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合祿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理論探討】
六氣開始時間考辨
田合祿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五運六氣推演的始點,目前廣為熱議的學術觀點主要有《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的正月朔日說和后世的大寒說、立春說3種,故逐一剖析《內經》、王冰注說及氣候變化說的理論源流。正月朔日說源出《內經》正文,分別從一年之六氣論、六十甲子歷說、測病災實例、從運說,辨析天氣始冬至、地氣始大寒、人氣始立春的歷法內涵。王冰次注《內經》,涉及運氣推演的艮南說始于寅、立春說始歲首、大寒說候脈氣。氣候變化說詮釋了五運六氣知常達變及太陽歷主寒熱變化、陰陽合歷主風雨氣候等,并辨析立春、始春之異,探討氣象資料分析方法的數據偏移問題。綜觀而論《內經》正月朔日說是正確的六氣開始時間。
五運六氣;六氣始點;五運六氣推演
大凡推演理論必須首先建立一個始點,始點的正確與否決定了推演的成敗。就五運六氣推演的始點,目前廣為熱議的學術觀點主要有《內經》的正月朔日說和后世的大寒說、立春說3種[1]。本文將逐一剖析這些觀點的理論源流,綜觀而論,《內經》正月朔日說是正確的六氣開始時間[2]。
《內經》從5個方面論述了六氣開始于正月朔日時刻。
《內經》明確提出六氣始于農歷每年的正月初一?!端貑枴ちo大論》說:“夫六氣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視之,覩其位而知其所在矣。運有余,其至先;運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氣之常也。運非有余,非不足,是謂正歲,其至當其時也?!?/p>
經文明確指出,六氣的次序和氣位要以“正月朔日”為始點,以正月朔日為正歲的起始時刻,是《內經》原文給出的標準答案。
五運六氣基本理論的要點是推算五運和六氣,其基本條件是明確設立一個推演始點,因六氣必須是在一年之中的六氣,故其始點必須符合既是年首又是春季之首的條件。《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又說:“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后,地氣主之”,說明六氣必須是在一年之中的。
六氣的始點具有天文背景,應從一年的“正月朔日”開始,不可能跨越年度到大寒節(jié),這是“天之道,氣之?!?。
五運六氣紀時以六十甲子歷,用天干地支表示,而天干地支具有天時陰陽之義。如《說文解字》有明確闡釋: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象形。古文子從巛象發(fā)也,籀文子囟有發(fā),臂脛在幾上也。丑: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寅:髕也。正月陽氣動,去黃泉欲上出,陰尚彊。象宀不達髕,寅于下也。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為天門。辰:震也。三月陽氣動,雷電振,民農時也,物皆生。從乙、匕,象芒達;廠聲也;辰,房星,天時也;從二,二,古文上字。巳:巳也。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午:牾也。五月陰氣午逆,陽冒地而出。此與矢同意。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葉也。申:神也。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從臼,自持也。吏臣餔時聽事,申旦政也。酉:就也。八月黍成可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戌:滅也。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五行土生于戌盛于戌。從戊含一。亥:荄也。十月微陽起接盛陰,從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從乙,象子咳咳之形。古文為豖,與豖同亥而生子,復從一起。
十二地支表示的是天道太陽視運動的陰陽變化之相位狀態(tài),這里用的是陰陽合歷——農歷,是面南觀日月授時,與北斗沒有關系。十一月子月冬至太陽運動到南回歸線是天道最冷之時,成終成始,也是太陽返回北回歸線的開始而一陽來復,故云:“陽氣動,萬物滋”,即陽氣來復藏于下而萬物開始萌孽于下。
甲:東方之孟陽氣萌動,從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頭空為甲,甲象人頭。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陰氣尚彊其出。乙乙也,與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頸。丙:位南方,萬物成炳然,陰氣初起,陽氣將虧,從一入冂,一者陽也。承乙,象人肩。?。合臅r萬物皆丁實。象形。丁承丙,象人心。戊:中宮也。象六甲五龍相拘絞也。承承丁,象人脅。巳: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巳承戊,象人腹。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承己,象人臍。辛:秋時萬物成而孰,金剛味辛,辛痛即泣出。從一,從辛;辛辠也。辛承庚,象人股。壬:位北方也,陰極陽生,故易曰:龍戰(zhàn)于野。戰(zhàn)者,接也。象人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敘也。與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脛。脛,任任體也。癸: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
地支所表示的天道太陽在南回歸線的一陽來復,照射到地面需要45 d用天干表示。故《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倍梁?5 d是立春,在農歷正月,故云“甲:東方之孟,陽氣萌動”,孟者春正月也。11月是天道“陽氣動”,正月是地面“陽氣萌動”。甲表示春生少陽之氣,所以用十天干表示五方之五行五位: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天氣始于甲,地氣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蔽覀冄芯康氖堑氐郎仙锏淖兓十斠浴皷|方之孟,陽氣萌動”的正月為年首,即一年運氣的開始時間,這個時間是天道一陽來復照射到地面的時間,故云“子甲相合,命曰歲立”,合于甲時為一年之始,與地道是2個層次。地道一陽來復于丑時大寒節(jié),天地之氣相差“三十度”有奇。地道一陽來復于大寒節(jié),地道陽氣出于地面是大寒后45 d的驚蟄節(jié),冬眠動物復蘇、打雷下雨了,可以農耕稼穡了。這一事實記載于《說卦傳》后天八卦之中。于此可知,五運六氣六十甲子歷可推算天道變化對地道生物的影響。
圖1顯示,其中既有天道陰陽五行規(guī)律信息,也有地道陰陽五行規(guī)律信息以及人道陰陽五行規(guī)律信息,可以用時間把天地人三才信息融合嵌套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物信息,其貫通線就是太陽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之間的運動距離線段。
圖1 中醫(yī)基礎理論太陽回歸運動線示意圖
于此可以看出,所有的一切生生化化都是圍繞太陽運動展開的。
《內經》記載,預測全年氣候疾病的關鍵是觀測每年正月初一的氣候。如《靈樞·歲露論》說:“此八正之候也……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葉蟄之宮,其至也,天必應之以風雨者矣。風雨從南方來者,為虛風,賊傷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萬民皆臥而弗犯也,故其歲民少病。其以晝至者,萬民懈惰而皆中于虛風,故萬民多病。虛邪入客于骨而不發(fā)于外,至其立春,陽氣大發(fā),腠理開,因立春之日,風從西方來,萬民又皆中于虛風,此兩邪相搏,經氣結代者矣。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曰遇歲露焉。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矣?!?/p>
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宮,其日西北風,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風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風,夏,民多死。
《內經》在這里提出冬至、立春、正月朔日3個關鍵日,冬至日是太陽運動到南回歸線之日天道一陽來復之時,立春是冬至日后45 d陽氣微上、陰氣微下之日,以正月朔日觀察氣候的變化,以候厥陰風來判斷一年的災異,強調正月朔日是一年的開始。
《靈樞·九宮八風》也有類似記載:“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宮,其日西北風,不雨,人多死矣?!薄罢滤啡?,平旦北風,春,民多死?!?/p>
又如《開元占經》載:“正月一日,風雨,其年大惡;微風小雨,年小惡。風悲鳴,疾作災起……米貴蠶傷”“正月一日,無風而雨,歲中,下田麥成,禾黍小貴”“正月晦日,雨風兼至,糴貴禾惡”。
五運主要是月地關系,其次是五星地關系。五運的太過、不及是朔望月一年354 d與六十甲子歷一年360 d之間諧調形成的。六十甲子歷用的是360 d為一年,而太陽運行一年實際是365.25 d,要比六十甲子歷多出5.25日,于是形成歲差成閏,也是形成“太過、不及”的原因。太過年又是五星近地球,不及年又是五星遠地球。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帝曰:善。愿聞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謂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積盈百刻而成日也……岐伯曰:位有終始,氣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異也……帝曰:愿聞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帝曰:何謂氣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 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 帝曰:何謂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氣同法。 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 帝曰:愿卒聞之。岐伯曰:初者地氣也,中者天氣也。 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愿聞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 天氣下降,氣流于地;地氣上升,氣騰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蓖醣ⅲ骸皻庵?,天用事,天用事則地氣上騰于太虛之內。氣之中,地氣主之,地氣主則天氣下降于有質之中?!?/p>
表1顯示,一個太陽回歸年分為六步六氣,每氣為60.875 d,每氣2個月分為初中兩段,每一氣開始的1個月為“初”,后1個月為“中”,每個月30.4375 d。劃分初中兩段,是為了區(qū)分天地之氣。歲從冬至子時開始為天道最寒冷的時候,至地道最寒冷的時候在丑時大寒節(jié),即氣溫相同的天地之氣相差“三十度而有奇”,所以稱子丑為天地同溫度六合中的一合,謂“天地合氣”。天地“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乃言天地氣交于大寒后地道陽氣微升于冬至45 d后的寅時立春則為“人氣”,所以古人說“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只有“陽氣微上”的時候才是一年春天的開始,地氣上升為天,故用天干“甲”代表“陽氣微上”。冬至天用事乃地氣上升所致,故用地支“子”代表天氣一陽來復。故《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天氣始于甲,地氣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庇纱丝芍白蛹紫嗪稀奔词恰疤斓睾蠚狻庇凇皻饨恢?,人氣從之,萬物由之”的時候,而“人生于寅”,可知六氣始于寅,不始于大寒。“天地合氣”于“氣交之分”的“人氣”時段。《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天地合氣,六節(jié)分”,所以六氣當開始于“人氣”階段,即“人生于寅”的用天干甲表示的階段。從冬至天氣到地氣大寒后陽生陰長的人氣升是立春雨水節(jié),則是冬至后60 d,所謂“六十日而有奇”。地氣最寒冷始于大寒,大寒45 d后地氣陽氣上升是驚蟄節(jié),蟄蟲出洞矣。從天氣“陽氣微上”的立春節(jié)到地氣“陽氣微上”的驚蟄節(jié)是“三十度而有奇”。這樣就組成了天氣、地氣、人氣的不同六步六氣,其中只有“人氣”六氣才能“萬物由之”,即陽生陰長而生化萬物。夏代天地陰陽合歷之年首立春才是六氣的開始時刻。表2顯示,每年主運的五運相生次序及其五音的關系。
表1 天氣地氣人氣六步表
表2 主運及五音表
表3顯示,主運始于木角而終于水羽的次序,年年不變,但初運是太角還是少角,卻要按當年客運年干是屬于陽干太、陰干少而定。根據五音太少建運理論,依據客運太過不及確定的主運太過不及是以木氣太少定位,壬太角統(tǒng)五太過,丁少角統(tǒng)五不及,丁壬各統(tǒng)五年。
表3 主運五步太少相生表
主氣、客氣、主運、客運都起始于年首的同一日,不應該有日錯移,只有一日之內的時刻差異,四年閏一日。運有五年太過和五年不及的規(guī)律。木運太過則暖,木運不及則涼,其與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大約5年左右的周期有何關系,值得深入研究。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huán),在厄爾尼諾之后接著發(fā)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樣拉尼娜后也會接著發(fā)生厄爾尼諾。
王冰次注《黃帝內經·素問》,其注文中涉及運氣推演的三個觀點。
《素問·六微旨大論》說:“甲子之歲,初之氣天數始于水下一刻,終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氣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終于七十五刻;三之氣始于七十六刻,終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氣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終于五十刻;五之氣始于五十一刻,終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氣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終于二十五刻。所謂初六,天之數也?!?/p>
圖2王冰注:“常起于平明寅初一刻,艮中之南也?!逼矫骷雌降R窃隰拗?,丑大寒在艮中之北。
圖2 太陽周年視運行納子圖
這一現象在《周易·說卦傳》有記載: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勞乎坎,成言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
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yǎng)焉,故曰致役乎坤。
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舱咚?,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一年“成始”于“艮中之南”的立春,“成終”于“艮中之北”的大寒,所以一年之首不在大寒而在立春。《素問·六微旨大論》稱此為“位有終始”。王冰注:“位,地位也?!贝蠛?jié)為地道之終,冬至為天道之終,天地相差“凡三十度矣”。
又王冰注《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天之六氣也,初之氣,起于立春前十五日,余二三四五終氣次至,而分治六十日余八十七刻半?!边@里王冰定六氣的條件是“天之六氣”,天氣一陽來復始于冬至,天地之氣相差30日,故地氣一陽來復“初之氣,起于立春前十五日”的大寒,不是說一年的六氣始于大寒。
王冰注經有立春說,可惜他的立春說沒有被后世所重視。
王冰在《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曰:“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終,而天度畢矣?!弊⒄f:“言立首氣于初節(jié)之日,示斗建于月半之辰,退余閏于相望之后?!背豕?jié)為立春日,以立春為一歲之首。
又《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歲半以前,天氣主之?!薄皻q半以后,地氣主之?!蓖醣ⅲ骸皻q半,謂立秋之日也。”以立秋日推算,歲首始于立春。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說:“求其至也,皆歸始春。”王冰注曰:“始春,謂立春之日也?!庇肿ⅲ骸昂蚱淠辏瑒t始于立春之日?!?/p>
一般認為,唐5王冰注經提出初之氣始于大寒節(jié)的說法,根據以下注文。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皆歸始春。”王冰注說:“始春,謂立春之日也。春為四時之長,故候氣皆歸于立春前之日也?!庇肿ⅲ骸胺矚庵?,皆謂立春前十五日,乃候之初也?!绷⒋呵笆迦眨词恰按蠛惫?jié)。
王冰注《素問·六微旨大論》“天之六氣”一節(jié):“初之氣,起于立春前十五日,余二、三、四、五、終氣次至,而分為六十日余八十七刻半。”又注:“風之分也,即春分前六十日有奇,自斗建丑正至卯之中,初之氣也?!贝悍智傲?,即“大寒”節(jié)。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所謂天地之正紀也。帝曰:夫子言春秋氣始于前,冬夏氣始于后,余已知之矣?!蓖醣ⅲ骸把远亩?,是天地氣主歲至其所在也。春秋二分,是間氣,初、二、四、五,四氣各分其政于主歲左右也,故曰至則氣同,分則氣異也,所言二至二分之氣配者,此所謂是天地氣之正紀也;以分、至,明六氣分位,則初氣、四氣,始于立春、立秋前各一十五日為紀法,三氣、六氣,始于立夏、立冬后各一十五日為紀法,由是四氣前后之紀,則三氣、六氣之中,正當二至日也。故曰,春秋氣始于前,冬夏氣始于后也。”立春前15 d即大寒節(jié)。
王冰為什么要提出大寒為氣之始呢?《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說:“求其至也,皆歸始春?!蓖醣⒃唬骸笆即海^立春之日也。春為四時之長,故候氣皆歸于立春前之日也?!庇肿ⅲ骸胺矚庵?,皆謂立春前十五日,乃候之初也。”“候其氣,則始于四氣定期;候其日,則隨于候日,故曰謹候其時,氣可與期也?!庇滞醣ⅲ核臅r謂歲也,“各從主治,謂一歲之日,各歸從五行之一氣,而為之主以王也”“時,謂立春之前當至時也。氣,謂當王之脈氣也。春前氣至,脈氣亦至,故曰時立氣布也”。可知王冰說的是“脈氣”,這個“脈氣”反映的是地道大寒節(jié)來復一陽之氣,但這個一陽來復之氣尚處于潛藏階段,屬于前文說的地道回歸日期,不可能是一年六氣之始,六氣始于大寒是后人的錯誤理解。
由經文可知,判斷五運的太過、不及、平氣的關鍵在于“始春”。清·陸儋辰《運氣辨》說:“‘始春’者,或指立春、或指立春前大寒、或指正月朔旦,未有定解?!薄秲冉洝穼Υ禾斓慕忉屩挥袃煞N,一是從立春到立夏為春天,如王冰注“始春”,謂春始于立春日。這是以太陽運動規(guī)律所劃分的節(jié)氣,使用的是太陽歷。二是以農歷正月2月3月為春天,稱為“春三月”,此始于正月朔日,這是以朔望月運動規(guī)律所劃分的月份,使用的是陰陽合歷。在傳世農歷的歷元年,這兩種春天的始點皆在立春日,即正月初一合于立春日,沒有大寒說。其后則在立春日前后所徘徊,過60年周期又重合于始點。這兩種春天時段的調諧,就是日月運動周期的調諧,也就是五運與六氣的調諧。據此才能真正解釋清楚“求其至也,皆歸始春”的意思,“皆”字概括春的兩種含義。就是說,五運與六氣都要以“始春”為基準日(在歷元年,主運與主氣“皆”始于立春),才能衡量太過、平氣、不及,即早至或遲至??芍笆即骸焙汀傲⒋骸辈皇且换厥?,這也在《內經》中有明確的闡述。
眾所周知,五運六氣是講常變的,知常才能達變。大寒、立春屬于太陽歷,太陽歷節(jié)氣是固定不變的,是常,而一年的五運六氣有太過、不及變化,“正月朔日”的不定變化正符合這一點。日、地關系的太陽歷只主一年寒熱溫度的變化,不主風雨氣候變化,只有日、月、地關系形成的朔望月所主風雨才是氣候物候變化的主角?!渡袝ず榉丁氛f:“月之從星,則以風雨”“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孔傳:“箕星好風,畢星好雨,亦民所好。”箕是東方青龍的木宿,畢是西方白虎的金宿。古人認為月亮在箕星就會大風,在畢星就會下雨??鬃釉小霸码x于畢,俾滂沱矣”之說。孫武子曾說“月于箕、壁、翼、軫,風起之日也。”
還要依據五大行星的定位才能定風雨。大寒是地道一陽來復時,一陽來復必然會在脈象上有反應,王冰稱此為“脈氣”。但此時的來復之陽尚處于潛藏階段,沒有出地面,不可能形成一年初之氣的開始,只有到了立春時才會陽氣微上出地面而陰氣微下。
古人聰慧,于是把立春常定為參照基準日,將變的正月朔日合于立春日的那天定為歷元年,將立春和正月朔日統(tǒng)一起來,就是說在歷元年,正月朔日合于立春日,而六氣的始點與五運的始點重合,在歷元年之外則正月朔日在立春有前后徘徊,因此說只有《內經》初之氣始于正月朔日說是正確的。所以《靈樞·歲露論》《靈樞·九宮八風》《開元占經》等古籍推測天災都是從正月朔日開始,沒有從大寒、立春開始的?!秱摗芬彩且躁庩柡蠚v“正月二月”為初之氣,即以正月朔日為六氣始點,不是以大寒、立春為始點。
徐振林[3]用立春日作為初氣之始,是以太陽歷二十四節(jié)氣定的,強調的是日地關系。日主寒溫以溫度為主,忽視了月地關系,月主風雨以濕度為主,《素問·八正神明論》說:“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wèi)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wèi)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薄鹅`樞·歲露論》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致,毛發(fā)堅,腠理郄,煙垢著。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其衛(wèi)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縱,腠理開,毛發(fā)殘,膲理薄,煙垢落。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睔夂蛭锖虻淖兓鞘苋?、月、地影響的,所以要用陰陽合歷最好,因此《內經》以陰陽合歷的年首正月朔日為初氣之始。
從氣候溫度說,太陽運行到南回歸線是天道最寒冷的冬至日,即黃道上的冬至,其陽氣內藏不出。然天地之氣相差“三十度有奇”,地道最寒冷的日子不在冬至日而在大寒日,也是地道陽氣內藏不出的時間,天寒地凍,冰封萬里。大寒是地道最寒時,在三九四九天,不可能是春季的開始。天道一陽生于冬至,地道一陽生于大寒,尚屬于潛藏期。春天必須是陽氣上升的時候,開始于立春時間。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薄秲冉洝愤€指出,農歷的正月在寅不在丑,丑月的兩個節(jié)氣是小寒、大寒,寅月的兩個節(jié)氣是立春、雨水(最早為驚蟄),所以本年的六氣開始之時絕對不在大寒。《靈樞·歲露論》說:“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宮”,天留宮起于立春,不在大寒。
支持大寒說者,最迷惑人心的是高春廷等“從氣象資料變異系數看六氣主氣時段劃分合理性”一文[4],該文通過對烏魯木齊、哈爾濱、長春、哈密、鄭州、上海、南平、喀什、南寧、???0個地區(qū)的大寒起始與立春起始氣象要素變異系數大小總體比較,得出初之氣始于大寒的結論,此文以科學統(tǒng)計手段來說明問題,表面看來很科學所以迷惑心最大,傷害也最深,其研究方法及研究結論卻非常值得商榷。因為五運六氣理論產生于中原地帶,而所取10個城市只有鄭州是中原的,東北哈爾濱、長春2個,西部烏魯木齊、喀什、哈密3個,長江以南就有上海、南平、南寧、海口4個,統(tǒng)計結論必然偏移,提前到大寒,如果在北方取4個城市,統(tǒng)計下來必然會退后到雨水。對數據獲取地域的代表性分布若欠縝密考慮,其數據偏移可想而知,則研究結論陷于數字游戲,只能欺騙不懂五運六氣的人或涉足不深的人,其研究方法有待改進不值得提倡。
[1] 田合祿.六氣開始時間[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4(6):4-6.
[2] 田合祿.五運六氣解讀人體生命[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7.
[3] 徐振林.內經五運六氣學——中醫(yī)時間氣象醫(yī)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0.
[4] 高春廷,柯資能,王行甫,等.從氣象資料變異系數看六氣主氣時段劃分合理性[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10):50-51.
R226
A
1006-3250(2017)11-1504-05
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