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英
(太原工業(yè)學院體育系,山西 太原 030008)
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必經(jīng)之路:良好生活方式*
吳海英
(太原工業(yè)學院體育系,山西 太原 030008)
針對近年高校學生體質不斷下降的問題,以大學生生活方式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追溯學生體質下降根源,對在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進行梳理與分析,探究體質健康和生活方式之間的聯(lián)系,提出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措施和建議。
不良生活方式;大學生;體質健康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統(tǒng)計,全世界60%的死亡主要歸因于不良行為與生活方式,WHO還提出,健康=60%生活方式+15%遺傳因素+10%社會因素+8%醫(yī)療因素+7%氣候因素。由此可見生活方式對健康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一個人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什么樣的生活方式?jīng)Q定什么樣的體質健康狀況。2017年我國高校畢業(yè)生已有近800萬人。大學生是中國復興夢實現(xiàn)的主力軍,其體質健康水平是關乎國家的未來,關乎民族的發(fā)展,而快速到來的社會轉型、激烈的學業(yè)競爭、巨大的就業(yè)和心理壓力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這個群體的體質健康狀況令人堪憂。在健康中國的大格布下,從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入手,了解影響其體質健康的原因及誘因,為促進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提供參考。
采用隨機抽樣法,對山西省高校的450名大四學生的生活方式進行調查,其中男生262人,女生188人。
1.2.1 問卷調查法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尋找影響大學生日常生活方式的因素及存在的相關問題。
1.2.2 訪談法
通過訪談相關教授、專家學者、體育教師、社會人士及大學生,了解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及與生活方式有關的誘因。
表1 山西省大學生體質健康調查
從表1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體質健康不容樂觀。體質不合格的達11.56%;體質合格的學生65.33%,其中一部分是僅達及格線;18.22%的學生體質狀況是良好的;在450名大學生樣本中只有22人體質狀況是優(yōu)秀。統(tǒng)計得知體質狀況良好的學生一般有一到兩個不良生活方式;體質狀況合格的學生不良生活方式有三到四個;而體質狀況不合格的學生所有的不良生活方式都有。
2.2.1 衣
表2 穿衣時令調查
從表 2中可以看出,在冬季不穿棉衣的大學生占到22.44%,冬季穿了棉衣但天氣稍微暖和之后立馬不穿棉衣的達到了 59.33%,這兩項的比例是非常突出的。也恰恰印證了流行語要風度不要溫度。大學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身體一方面要努力調節(jié)體內循環(huán),保持恒定體溫,另一方面要促進身體發(fā)育。無論季節(jié)怎樣變化,人體生理調節(jié)功能必須使體溫恒定,而體溫恒定一是靠機體本能的血管收縮和舒張維持正常體溫;一是靠增減衣物來維持。冷天不穿或者不及時增添衣服,就會破壞機體溫度平衡的調節(jié),使人體抵抗力下降,影響身體健康。
2.2.2 食
2.2.2.1 早餐不規(guī)律
表3 早餐情況調查
由表3我們可以知道:按時吃早餐的有32.22%的學生,23.78%的學生有時不按時吃早餐,28%的學生經(jīng)常不按時吃早餐,16%的學生不按時吃早餐或者不吃早餐。早餐是一天工作學習能量補充的開始,各高校食堂管理人員反映早餐人數(shù)不多且不集中,在上課前十到二十分鐘人數(shù)驟然增多,來去匆匆,邊走邊吃。訪談中15%的大學生因為熬夜,上課為了不遲到就不吃早餐;有的則等到課間休息時去補上一頓早中餐;有的則忍饑挨餓等到中餐大吃一頓。胃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tài),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容易導致胃炎、胃潰瘍;中午吃得太飽又很容易犯困,影響學習效率和身體健康。
2.2.2.2 吸煙、飲酒
表4 大學生吸煙飲酒調查
由表4可知:30%的大學生吸煙,57.33%的大學生飲酒,45%的男學生的煙齡、酒齡超過五年,一定比例的女學生有吸煙飲酒的習慣。長期吸煙會對身體各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據(jù)國外健康機構的報告,喝1-2杯酒就可以造成視力模糊,語言含糊,反映遲鈍,記憶力降低和失去平衡。對大學生來說,煙酒過度,不僅增加經(jīng)濟負擔,而且導致各類疾病,危害身體。
2.2.2.3 飲食不健康和無節(jié)制
表5 大學生飲食調查
從表5可以看出有 11.11%的大學生挑食,85.56%的大學生食用過垃圾食品,18.89%的大學生大吃大喝、暴飲暴食。偏食可造成人體營養(yǎng)失衡、體重不達標、影響智力發(fā)育、抵抗力差、容易生病還會出現(xiàn)極端性格。垃圾食品含有致癌物質、防腐劑等;破壞體內的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無序的飲食加重消化器官負擔,嚴重的會引發(fā)急性胃腸炎、胃出血。盛宴般的生活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水平。
2.2.3 住
2.2.3.1 宿舍衛(wèi)生
表6 大學生宿舍衛(wèi)生檢查統(tǒng)計
宿舍是大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從表 6可以看到42%的宿舍衛(wèi)生沒有合格、40%的宿舍勉強合格、只有18%的宿舍衛(wèi)生狀況良好。訪談中了解為了對付檢查才會收拾衛(wèi)生,之后恢復原狀:書桌上堆滿了課本、臟衣服、毛巾和口
杯;宿舍垃圾桶里堆滿了垃圾;床下堆滿臭鞋臭襪;衛(wèi)生間臟亂不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期生活身體難免不會遭受病菌侵襲。
2.2.3.2 睡眠時間
表7 學生睡眠時間調查
由表7可知:大學生的睡眠時間嚴重不足,長期透支生命。晚睡的原因: 71%的大學生“玩電子產(chǎn)品”,35.7%的大學生“舍友影響”,24%的大學生“學習”,“失眠”的占 30.65%。人體肝臟排毒、激素分泌等都有其節(jié)律,長期的反自然運行會造成器官功能紊亂、新陳代謝失調。經(jīng)常熬夜迫使心臟長期超負荷運作,對長期缺乏體育鍛煉的大學生而言,更容易發(fā)生意外。睡眠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生理狀態(tài),是人體的一種主動過程。
2.2.3.3 開夜車
表8 考前學生睡眠調查
由表8可知:每當考試前,只有36%的學生按時睡覺,學習到深夜的學生占總人數(shù)的42%,通宵達旦學習的學生達22%。從學習遺忘規(guī)律可知突擊短時間復習習得的知識不牢固,容易遺忘;從腦的活動規(guī)律可知早上6:00-7:00、晚上18:00-20:00是人的大腦最活躍的時間,思維能力和記憶力最好。不定期加班對學習效率而言是一種得不償失;對身體而言是一種很嚴重的破壞,即使熬夜后補睡,睡眠質量也會受很大影響。
2.2.4 行
表9 出行方式調查
從表9可知,排在前三位的出行方式依次是合租車、滴滴出行、出租車。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共享理念的深入,共享成為一種生活時尚,既節(jié)約成本,又快捷有效。但是作為學生群體,出行選擇費用較貴的合租車、滴滴、出租車無形中都會增加家庭的開支,同時合租車和滴滴出行的安全隱患也應警惕。既環(huán)保,又節(jié)約開支的公交出行和單車出行確少有學生選擇。單車比打車更省錢、比公交活動量大、比走路跑步快,在增加了運動量和熱量消耗的同時,還兼顧了代步的功能。在提倡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理念下,騎行不僅是一項運動,還是一項綠色的出行方式。
2.2.5 用
表10 大學生每天使用電子產(chǎn)品時間調查
從表10中可以看出22%的大學生使用電子產(chǎn)品不超過2小時,48%的學生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在2到4小時之內,有30%的學生使用電子產(chǎn)品超過4小時。訪談中45%的大學生把時間消耗在網(wǎng)購、游戲、追劇,嚴重依賴新媒體社交,忽視面對面的交流,造成人的社會功能、社會交往日益萎縮。長時間低頭容易壓迫椎動脈,誘發(fā)頸椎??;屏幕輻射損害血液正負極電荷的平衡。電子產(chǎn)品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悄悄地影響著身體健康。
表11 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調查統(tǒng)計
由表11可以知:有18%的人經(jīng)常鍛煉(每周3次以上),43.11%的人有時鍛煉(每周1-2次),23.11%的人偶爾鍛煉(每月1-3次),16%的人從不鍛煉。訪談中學業(yè)、就業(yè)負擔重和克服不了自身的惰性,是學生不能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為了更好地就業(yè),43%的學生會報各類培訓班、提高班,對身體的鍛煉和關照就放松了許多。16%的學生鍛煉了一段時間,自身體重沒有變化,就心灰意冷,放棄了鍛煉。高爾基曾說過“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體的人”。
3.2.1 生活方式的嬗變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這把雙刃劍讓人們享受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卻顛覆了人們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手工業(yè)機械化,膳食結構精細化,居住條件現(xiàn)代化、舒適化,交通、通訊工具便捷化,網(wǎng)絡服務全球化,基本的生活需求足不出戶就可以解決。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長的大學生越來越少,在應試教育連軸轉的學習中不斷的透支生命,身體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也是必然的。
3.2.2 教育功利化
近年來隨著社會和就業(yè)壓力的增加,為了迎合這些需求,大學生花精力、花時間、花金錢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原本植入給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理念就不牢固,加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學生也就無限顧及自己的身體了?,F(xiàn)行的大學體育課程對學生個性關注較少,也沒有充分挖掘學生體育興趣和特長,不少學生即便是去運動,也是一種被迫選擇,完全享受不到運動的快樂和精神。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現(xiàn)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義,這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
互聯(lián)網(wǎng)對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都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也使不少大學生成了“低頭族”、“宅一族”。青年大學生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體現(xiàn)。大學生健康的體魄是實現(xiàn)中國夢、強國夢的基礎;是與這個時代同心同向的強大動力;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力量。大學生應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興旺同命運、共呼吸、勇?lián)?,對互?lián)網(wǎng)保持理性的態(tài)度,增強民族意識,把健康的身體作為終身的使命認真完成,做時代青年。
不樂觀的就業(yè)前景以及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大學生被奴化為學習的工具,體育意識十分淡薄。1917年毛澤東主席就強調“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則無德智也”。強健的身體才能承載聰明的才智和健康的精神,沒有健康的身體,人的一切才能均無法施展。大學生正處在身體機能發(fā)育、運動素質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一切有悖于或有損于生長規(guī)律的做法都應摒棄,倡導科學運動,讓身體鍛煉成為一種需要,一種習慣??茖W運動須有“凡事皆宜有恒,運動亦然”之恒心,須有“欲圖體育之有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體育之自覺不可”的自覺、主動、積極的終身意識。
近年來,國家和政府頒布了很多法律法規(guī)督促學生走到陽光下,走向運動場,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還是執(zhí)行力度不夠,體育教學和體質健康指標執(zhí)行過程中太過“人性化”:一些學校因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就因噎廢食,淡化運動技術、運動負荷,減少對抗項目;一些學校幾乎沒有人因體育課不及格、體質健康不達標而影響升學或者畢業(yè)。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光靠提倡,沒有一點硬約束和畢業(yè)壓力,無法真正調動起所有學生的身體。因此,大學體育先從評價體系上進行規(guī)范,開展各類體育活動,讓大學生多接觸、多體驗,感受體育鍛煉和比賽的魅力,進而培養(yǎng)體育鍛煉的習慣。
世界多極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生活節(jié)奏化、工作職業(yè)化必然引起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2009年衛(wèi)生部公布中國居民具有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人口比例 6.93%。每一個大學生的背后都有一個龐大的家庭體系,在高校傳播健康理念,改變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并通過大學生這個特殊性群體來影響家庭成員,來實現(xiàn)全民健康理念。大學生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健康、追求健康的氛圍下,應掌握科學健身方法和手段,注重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讓健康的生活方式浸潤到日常生活中,讓健康的生活行為注入生活一輩子。
[1] 梁維君.當代大學生健康教育教程[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30.
[2] 駱風,王志超.當代大學生不良生活習慣的調查分析和改進對策——來自廣東高校的研究報告[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51-55.
[3] 章茹. 大學生體質健康與學校健康教育缺失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2)∶122-124.
[4] 付志華.促進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實證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99-101.
[5] 顧久,李躍.影響江蘇省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及干預對策[J].體育科技,2016(2)∶85-86.
[6] 付志華.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及其媒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8)∶44-48
[7] 王立男,趙文閣.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北華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2009(6)∶60-62.
Good Lifestyle:A Healthy Way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WU Haiying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08, Shanxi,China)
太原工業(yè)學院科學基金項目2016RY06。
吳海英(1980-),山西臨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