做內容生產和運營,節(jié)目自制仍是面臨的挑戰(zhàn)。
1990年1月北美衛(wèi)星電視作為全美第一家衛(wèi)星直播的華語電視在洛杉磯正式開播,收看地區(qū)不僅局限于洛杉磯當地,而是覆蓋了舊金山、華盛頓、西雅圖和達拉斯等多個地區(qū),節(jié)目在更新的同時技術也在不斷革新。但是,因為本土無限商業(yè)廣播電視市場的激烈競爭,即便是美國對少數族裔的電視審核少,華人華僑創(chuàng)辦的廣播電視事業(yè)仍是不易。2009年6月后,美國無線電視傳輸在技術上實現了“數模轉換”,美國才將有空余的無線頻譜資源拿出拍賣。也正是這個機會,才使得少數集團真正意義上擁有了立體的電視傳播渠道。
縱觀歷史進程,可以看到,歷史視角下華語節(jié)目內容主模式首先就是滿足美國當地華人的需求。除此之外,華語電視的內容模式也充分體現出了受眾身份的認同感。幫助每一個海外移民,在其海外生活中產生自身的秩序性,并幫助其置身于海外群體中也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環(huán)境下就是美國當地華人的身份認同感。在當下現實視角下,伴隨著美國華語電視的日益發(fā)展,華語電視也在美國華人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也是大勢所趨。不足的是,美國華語電視所播放的大部分非新聞類節(jié)目來源于中國內地,且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北京電視臺為主,因為背景和頻道定位選擇的局限,節(jié)目來源十分單一。
二、美國華語電視新機遇
華語電視的資源共享的同時也是文化內容的變相輸出,華語電視機構就成為了文化傳播的一種途徑。華人華僑的移民文化在美國一定會找到它與美國本土文化環(huán)境相結合的形式。媒體作為一個快速傳播媒介,在此過程中就會幫助移民群體更迅速地、更準確地認識自己“個性文化”的同時接受本土文化的融合。據此,華語電視在受眾心中樹立的地位就必須非常明確,要能夠充分填補當地主流媒體內容上的不足。
美國對于電視媒體所有權尤其是跨媒體所有權的限制在逐漸放松,相關部門只在掌握有反競爭行為的證據的情況下,才能對市場進行介入干預。2003年,美國關于電視媒體所有權最初的規(guī)定是任何個人或團體不得擁有 3 家以上的電視臺,且擁有媒體的總數不能超過 25%的受眾份額;隨后幾年,在美國媒介行業(yè)處于領先地位的公司或集團可在全美同時擁有報紙和電視臺,另外其擁有媒體的總數占取的受眾份額已放寬至39%。
三、美國華語電視經營發(fā)展對策
對于電視媒體而言,達成多方合作是必經之路。合作也是當下發(fā)展的主流方向,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分好市場的這塊大蛋糕。美國華語電視作為海外電視臺,與多方、各界媒體的合作就顯得尤其重要。
美國華語電視的發(fā)展挑戰(zhàn)中,面臨著三大競爭對手:美國主流電視機構、中國內地的主流電視機構和其他國家的華語電視機構。其實這三者與美國華語電視并不沖突,而是互為交叉的領域。美國的華語電視的實質本就屬于國際傳播媒介,它不僅承擔了中美兩國之間文化交流的責任,也更是代表兩國友好的政治立場。走出去的中文媒體具有自身國家的特色與文化,美國主流媒體也是如此,因而,美國華語電視通過合作與交流,才能吸取雙方之所長,為己所用。
以海外潮聲衛(wèi)視為例,不僅在國內潮汕三市,還在海外較大的華人聚集區(qū),都設立了相關的媒體分支機構。分支機構設立的目的就在于能夠便捷地收集到身邊的新聞素材,感受當地人民的興趣愛好,收集大眾的反饋和需求,及時進行收視調查研究,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采編隊伍和節(jié)目創(chuàng)造型人才。另外,潮聲衛(wèi)視還采用了方言播報,讓方言的魅力吸引更多當地人民的注意,增強衛(wèi)視的親近感,也充分發(fā)揮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yōu)良特性,是中國文化以一個新奇、有趣的形式對外廣泛傳播。
參考文獻:
[1]萬麗唯.現象級網綜《創(chuàng)造101》走紅的傳播機制分析[J].戲劇之家,2018(29).
[2]徐俊青.后真相時代下高校學生對反轉新聞態(tài)度和行為的研究[J].戲劇之家,2018(31).
[3]韓瀟瀟.戲劇動作的魅力—淺析話劇《雷雨》的戲劇動作性[J].戲劇之家,2018(31).
[4]毛穎,閔新月.廣告?zhèn)鞑Υ髮W生網購產生的影響—以拼多多為例[J].戲劇之家,2018(31).
[5]王央.新媒體時代“流量明星”對綜藝節(jié)目的影響分析—以SNH48為例[J].戲劇之家,2018(31).
[6]尤旖蕓.基于受眾角度探究國產電影的發(fā)展方向—以《我不是藥神》為例[J].戲劇之家,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