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開課作為一種教研形式,應具有原生態(tài)、研究性和鮮明個性的特點,而觀摩公開課的終極意義,在于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改造常態(tài)課堂,在不完美中尋找精彩,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供堅實的臺階。
【關鍵詞】公開課;反思
【中圖分類號】G71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58-01
現(xiàn)在的學校都非常注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每學期都會安排很多的公開課,而結果卻是上課和聽課的老師都怨聲載道。為什么一件對教師來說很有益的事情,卻得不到大家的理解與支持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來談談我的思考。
一、公開課的概念及意義
公開課是一種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開的課程講授形式,是目前最常見、最基本的教研活動,應具有原生態(tài)、研究性和鮮明個性的特點。
公開課讓同事、同行、領導進入課堂聽課,是老師們展示教學水平、交流教學經(jīng)驗、共同提高的好機會。以一種理性的心態(tài)研究公開課,對中職專業(yè)課程的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我校公開課現(xiàn)狀
我們學校的教學團隊很會磨課,凡出去參加比賽的沒有不拿獎回來的,榮譽的背后則是老師們付出的艱苦努力及背負的巨大壓力。而校內(nèi)的公開課也熱鬧非凡,一次次試講,教學部老師一次次地試聽,集體評課修改,最后推向全校的課大都比較完美,比較華麗,表演性很強,模式雷同。這樣的課,對年輕教師來說確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這樣的課過分注重了“教學藝術”,學習借鑒的意義不大,對專業(yè)的建設意義也不大。比如模具制造專業(yè)的《模具結構》課,上課老師不僅將模具搬進了教室,還把竹桿、黃瓜甚至餃子都帶進了教室。一堂課上下來,很熱鬧,在評課中也獲得了高分。但實事求是地說,這樣的課,在專業(yè)課的課堂上是難以復制和借鑒的,教師沒有精力去每節(jié)課都這么準備。
公開課應該是教師授課水平的真實展示。一堂課如果背離了公開課原生態(tài)、研討性的目的,只展示好的方面而把問題掩藏起來,讓上課者和聽課者研討起來索然無味,毫無收獲。這樣的課上多了,聽多了,難免出現(xiàn)審視疲勞,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公開課上課者累聽課者也累的現(xiàn)象了。其實,公開課是上課教師和聽課教師雙方借助公開課這種平臺進行的共同學習活動,過分追求公開課的完美與作秀,導致身心疲憊,應該是大部分教師不愿上公開課的主要原因。
三、公開課的自身感悟
我很欣賞張祖慶教授在《老師你敢上“裸課”嗎?》一文中的觀點:“公開課,要向律師開庭學習——不預演、不雕琢,真實地呈現(xiàn)過程。這樣的課堂,精彩值得借鑒,問題值得反思。這樣的課堂,才接近真實,因為一線教師的常態(tài)課堂,哪來那么多時間準備?因此,我認為,這種不經(jīng)過反復試教的課,才真正值得深入研討。這樣的課,雖不完美,但是有研討價值。”
反思自己近十年間上的五堂公開課,有完美,有遺憾,但更多的是思考與提高。
2008年上《投影法》,教會學生利用廢紙盒和書本做教具學習;2009年上《第三角畫法簡介》,率先開展分組教學;2010年上《直線的投影》,雖未預演,但對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了很好的預測,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三堂課,雖然在接近完美中不乏作秀的成分,但也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2014年上《圓弧連接》,首次使用了“微課”,反響不錯。因未預演,結果出現(xiàn)了學生因過分緊張而完全無法正常發(fā)揮的情況,留下些許遺憾;2016年上《識讀軸零件圖》,當我看到教室里坐得滿滿的聽課老師里有很多都是外行的時候,突然就冒出了“讓不懂的人都聽懂了就是一堂好課”的課堂評價。而這一念之想,讓我將學習的主體從學生轉移到了聽課老師,這堂我精心設計完完全全的“裸課”再次遺憾收官。這兩堂課雖不完美,但卻更有研討的價值,從不完美中追求完美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從事教學工作二十多年,除了自己上公開課,也聽了不少的課,其中兩堂課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隨堂聽的我校劉艷波老師上的《計算機基礎》――五筆字。一張字根表,一支粉筆,由點及面,層層遞進,講中有練,練中有記,將一堂課上得如行云流水,輕松愉快。她的課不喧囂,但卻讓學生們都參與到其中,在輕松的氣氛中掌握了知識。
第二堂課是聽外校羅老師上的《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晶體,這類專業(yè)理論課非常抽象不好上,羅老師在講到單晶體和多晶體概念的時候,沒有去講深奧的理論,而是從口袋里拿出了兩袋從商店買的規(guī)則的單晶冰糖和不規(guī)則的大冰糖,非常地直觀,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兩個抽象的概念。他這種將抽象概念形象化,化繁為簡的教學手段讓我受益匪淺。
所以說聽課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既能讓我們學到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借鑒到優(yōu)秀的教學模式,也能讓我們對照反思,不斷改進。
公開課是教師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自我磨練和學習借鑒都是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只有不斷的學習和反思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拋棄種種虛假因素,在課前進行適當?shù)?、認真的設計與打磨的原生態(tài)公開課必須上!
四、對中職公開課的幾點建議
結合中職的特點,為上好公開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端正心態(tài),重新定位和評價公開課,注重課堂生成,因材施教。
2.提高個人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用扎實的專業(yè)功底和淵博的知識自由地駕馭課堂。
3.學無定式,教無定法。課堂教學要突出專業(yè)特點,不盲目跟風。做到傳統(tǒng)模式和信息化教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4.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教授學習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5.不追求完美則上不出精彩。不追求熱鬧的教學藝術并不代表就可以不認真?zhèn)湔n,不試講不演練的“裸課”需要老師付出得更多,準備得更充分。只有經(jīng)過精心雕琢的不完美才會讓你更完美,才可能上出一堂有研究價值的原生態(tài)公開課。
公開課對日常教學起著示范和引領作用,能客觀反映出師生真實水平和教學實際情況,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獲。它的研究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在不斷的探索學習中上出真正有研究價值的好課,在不完美中凸顯精彩,這,就是公開課的魅力所在,我愿意為之繼續(xù)努力!
參考文獻
[1]張祖慶:老師,你敢上“裸課”嗎?[J].(《小學語文教師》2016年第二期).
作者簡介:劉立,女,1968年生,現(xiàn)為湖南常德財校智能制造部專業(yè)課教師,高級講師,主要從事《機械制圖》和《CAD》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