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
摘要:球類游戲是孩子非常喜歡的游戲,在球類游戲中,幼兒玩中學,玩中練,玩中鍛煉身體,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本文結合課題研究和教學實踐分析了幼兒園球類游戲指導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球類游戲;指導策略;教育技巧
《綱要》對幼兒的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蔽覉@把幼兒園球類游戲的開展作為課題進行了實踐研究,探索優(yōu)化球類游戲的指導策略。
一、 “不知怎么玩時”
情境:球寶寶又跑啦
文文看見哥哥姐姐拍球,小皮球跳舞似的在手下跳動,她來了拍球的興致,只見她把球寶寶往地上一扔,球咕嚕嚕滾跑了,文文趕緊跑過去把球撿回來,還想“拍”球,可是球偏偏很不聽話,又跑了……經過幾次失敗的嘗試,文文對拍球失去了興趣,干脆拿著球寶寶跑了起來。這邊平時動作協(xié)調能力較好的雨欣也想來嘗試一下,只見她兩只小腳并并攏,身體微微彎腰,球寶寶在她手里輕輕地被拍在了地上,她非常著急地去拍彈回來的球,可是球寶寶越拍越低,很快就滾掉了。雨欣看到球寶寶跑了,趕緊跑過去將球寶寶撿回來,想要再次嘗試,只是球寶寶還是不聽話,還沒拍幾下,就又跑掉了,雨欣一臉失望。
優(yōu)化建議:用示范引導幼兒邊思考邊學習
文文的拍球表現,可以看出孩子的拍球行為還處在最初級狀態(tài)。她所謂的“拍球”,只不過是將球扔在地上,球寶寶當然會滾跑。這部分的幼兒不明白“拍球”的動作要領,也就不知道怎樣才能一上一下地拍球。雨欣的拍球表現,較小班幼兒來說,還是不錯的。他們已經學會了拍球的基本動作,用手掌來拍球,姿勢也不錯,手眼協(xié)調能力已經初步成熟。但是這一類的幼兒一拍起球來,會用手掌把球往地面上按,球稍彈起又被拍下,從而導致我們的球寶寶越拍越低。不掌握拍球要領是這些孩子拍球不成功的原因,教師在組織幼兒拍球時一定要給予正確的講解和示范,讓剛剛接觸到球的孩子逐步學會拍球要領,在模仿中練習,在練習中思考,慢慢地他們就會拍球了。
二、 “缺乏信心時”
情境:老師,我沒有打中大灰狼
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去森林玩的情境,自己變身成“兔媽媽”,帶著我的“兔寶寶”們去森林里玩球,遇上大灰狼之后,寶寶們都用了在上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習的技能,用力將球向大灰狼投去,很多寶寶投得很準,但也有個別幼兒投了幾次都沒有中,當時,我只是注重游戲后的講評,并沒有好好關注那些沒有投中的幼兒,直到游戲結束,才從隊伍中傳出一個小小的聲音:老師,我沒有打中大灰狼,原來是朔朔。
優(yōu)化建議:用呵護鼓勵大膽實踐
朔朔是班里比較膽小的幼兒,很怕大灰狼,這次能跟著老師一起打大灰狼已經有進步了。年齡小的孩子動作發(fā)展不協(xié)調,活動中缺乏堅持性。當屢次挫敗后很容易喪失信心。所以我們可以把游戲結局設計得完美些,讓每位孩子都獲得成功體驗,讓他們在活動中保持愉悅的情緒,提高游戲的興趣,增強自信心。朔朔在本次游戲中一次也沒有擊中大灰狼,可能他會覺得灰心喪氣,更嚴重的,會導致對球類游戲失去興趣。所以,教師在游戲講評時,特別要關注那些失敗的孩子,看到他們的小小進步也要給予充分肯定,幫助他們重拾信心。
三、 “亂成一鍋粥時”
情境:章魚怪獸
戶外體育鍛煉,小朋友在自由活動時挑選了自己喜歡的球玩起來,咦,樂樂把自己打扮成章魚的模樣,腰間掛著六根布條小辮子,兩只手里也各拿一根,在操場上大喊:章魚怪獸來啦!把安靜游戲的女孩子嚇得滿操場跑,調皮的男孩子見狀,隨即趕來應戰(zhàn),四五個孩子他們的武器——皮球,直沖過來。眼看一場打怪獸的惡仗就要開戰(zhàn)!
優(yōu)化建議:巧用言語策略
盡管樂樂裝出一副怪獸模樣,但樣子還真是可愛,一轉身那飄舞的八條辮子像極了章魚的那八條腿。老師見狀,沒有發(fā)出不許打鬧的命令,更不去沒收他的小尾巴,而是朝著那像極八爪魚的孩子的方向喊去:章魚先生您好!章魚怪獸變成章魚先生,樂樂一改剛才兇煞的表情,禮貌回應:老師,您好!追逐打鬧的孩子嬉笑著散開了!緊張的氣氛頓時煙消云散,操場上出現了樂樂彬彬有禮的身影,瞧,他不小心碰著了小天天,連忙鞠躬致歉:對不起,我沒看見!他想參加投籃游戲,很有風度地發(fā)出請求:請問我可以參加你們的游戲嗎?
這位老師的成功之處在于她的教育技巧,能在偶發(fā)事件中巧妙地運用了教師言語策略,沒有批評、沒有訓斥,在友好的氛圍中解決問題。所謂潤物細無聲!
四、 “出現危險時”
情境:踢球事件
今天我?guī)Ш⒆觽兺妗短咔蜻M門》的游戲,孩子們在聽完老師的講解后開始練習踢球。浩南身高馬大,力氣可大啦,只見他助跑幾步一腳踢過去,球漂亮地劃出一條弧線,卻沒朝球門方向去,而重重地砸到了站在邊上的亮亮的鼻子上,一股鮮血直流下來,把老師和孩子們都嚇到了。
優(yōu)化建議:以游戲規(guī)則有效調控,注重習慣養(yǎng)成。
在球類游戲開展前,要和幼兒共同制定規(guī)則,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次踢球事件就是浩南沒有領會游戲規(guī)則——要朝球門方向踢,結果就出事了。相對于中大班孩子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大班年齡段的孩子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參與游戲的積極性高,但先比小班孩子他們的活動范圍更廣,活動量較大,同時爆發(fā)性較強。因此,我們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之前跟同伴討論、交流,在老師的指引下制定出可行的游戲規(guī)則,由孩子定出來的規(guī)則更容易約束自己去遵守,這樣做既體現了自主性,同時也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性。教師在球類游戲過程中還要加強督促力度,比如在球類游戲開展中提醒幼兒檢查自己的鞋帶是否系好,冬天在高強度的球類游戲前是否先脫去一件外套。在球類游戲中遵守規(guī)則,不做危險的動作,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避免在球類游戲中發(fā)生傷害事故。
開展球類游戲拓展了幼兒的發(fā)展空間,對天性好動的孩子來說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當球類游戲不僅能讓幼兒體驗到滿足需要的樂趣,也能激發(fā)與維持幼兒學習的動機,更能讓幼兒進行有效地學習時,教育的目標便達到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