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梓涵
摘要:高中數學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大家覺得數學有趣但是很難學好,又是文理科都無法避免的科目。很多學生反映,聽懂數學課其實不難,書上的知識點都比較好理解,難倒大家的其實是數學題,也就是說,聽懂是一回事,而做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破解高中數學學習“懂而不會”的問題、讓高中生走出困境刻不容緩。
關鍵詞:高中數學 懂而不會 原因 方法
高中數學學習“懂而不會”可以說是一大難題,破解這一難題需要從根本上分析原因,探索新的數學學習方法,并運用于后期的數學學習中,使境況逐步改善。在此過程中,應堅決摒棄以往學習過程中不恰當的方法和思想,老師與學生相互配合、努力嘗試、大膽創(chuàng)新。
一、高中數學學習出現(xiàn)“懂而不會”現(xiàn)象的原因
(一)老師的教學模式較落后
目前大部分老師都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老師在課堂上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的形式。老師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用同一種方法把數學書講了一遍又一遍,對待每一屆學生都不做教學上的改變,沒有與時俱進。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每一個時期的學生在思想上、理解能力上普遍與其他時期的學生有所不同,而每一個學生又都是獨立嶄新的個體,老師應做到因材施教、大膽改變。例如,在學習幾何體三視圖畫法的時候,老師不妨先不講課,讓學生對照著課本動手畫一畫,然后組織大家討論交流,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方法步驟,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掌握了這個知識點,并且知道易錯點在什么地方,而這些易錯點就是題目中常出現(xiàn)的。這樣一來,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會更加深刻,這樣的上課方式也遠比老師強行灌輸的好。
(二)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高中數學本身有一定難度,知識點多,關聯(lián)性較強,數學題更是靈活多變、難以捉摸。很多時候學生只能將題目做出來一半,原因就是沒有將新學的知識點和先前學過的聯(lián)系在一起,不能做到融會貫通。同時,學生對每個知識點沒有充分理解,做不到了然于胸、信手拈來,當題目變換一種角度提問時便不知道該用哪個知識點。學生不應局限于對課本上例題的掌握,數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雖然我們學習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但是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些思想方法,比如說數形結合法、集合的思想、符號化的思想、統(tǒng)計法、極限法、對應法、函數法、轉化化歸法、總結歸納法等。這些方法在無形之中指導學生解題,使他們豁然開朗。
二、解決高中數學學習“懂而不會”問題的方法
(一)老師精心備課,提高課堂質量
老師應以最負責任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堂課,在課前精心備課,考慮采用什么樣的演示方式、什么樣的語言、什么樣的知識切入點,考慮怎樣教學學生更好接受,考慮怎樣為學生展現(xiàn)不一樣的課堂。每個班級的學生都各具天分,老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及接受能力,盡量使所有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在上課時,老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神態(tài)、動作等反饋信息,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而不是把課堂當成自己一個人的舞臺,全然不管學生的反映,或者后知后覺,不知變通。同時要充分相信學生,為他們創(chuàng)造足夠的展示機會,鼓勵他們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在愉快自由、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例如,在立體幾何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畫圖能力是關鍵,老師可以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象,讓學生把教室現(xiàn)象成一個巨大的長方體,把其他多面體想象成是在教室的基礎上切割而成的,學生便很好理解了,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逐漸培養(yǎng)起空間想象力,畫起圖來更加得心應手。
(二)學生積極思考交流
課堂是老師與學生相互合作、共同配合的產物,評價一堂課是否成功不能只看老師的講課水平高低,還要結合學生的反饋,畢竟課程是為學生安排的,他們是課堂的主體。學好一門課光靠單純地聽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思考,還要溝通,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才能真正將老師傳授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儲備,才能在做題時迅速調動需要的知識點,學生對老師講授的知識要勇于思考、對不明白的地方要勇于質疑、勇于追問,經過自己深思熟慮得出的結論總是有更深刻的印象。在課后同學之間可以交流學習經驗、學習方法,有難以理解的地方可以互相答疑解惑,也可以結伴向老師求教,這樣不僅有利于學好課程,還有助于增進同窗情誼。
(三)師生及時進行自我總結
在課堂上,老師要強調總結的重要性,督促學生進行自我總結,每日一總結、每周一總結、每月一總結、每學期一總結,在反復總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改進提升。同時在每堂課的最后帶領學生總結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讓大家加深印象,在每一章節(jié)結束時,帶領學生進行章節(jié)知識點串講,介紹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并歸納常見題型。例如,在學習基本初等函數時,老師可對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冪函數分別進行總結,等到這一章全部學完后,向學生介紹三種函數之間的聯(lián)系。久而久之,學生養(yǎng)成總結的習慣,及時查缺補漏,成績自然有所提高。而老師自身也要總結提升,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反饋以及與學生在課下的交流、學生所提的問題等,了解授課的不足,并在下一次備課中注意,避免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臻e時要注重提高自身修養(yǎng),為學生樹立榜樣。
三、結語
數學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是我們的必備技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學習的不僅是數學知識,更多的是數學思維、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懂而不會”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老師與學生都在努力改變這一現(xiàn)狀,爭取破除困境。
參考文獻:
[1]黃霞.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生“懂而不會”的現(xiàn)象分析[J].基礎教育論壇,2015,(01).
[2]陳巧云.“懂而不會”現(xiàn)象歸因及對策[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5,(08).
[3]馮振剛.談數學學習中的“懂而不會”現(xiàn)象[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30).
[4]楊亞芳.追問“懂而不會”現(xiàn)象的內在原因[J].物理教師,2015,(05).
(作者單位:大慶市第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