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花
【關鍵詞】 幼兒教學;體育游戲;策略;材料
【中圖分類號】 G61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8—0077—01
一、選擇生動有趣的游戲內容,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陳鶴琴提出:“游戲是幼兒的生命?!睂τ谝跃唧w形象思維為主的3-6歲幼兒來說,故事性強、情節(jié)有趣的游戲更能激發(fā)其活動的興趣。例如,在體育活動“練習跳——小青蛙捉害蟲”中,教師從快樂體育教育的角度出發(fā),通過提供不同的活動器材引導幼兒練習“跳”的動作。設計的“小青蛙”的角色貫穿了整個活動,在角色標志設計上利用了籃子、皮筋制作了形象生動的青蛙形象,幼兒一背上就有了很明顯的角色意識。學習新動作是以小青蛙練本領的游戲形式來完成的,最后以小青蛙捉害蟲的豐富情節(jié)將新動作和舊動作都進行了練習。整個活動以有趣生動的角色和情節(jié)吸引幼兒主動參與鍛煉,把以往“枯燥的動作練習”變成了“生動有趣的角色模仿”。通過一系列游戲情景的創(chuàng)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欲望,從而很好地完成了動作的學習,在快樂中達到了動作的發(fā)展。
二、投放豐富多樣的材料
1. 投放數(shù)量足夠的運動材料。在體育活動“練習爬——小烏龜撿果子”中,教師除了利用現(xiàn)有運動材料引導幼兒復習手膝著地爬、匍匐爬之外,還用生活中的材料——廢舊輪胎、梯子,引導幼兒通過自己探索、嘗試,進行立體面上各種爬的練習。包括手腳著地往前爬、手腳著地往后爬、手膝著地爬等。在第一輪活動中,由于提供的輪胎和梯子數(shù)量材料不夠多,幼兒動作練習的密度、強度都受到影響;在第二輪活動中,教師及時增加了輪胎和梯子的數(shù)量,幼兒動作練習的密度、強度都得到明顯的提高;在第三輪活動中,教師增加了果園水果的數(shù)量,滿足了幼兒對材料的需求,從而保證了幼兒爬的練習。充足的體育活動材料,為開展幼兒基本動作訓練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的活動興趣,促進了幼兒動作的發(fā)展。
2. 投放難易程度不同的運動材料。體育活動“練習爬——小烏龜撿果子”基本動作目標是讓幼兒練習在立體面上爬,學習爬時四肢的正確用力方法。在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供幼兒選擇、練習。可以小烏龜要過河為題,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根據(jù)輪胎重疊的高度、樓梯的擺放,搭出難易不同的橋,并讓幼兒自由選擇進行練習。在活動中,他們都很積極主動,按自己的進程學習動作,從而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動作學習。在高低、長短不同的橋上爬的練習,從體能水平和心理素質上對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幼兒挑戰(zhàn)自我,最終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采用有效的指導策略
1. 正確掌握動作要領,并加以鞏固練習。幼兒愛模仿,通過模仿比較容易掌握正確的基本動作,但還要不斷地練習才能達到基本動作的要求。在體育活動“拍球”中,教師首先示范拍球的正確動作,講解動作要領。在教師示范講解的基礎上,讓全體幼兒都來試一試。通過嘗試、比較、模仿,幼兒對動作要領印象深刻。幼兒掌握每一個動作,總是從不會到會,由生疏到熟練,必須經(jīng)過多次反復才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條件反射,從而正確掌握體育動作要領。
2. 在“一物多玩”、“一動多變”中發(fā)展動作。3-6歲幼兒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在組織體育活動中,可以通過鼓勵幼兒“一物多玩”“一動多變”來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調動幼兒動作學習的積極性。在組織和安排幼兒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自主地進行探索和思考。為了避免單一的機械模仿,應讓幼兒在比較輕松的情景中自己去觀察和思考。還應啟發(fā)、鼓勵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各種玩法。“一動多變”指一種動作變化多種方式,在體育活動“練習爬——小烏龜撿果子”活動中教師在確定以爬練習為主要活動目標以后,可讓幼兒自己決定以怎樣的方式進行爬,并積極鼓勵幼兒進行大膽想象與創(chuàng)造、嘗試與探索,贊賞每個幼兒的獨特發(fā)明。
3. 注重個別指導,促進整體發(fā)展。由于每個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各不相同,他們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組織體育游戲時要注重個別指導,根據(jù)幼兒的情況區(qū)別對待,可以調整游戲規(guī)則、調整游戲輔助材料、組合創(chuàng)編新游戲,促進幼兒發(fā)展。無論是什么體育游戲,教師都要時刻關注幼兒,了解全體幼兒的活動情況,促進幼兒的整體發(fā)展。
編輯:王金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