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霖
【摘要】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關注的重點,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在不斷創(chuàng)新著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更高質(zhì)量的課堂,小組合作模式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登上了教學的舞臺,本文就旨在探究小組合作模式對提高課堂效率的影響。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組合作模式;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145-02
小組合作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下極力推崇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能有效提高課堂的效率,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其它方面的能力,利于為社會培養(yǎng)出全面型的人才[9]。至于小組合作模式如何在課堂中開展是本文關注的重點,下面就從具體的幾個方面來加以闡述。
一、小組合作模式的基本內(nèi)涵
小組合作模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和學生參與下,通過運動的手段,利用適宜的條件,促進學生體育合作與競爭意識即能力雙重發(fā)展的一種教學形式。這種教學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導下而摸索出來的,有效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有效的把全體學生組織起來進行學習,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組合作模式分組的方法主要依據(jù)學生的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等進行組合和搭配,一般每個小組4——6個同學左右,同時,在某些課堂上,也可以根據(jù)學生自愿原則,讓學生們自由組合成學習的小組,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權。小組合作模式的具體實施方式主要包括了開放式、半開放式、集中式這三種,目前一般使用較多的是半開放式這種小組合作的模式,教師在其中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保證課堂秩序的順利進行。在小組合作模式中,每個學生作為小組中的成員在其中不僅會努力完成個人的任務,還會以小組的集體成績?yōu)閯恿εc中心,與其他小組成員共同協(xié)作,從而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小組合作模式的主要優(yōu)點如下:(1)活躍課堂的氛圍;(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增強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5)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6)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6];(7)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助精神與能力;(8)提高教學效率;(9)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師生間的感情。
二、小組合作模式在提高課堂效率中的具體應用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
在小組合作模式的具體開展過程中,第一步就是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因為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說教式”的教學模式不一樣,需要在一種較為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當中開展,以此為基準,一步步把學生帶入課堂的高潮。例如:某實驗中學初一的學生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章節(jié)的語文課文的時候,教師決定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在課堂的前5分鐘,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在PPT上展示了幾組三味書屋的存圖,并配備了優(yōu)美輕松的音樂[8]。此外,教師還給5分鐘時間讓學生們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對于作家魯迅有什么樣的了解,并說一件自己童年最值得回憶的事情。這課前的10分鐘就是給同學們熱身的,主要目的就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氛圍,后面教師就根據(jù)班上學生的實際進行合作學習的小組的劃分,在之前音樂圖片、自由發(fā)言、童年回憶的導入等的引導之下,學生已經(jīng)開放了心態(tài),不再拘束,燃起了本課文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在后面的分組學習過程中,教師也要盡可能的保持課堂氛圍的輕松愉悅,避免是學生們都陷入一種沉悶的氛圍中,勿過分打壓學生討論學習的細致,當發(fā)現(xiàn)課堂的學習氛圍凝重時,教師應當暫停教學,采取其它的模式來轉(zhuǎn)移學生的注意力,適當談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問題,然后巧妙的轉(zhuǎn)入課堂的學習中來,最大限度的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良好氛圍[7]。
2.準備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
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這一點是在當前的具體教學過程中極易被老師忽略的一個問題,雖然新課程改革鼓勵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實施,但并不代表著在任何時候、任何課堂等都使用這種教學模式,而是需要對教材內(nèi)容、學生的狀態(tài)、課堂的學習氛圍等進行實地的評估之后,在最為恰當?shù)臅r機,選用小組合作這種教學模式,盡可能的把其中的優(yōu)勢都發(fā)揮出來[2]。例如:某初二的學生在下半年學習《岳陽樓記》這篇文言文的時候,對于其中有些字句或思想的把握還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篇文言文,教師在黑板上給出了這么一道思考題——“這篇文言文主要的寫作手法有哪些?同時,我們應當如何來理解作者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進步政治主張”,一個初二的學生單獨思考這道題目來說存在這較大的難度,有些文言文基礎差或理解感悟能力低的學生來說更是無從下手。教師給出這道題目之后,發(fā)現(xiàn)班上的大部分同學都在冥思苦想,課堂氛圍一度陷入沉悶的局面,進度緩慢。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就按學生們的作為方式,前后左右4個人為一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答題,給每個小組15分鐘的討論答題時間,15分鐘之后,教師請每個小組派代表給出本組討論后此道題目的答案,思考問題的切入點,最后由教師公布正確答案,經(jīng)過小組合作討論之后,教師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小組都能較為準備的把握主旨句的表達思想和本篇文言文所運用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主要寫法,雖然答案的方式可能多樣,但是學生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能夠很好的把握這篇文言文的主旨了。由此看來,這樣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就比之前單個思考難題的效率高得多,這也在于教師靈活把握了合作學習的時機,在學生最需要討論、協(xié)助的時候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了這一模式,利用多個學生的力量來克服難題,相互之間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協(xié)同進步。
3.優(yōu)化小組合作開展的模式
從傳統(tǒng)的單純的“說教式”的教學模式到現(xiàn)在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是一種飛越,但同時但就小組合作模式的開展而言,其也在不斷的改進當中,通過不斷優(yōu)化來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打造出更為優(yōu)質(zhì)的課堂[10]。例如:某班初三的45名同學在學習《熱愛生命》這篇課文的時候,其班上的語文老師考慮到初三的學生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礎,之前在語文課堂上也開展了不少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所以教師決定把本次關于“春”的相關課文知識的探究徹底教給學生自己,教師不在對班上的同學進行劃分,而是進行角色互換,讓同學來當老師,自己當學生,班上的45名同學自己規(guī)劃分組、預習課文、安排每個小組負責的本篇課文教學中哪一部分內(nèi)容[4],當某個小組的同學在講臺上講述自己所負責部分的知識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和其它小組的同學則在下面認真聽講,并隨機的提出疑問[1]。如此一來,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就上升了一個新的層次,在考察學生基本課文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檢驗了學生分工協(xié)作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我探究設計教案的能力,會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去查找與本節(jié)知識相關的資料,自我學習能力更強,也側(cè)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此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更加是學生認識到了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探究學習的興趣會更加濃厚,此外,這在語文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著重培養(yǎng)了學生其它方面的能力,使得一堂語文課堂發(fā)揮了它更大的效率與效應[3]。endprint
4.及時評價小組合作課堂的效果
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模式的課堂效果評價是這種模式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就像“學而不思則罔”這句諺語中蘊藏著的道理,學生在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教師一定要及時帶領學生一起對本堂課的合作學習開展的效果進行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不足,查找原因,并共同商討出改進的措施。評價的模式由傳統(tǒng)的單向評價轉(zhuǎn)變?yōu)閹熒g的雙向評價模式,及學生也參與到評價的主體中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下面就以本文舉的《岳陽樓記》、《熱愛生命》這兩個例子為基礎,來進行關于此兩個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評價方面的探究。在《岳陽樓記》這個例子中,在完成了教師布置的文言文思考題的解答之后,教師自己對比了小組合作學習前后學生的表現(xiàn)、課堂的氛圍,并詢問學生們自我解答和后面的小組合作討論解答哪個更好,教師認真聆聽學生的意見,盡可能的照顧到班上絕大部分學生的感受與看法,以便于下一次教學活動的開展;在《熱愛生命》這篇課文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的例子當中,對于每一個小組講解的本篇課文的一部分,都需要由教師和班上的其他小組的同學共同對詞組同學的備課內(nèi)容、教材設計、語言表達、題目分析、知識點把握等方面進行評價,由于學生是初次采取這種優(yōu)化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所以對學生評價的標準應當降低,并且注意評價的過程中要注意語氣和用詞,是指出不足為主,不可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以表揚可肯定為主,批評指正為輔[5]。在每一輪課堂教學評價當中,對于學生給出的意見,教師都要認真思考,并在課后進行反思與教學總結,以期設計出更為優(yōu)秀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案,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三、結束語
總之,小組合作這種新的合作學習模式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得到好評,受到學生和教師的廣泛歡迎,對于開展此種教學活動的要點,主要從本文論述的課堂氛圍、開展時機、優(yōu)化模式和有效評價來實現(xiàn)。此外,小組合作模式教學開展中的許多細節(jié)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加以關注,以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海安.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12).
[2]袁秀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山東師范大學.2015(13).
[3]楊靜.基于小組合作探究模式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2014.
[4]葉穎青.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有效的組織與調(diào)控[J].教育導刊.2010(4):78—80.
[5]楊虎軍.走出課堂小組合作困境,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6(94):35—35.
[6]劉學雷.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河南教育旬刊.2012(3):31—31.
[7]李國柱.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2(12):46—46.
[8]徐塑雅.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中提高學生課內(nèi)小組合作效率之策略[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6(1):21—21.
[9]岳向明.在合作的課堂中提升效率——例談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8).
[10]劉小燕.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南京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