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的構建
◎張琦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大學生心理健康備受關注,但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于注重心理疾病預防,對學生心理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所忽視,這無疑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效果。而積極心理學可以較好地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體系的有效形成,所以本文主要就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的構建作出了探討。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占有重要地位,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由于消極心理學的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為了轉變現狀,突出大學生健康教育特征,需要從積極心理學視角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的新思潮,馬丁·塞里格曼、謝爾頓與勞拉·金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是積極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們對積極心理學特征進行了定義,即積極心理學是一門對人品德與活力進行研究的科學。積極心理學強調人性優(yōu)點,研究人類美好高尚的品德,深挖人潛在的積極力量,推動社會與個人的共同進步,使人類過上更有意義、更幸福的生活。
從某種程度上說,積極心理學是研究人美好高尚品德與發(fā)展?jié)摿Φ目茖W,是研究有利于促進個體或機構改善與拓展的過程。塞里格曼是著名心理學家,他也曾表示:“心理學除了對病態(tài)、破壞進行研究,還對優(yōu)點、價值進行研究,在修復已經破損東西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東西。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較為廣泛,主要包括工作、娛樂、情感、教育與發(fā)展等,并非只是醫(yī)學的一部分?!?/p>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進行合理確定。傳統(tǒng)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過于注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避免因心理問題產生不良行為,并將之視作教育目標。這樣的教育目標無法顧及到所有學生,僅注意到了存在心理問題的極個別學生,積極心理學明確提出預防的目的在于避免問題的出現,所謂促進健康指的是引導個體利用自己的能力提高生活品質,無論是預防還是促進都是以保障個體心理健康為目的的,但相比較而言,促進健康更有利于促進個體發(fā)展。大學生是特殊群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注重預防的同時還要重視促進,只有這樣,才能挖掘學生潛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說在解決大學生現有心理問題與有效預防的前提下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利用積極引導,加深大學生對心理調整方法的掌握,感受不同的學習體驗,保持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不斷完善自己,促進自我實現。
積極理念下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原則。 教育原則對教育有著積極指導作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體系需要展現積極理念,從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出發(fā),注重學生的積極體驗,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熱情與力量。就教育理念來說,要將積極理念視作導向,加強積極心理品質塑造與培養(yǎng),這里所提及的積極心理品質主要涉及積極健康的認知品質與意志品質,及完善的性格等個性心理,大學生具備了這些心理品質,可以激發(fā)自身潛在能力,促進身心健康;就教育規(guī)律來說,應遵循他人幫助、互相幫助、自己幫助自己的規(guī)律,利用健康的課程進行引導,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就教育內容來說,要將積極心理視作內容,突出教育內容的全面發(fā)展方向,依據教育目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應涉及多方面內容,如發(fā)展性課程、干預性課程和預防性課程等,每個課程都有各自的重點,這種多元化的教育內容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體系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及渠道進行有效拓展。積極心理學強調每個人都具備積極心理潛在能力,及健康成長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人既扮演著心理調適者角色,又扮演著發(fā)展決定者角色,所以,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讓他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而自覺維護自我心理健康,推動自我發(fā)展。另外,在豐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同時還要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和校園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有效聯系,主動拓展教育途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全面滲透,如利用積極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挖掘學生心理潛在能力,使學生過上更加幸福、豐富的生活,積極心理學強調,自身具備的積極力量與美好品質才是預防心理問題的良好工具,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應涉及以下內容:第一,豐富學生積極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幸福感;第二,幫助學生塑造積極健康的人格;第三,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與能力,從而更好地推動學生健康發(fā)展。
創(chuàng)建高素質高技能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積極心理學可以解決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構建鋪墊基礎,但要想充分發(fā)揮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作用,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需要優(yōu)秀教師的支持,從某種程度上說,高素質高技能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為此,高等院校應定期安排現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參與培訓,豐富他們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同時引導他們多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想法與學習狀況,以便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另外,高等院校還應利用現有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以聘、導等形式創(chuàng)建將專業(yè)教師視作骨干、專業(yè)導致視作輔助、聘任專家視作技術支持的高素質高技能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總而言之,積極心理學強調對人性優(yōu)點與價值的研究,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所以從積極心理學視角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興學科,存在一定的問題,且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構建也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因此我們還需在實踐中不斷分析研究,以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作者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科研基金項目(立項號:2015YBKJ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