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玉
《螢窗異草》本是《聊齋志異》的“仿制品”之一。雖說是仿作,但其又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是《聊齋志異》眾多仿作中的精品。《假鬼》則是其中的精品之一。下面,筆者僅從三個方面略談《假鬼》的獨到之處。
嫻熟的敘事技巧。《假鬼》一文不長,僅九百來字,但是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章以“余師馮佩琛先生”開頭,一下子便抓住了讀者的心——這是關于作者老師的故事,肯定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讀頭。且讀下去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往日數(shù)次“至輒迂道而過之”,今天“復由其處,御夫則揚鞭徑過,不再趨避”。在不經(jīng)意的敘述中設置了懸念——御夫為什么會有這迥然不同的舉止動態(tài)?“舊傳斯地有女鬼,頗能為祟,故避之。比年嫁去矣,經(jīng)行固無害?!贝司浼惹擅畹爻踅鈩傇O的懸念,又自然引出了下一個懸念——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先生亦怪而詢之”,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假鬼”和“某者”的故事。緊接著“御夫”便一個懸念接著一個懸念地展開了故事的講述?!澳痴摺币驗椤吧贊櫮议叶怠?。故而“頓忘是地有此異”,“比至”后“遂股栗不能前”。怎么辦呢?只能“僥幸其不遇,疾馳弗顧”了。能僥幸逃脫嗎?“啾啾長嘯”“一鬼自墓間”“嗚嗚然相逼而來”。顯然是逃脫不了,這又如何是好呢?看來只好“即欲棄所荷,脫然而走”了。然思之再三,又“終莫割所愛”。“棄所荷”,舍不得;不棄,鬼又緊逼不舍??磥碇荒堋八家岳先瓏L之”了??墒?,萬一打不過鬼怎么得了呢?管他去了,“直前搏之”。咦,哪知道竟然是“隨手而仆,一若荏弱不勝者”“鬼早嬌啼乞命矣”。這鬼怎么這么不經(jīng)打呢?哦,原來是一弱女子也。就是到了最后,作者還不忘給讀者留下一個懸念——他們移到哪里了呢?
細膩的描寫方法。綜合運用人物的神態(tài)、心理、動作、語言、外貌等多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本文的又一大特色。這當中尤以神態(tài)描寫和心理描寫為最。“先生因微叩之”中“微叩”生動傳神地刻畫了馮佩琛對御夫的不同往常舉動的好奇神態(tài),好奇是好奇,只是程度并不怎么強烈,只覺得有點奇怪而已,這點很符合人在旅途中所顯露出的稍微無聊而散懶的情態(tài)。“先生益怪而詢之”中“益怪”則形象生動地描摹出先生受御夫話語所吸引,好奇更甚并想急于了解事情原委的神態(tài)?!拔⑦怠薄耙喙帧奔氈碌乜坍嬃讼壬男睦碜兓^程?!芭t然整衣”中的“靦然”則是鬼女復雜的內心世界的外在顯露。這其中應該既有被某者識破真相后的尷尬,又有對某者表達了愛意后的羞澀,也有女兒身體被某者看破時的羞愧,更有對某者能否接受其為妻時的忐忑和期待等。而“囅然”則又細膩地刻畫了女母的另一番心態(tài):既有對女兒不聽自己多次告誡的嗔怪,又有女兒從此不需要再裝神弄鬼了的輕松,也有對某者個人膽識舉止的滿意,也有女兒的婚姻大事很可能有了著落的愉悅,更有自己母女二人的未來即將有了依靠時的舒心等。而心理描寫“其人即欲棄所荷,脫然而走,轉念奔波千里,甫得此蠅頭,一旦擲之,殊為扼腕。且鬼不過祟吾身,豈利吾有?”則又細膩地刻畫了某者想舍財又舍之不甘的矛盾心理,為下文“寧為鬼死,不甘財亡”冒死搏鬼做了伏筆,使情節(jié)跌宕起伏。限于篇幅,筆者不再一一列舉。至于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讀者可以自行賞析。
深刻的思想內涵。故事的內容并不復雜,講述的是一名弱女子假扮女鬼謀生的故事。但是,我們如果把題目“假鬼”和故事內容聯(lián)系起來仔細思忖一下,我們應當為作者的巧妙的構思所折服。一個柔弱女子和殘疾的老母相依為命,窮困不堪,衣食無著,有誰同情過?有誰關注過?有誰救濟過?在這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凄慘境地,還有什么比扮鬼打劫更能解母女的燃眉之急?萬般無奈之中只能藏身于古冢塌陷下去的大坑里裝鬼嚇唬過路人,以求撿到一些財物養(yǎng)母度日。在筆者看來,與其說是女子扮鬼,倒不如是黑暗的社會“把人逼成了鬼”。是什么造成了這個悲劇,很顯然,這是時代的悲劇,是那個動蕩的年代所造成的悲劇。因此,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假鬼》在對于那些深處社會底層的“假鬼”一類的可憐女子給予深切同情的同時,針砭社會的用意是非常明顯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