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英
曾經(jīng)有一個小故事,一個父親給三個兒子同樣的錢,讓他們買回一樣東西,要求能夠空屋子裝滿,不留縫隙。大兒子買回了稻草,二兒子買回的是沙子,兩樣東西分別裝進空屋子,但總會有縫隙,無法裝滿。這時候,小兒子拿出了一根蠟燭,點燃蠟燭,光亮充滿了整個空屋子……
這讓筆者想到,我們的孩子不都是一間間空屋子嗎?用什么來成就孩子的世界?一定不是名利、財富等東西,而應該是感受幸福的能力。而教師就應該是點燃那個幸?;鸢训娜?。從第一天當老師起,筆者便孜孜以求。
一、第一支火把——踐行幸福三要素理論
幸福三要素理論,即對生活有希望、有事做、有能力愛別人。
讓學生對生活充滿希望。筆者不止一次在受挫學生的日記上寫到: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一片戈壁灘,我們的任務是讓那里開滿鮮花。 對混日子的學生講,“夢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對九年級學生說:“我們可以不登黃山,我們可以不登泰山,但我們心中必須有一座山,那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對考試失敗的學生說:學習的終極目的不是考試,而是豐富自己,創(chuàng)造幸福。筆者通過每天的晨會、總結會、各項大型活動不斷地給學生進行精神充電。
人人有事做,事事能做好。班級以班委會、團支部為核心層層輻射,每個人都能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筆者經(jīng)常使勁兒放大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在做事中學會擔當、體會幸福。一個冬天的清晨,當筆者走進教室,我一下子驚呆了,窗臺上不是花期的六盆花全都開放了,精致的小花在晨光下更顯清芬。這原來是擅長手工的花長為迎接當日的檢查團,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做的小花……學會擔當?shù)乃麄冊诟鞣N大型活動中總會取得驕人的成績。
有能力愛別人。同桌鬧矛盾,筆者悄悄在黑板上寫到:兩年后,我們終會分別,你走了,但你種的花兒留下了,它生長著,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給別人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你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學生們學會了愛,教室里經(jīng)常有非值日生值日、非水長扛水的現(xiàn)象,因為他們都想多留點“余香”給自己。那年運動會上,學生把鮮花和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了班級跑倒第一的學生。由學生自主管理的班級每年都會被評為三好班級。
一直到現(xiàn)在,有的學生已成家立業(yè),有的學生在大學讀書,有一些德才兼?zhèn)涞膶W生進入了全國名校,但他們總不忘讓我分享他們的幸福和快樂,我收獲著成人悅己的幸福。
走上教研員的崗位,我也不忘讓學生幸福的初衷。
二、第二支火把——讓閱讀滋養(yǎng)學生心靈
筆者帶領教師們按照閱讀專題樹開展了各種文體的閱讀課模式研究,構建了各種文體的閱讀課模式,創(chuàng)設了利于學生閱讀的環(huán)境,真正讓學生讀起來。真正讓閱讀課堂成為學生“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唯其意”的課堂,使學生通過對文本的口誦心唯,達到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的效果。為了擴大學生閱讀量,我們開始研究主題閱讀課,開展比較閱讀課觀摩研討,比較閱讀課打破了“教課文”的現(xiàn)狀,而是由表及里、舉一反三,與課內(nèi)、課外它們的同類進行橫向或縱向的比較,引導學生在自主體驗、分析、歸納的過程中,加速對知識的消化、遷移、由點到線地構建知識、方法體系,達到觸類旁通,學生在比較中求同、比異,總結出了學法、讀法、寫法等方面知識,使學生的認知更系統(tǒng)、更深刻。解決學生沒時間讀書,老師如何指導學生閱讀,促進學生積累、實現(xiàn)“海量閱讀”。我們努力著,這期間教師們也收獲著專業(yè)成長,我們不斷推出市課、省課、國家課。
三、第三支火把——讓寫作為學生的生命奠基
這是筆者所認為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面對學生不會作文,苦于作文,教師不會教作文的現(xiàn)狀,我們開展了系列地作文教學研究,彌補教材的不足,我們構建了作文專項訓練序列,我們開展了系列作文專項訓練觀摩研討活動,骨干老師們進行了系列的作文專項訓練觀摩引路。我們召開了作文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在語文論壇上開展了主題研討,在研究—反思—實踐—改進中,我們形成了十二個專項的作文訓練方法,構建了實踐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構建了作文評改模式(互評賞析——提煉方法——修改升格)(專項批改,總結問題——范文引路,生成方法——例文共改,實踐方法)。基地校編寫了校本教材。研究中學生們的作品集成一本本優(yōu)秀作文,我區(qū)有三百多名學生在國家級作文大賽中獲獎。教師們的教學設計、相關論文30余篇獲得省優(yōu)秀論文或發(fā)表在國家級雜志上,我們收獲著專業(yè)成長,收獲著成人悅己的幸福。
到今天我們的作文專項訓練尚處于完善階段,在反思中我們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了作文訓練序列,讓作文專項訓練序列和學生活動序列緊密結合。讓我們的作文訓練同學生的運動會、拔河比賽、升旗儀式、班會、大合唱比賽、文藝匯演、演講比賽等活動緊密相連,引源頭活水,讓方法可以觸摸,我們的作文訓練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學生真摯的情感,睿智的態(tài)度,恰到好處的表達,常常讓我感動,學生用文字證明他們活過、愛過、存在過,在思想的路上、文字的路上,感受著溫暖和向上的力量。
這怎能說不是一種幸福?語文學習的快樂在課堂上生長蔓延,直至抵達孩子的心靈。
在教育的田野上,我們用愛心、耐心、慧心點燃幸福的火把,照亮學生的人生,溫暖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