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摘 要:歷史是當前高中重要的教學科目之一,但當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一定問題,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不利于學生系統(tǒng)性歷史知識體系的形成。鑒于此,高中歷史教師應合理應用微課,從而提升歷史教學水平,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成長。
關鍵詞:微課 高中歷史 教學
微課是當前新興的教學方式之一,通過短小精悍的微課形式展現(xiàn)教學知識點,是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微課能夠轉(zhuǎn)變當前課堂教學的形式,教師合理應用微課,將知識直觀的展現(xiàn)給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另外,微課的時長比較短,能夠應用與教學的各個層面之中,無論是在教學引導、教學之中,還是在學生預習、復習等環(huán)節(jié)中,都能采用微課來開展教學與學習活動[1],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一、高中歷史教學通過微課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傳統(tǒng)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主體,控制整個歷史課堂,而學生在教師的安排下開展學習活動,這種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難以得到發(fā)揮,從而造成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的局面。通過微課來進行高中歷史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需求來開展各種學習活動,從薄弱點出發(fā),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另外,微課通過文字、音頻、視頻、圖片等種種方式[2],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歷史教學效率。例如,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教學中,傳統(tǒng)歷史教學模式是通過歷史遞進的時間順序,簡要介紹古代各個朝代政治制度的變化,這種方式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很難完全掌握上述歷史知識。而通過微課進行教學,將歷史朝代政治制度變化通過FLASH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學生能夠十分直觀的發(fā)現(xiàn)朝代間政治制度關系,極大程度上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從而使學生建立相應的歷史知識體系,對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具有極大的輔助作用。
二、高中歷史教學通過微課發(fā)揮學生想象力
高中歷史科目中,需要學生掌握諸多知識,包括中國及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現(xiàn)代史,其中又包括政治史、經(jīng)濟史與文化史[3],在上述領域中,存在大量的知識點,學生需要完全掌握上述歷史知識點。面對如此巨大的學習壓力,加之高中學生原本繁重的學習任務,造成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歷史學習,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同時也會導致學生記憶度不足、背誦強度過大等情況。鑒于此,可將知識內(nèi)容制作成為微課視頻,將微課視頻上傳至視頻網(wǎng)絡平臺之中,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開展相應的學習活動。與此同時,學生觀看視頻中的歷史知識介紹,并根據(jù)教材中知識點,想象歷史事件當時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記憶程度,通過這種形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提升歷史學習效率。例如,在《太平天國》教學中,教師可將天平天國運動過程、大事記及人物,通過3D模擬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并按照時間順序在地圖上加以顯示,學生在微課視頻中想象太平天國運動情況,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另外,學生在復習時,再次觀看微課視頻,課堂教學中的內(nèi)容會浮現(xiàn)于學生腦海之中,從而凸顯學生的復習效果。
三、高中歷史教學通過微課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
歷史事件與學生的生活比較遙遠,學生無法直接的了解歷史知識,不能通過直接觀察來獲得知識,從而造成一定的學習難度。另外,高中歷史知識點較多,教材受制于篇幅的原因,相應的歷史圖片較少,大段的文字會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無法打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觀察力。高中傳統(tǒng)歷史教學中,教師一般將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集中加以闡述,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需要了解大量的歷史知識,教學進程較快,尤其對于一些歷史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較差的學生,往往難以跟上教學進度。鑒于此,應利用微課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將歷史圖片、視頻資料直觀的展示給學生[4],使學生通過觀察微課資料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觀察力,促進學生歷史知識掌握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教學中,教師可將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時間、背景、原因、意義等相關內(nèi)容形象化的展現(xiàn)出來,學生觀察二次工業(yè)革命具體情況,幫助學生在鞏固舊知識的同時,學習新的歷史知識,進一步促使學生形成歷史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觀察力。
四、高中歷史教學通過微課提升教師的素質(zhì)
微課具備短小精悍的特征,微課時間一般在10分鐘之內(nèi),通常包含一個或幾個歷史知識點,教師需要在充分了解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整合歷史知識內(nèi)容及資源,從而制作出具有吸引力的微課。與此同時,教師在制作歷史微課時,還需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歷史知識水平,并結(jié)合高中學生的學習模式及興趣愛好,還要考慮微課應用的最佳切入點[5],將歷史知識清晰、明確的闡述給學生,另外,為了制作歷史教學微課,教師還需具備信息技術知識。因此,歷史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對教師的能力要求較高,教師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之中,有助于教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進而促進教師的個人成長。例如,在“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教學前,教師需要充分梳理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等民主革命,并將其區(qū)別、意義、發(fā)展程度等加以詳細闡述,通過多媒體技術與信息技術制作成為系統(tǒng)化的微課視頻,同時還應重視微課的時長,以及該微課應用的方式,從而確保學生能夠了解該課程的知識點。久而久之,教師的職業(yè)能力得以提升,對教師的個人成長大有裨益。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微課不僅能夠凸顯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促使學習壓力較大的高中學生直觀了解歷史知識,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實效性。另外,微課改善了傳統(tǒng)歷史教學模式,使歷史教學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教師應重視微課的制作與應用,進而加強歷史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吳保鵬.以微課促進高效用視頻再現(xiàn)歷史[J].教育教學論壇,2015(19):270-271.
[2]高建峰.微課制作的非技術感悟 ——以"高中歷史重疑難問題解答"為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5):66-67.
[3]顧懷晶.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3):107.
[4]李傳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探討[J].新校園(中旬刊),2017(6):35.
[5]陳祥龍.高中歷史微課制作的“道”與“器”--兼談微課《理學簡史》制作反思[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5(6):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