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海云
摘要:現行初中化學的教育也應該因勢利導順勢而改,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提升。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現將初中教學中存在的而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闡述一些對于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希望給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化學教學 教育體制改革
初中化學是一門比較困難的學科,這就需要通過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來提升教學的效率,降低學習的難度。而且通過老師的教導,讓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難題進行解決,更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因此,通過教師的努力,能夠讓初中化學成為一門學生們都喜愛的課程,也讓化學老師成為學生們生活中的朋友。
一、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還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
初中化學的教育問題和學生自身的學習問題時由來已久的,從進行初中基礎教育改革的初期,就有相關的教育人士對此爭論不已。直到現在,在初中化學教育方面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首先就是教師的問題,許多教師的教學理念還非常落后,只是將化學當做一個理論性的課程去教導學生,完全忽略了化學的實踐性。其次就是學校的考核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對于實驗課的考核流于形式,這也導致了教師和學生對于實驗的不重視。最后就是學生自身,并未對化學這門課程產生非常高的興趣,反而只是進行相關知識點的死記硬背,不主動的去了解背后的化學反應和神奇的化學現象。這些都導致了化學教育的低效率,很大程度上耽誤了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而且作為一門在高中將要繼續(xù)學習的課程,如果初中沒有打好基礎,那么將對初中的學習也造成非常大的困難,導致這種低效的學習持續(xù)進行下去。
二、探究初中化學教學的改革措施和方法
與學生們輕松愉快的課余生活相比,課上的活動就顯得異常的死板和無趣,而且課后還會留下大量的作業(yè)和功課,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這種明顯的差距使得學生很容易產生對學習的抵觸心理。而此時,如果得到教師的良好指引,將學生的興趣進行很好的激發(fā),同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這能夠非常有效的將學生的抵觸心理進行改變,變得喜歡學習,樂于上課。具體的做法課一分為以下幾點。
(一)提升“學”的重要性,保證“教”和“學”的相輔相成
在新課改的要求里,教師只是扮演著對教學進行輔助的角色,而學生才是教學的主角。在這種形勢下,更應該培養(yǎng)并增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在一旁進行好適當的指引、指導和評價,及時和學生進行互動,使得雙方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在這樣的形勢下,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學習知識,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堅持這樣一個原則,就是“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為課堂的主導?!蓖瑫r還應該多加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的尊重學生所做的選擇,從而構建一個和諧、熱情、活躍、主動的新式課堂,使得“教”和“學”的到非常平衡的發(fā)展。
(二)同時進行探究式學習和傳統(tǒng)方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進行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做實驗應該貫穿與學習的始終。因此,教師應該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相關的實驗平臺,從而讓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有很好的施展和發(fā)揮的空間。但是在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同時,不能完全的忽視了傳統(tǒng)方式的學習,因為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能夠很好的為學生提供基礎的知識,這也是為之后進行探究式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的保障。學生就是在這種一邊進行著知識的積累,一邊進行著探究式學習,并在此過程中不斷的創(chuàng)新,將課本上感興趣的實驗去親自試一試,同時還進行一定的延展,這也能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三)順勢而為,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課堂熱情和上課積極性
化學是在初中新開的一門課程,剛開始接觸是,對這些從未見過的術語和知識體系感覺很陌生,但是仔細一看,其實化學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有著緊密聯系的。于是,就需要教師平時多多對學生進行化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通過巧妙的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小問題,來對化學知識進行學習,這對于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和求知欲的激發(fā)是非常有意義的。教師可以通過“寓教于景”的方式對學生們進行教育,把書本上的知識和原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具體的例子,使得學生看的更加直觀。
(四)通過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習興趣
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是非常旺盛的,因此就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好奇心進行調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化學作為一門非常重視實驗的課程,就可以通過一個個神奇的實驗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例如,準備一張用酚酞溶液寫好化學字樣的白字,然后晾干,貼在黑板上,此時當著同學的面向上面噴3%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紙上立刻會顯示出化學兩個字。這種方式能夠很好的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帶著問題去進行課程的學習,使得教學效率提升。
三、結語
課堂的教學,其實質應該是老師和學生的有效互動,通過互相之間的影響和互相作用,從而達到雙方都能得到成長的目的,只要教師肯仔細發(fā)現,也一定能在學生身上學到一定的道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方法除去上述以外,還有很多。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理論,維持并激發(fā)初中生學習動機的因素,并不是學生自身內在的求知欲和學習需求,而是教師對學生的鼓勵,他人對自己的肯定,課堂上活躍的氣氛等諸多的外在因素。所以如果讓課程變得生動有趣,就會使得學生們的學習狀況非常歡樂,從而熱愛學習。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對學生的鼓勵作用,同時還引導學生互相之間的鼓勵和表揚,通過這種有效的互動,創(chuàng)設出一個非常適合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從而最終為國家培養(yǎng)出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振合.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01).
[2]魯智慧.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外企業(yè)家,2015,(11Z).
[3]安錦.新課程下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J].新課程導學,2017,(04).
[4]潘琛.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的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5,(05).
[5]劉燕.新課程方向下初中化學教學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中,2016,(03).
(作者單位: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第四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