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東文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標課改以及相關教育行業(yè)的不斷改革和深入發(fā)展,使得初中的生物教學面臨著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轉向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巨大轉變和調整過程中。在進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過程當中,主要的目的是將原本的生物知識與現(xiàn)實相互聯(lián)系,增強知識的實用性和可塑性,從而提出生物生活化的教學有效途徑,探討教學過程中的恰當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學會觸類旁通、靈活運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
生物是一門這是蘊含十分豐富的自然學科,許多生物知識都是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當中的例子以及人們日益關注人類的社會生活話題和自然現(xiàn)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把握生物與生活的共性,學會將生物知識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xiàn),從而增強生物的親切感,學會將生物知識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增強自我學習興趣以及掌握知識的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一、初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課前導入過于生硬
在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在課前導入生物知識的過程中選擇十分僵硬的方式。加上生物知識本身就是一門蘊含豐富自然知識,是一門內容十分復雜的學科,學生學習的難度較大。再加上教師枯燥乏味的教學手段,則會惡性循環(huán)。讓學生在一種不利于學習的狀態(tài)下進行知識的獲取,影響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積極性。
2.教學內容較為單一
另外,教學的內容往往太過單一,教師一味的將課文當中的生物知識進行傳輸,使學生對這種單一的教學內容產生厭惡感,很容易在課堂上走神,不愿意聽取老師的課業(yè)內容,而且課后也很難堅持自學,達到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效果。想要擺脫這種現(xiàn)象,教師必須學會在課文和教材的基礎上延伸知識的長度和挖掘知識的深度,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導入生物知識,才能使得生物的課堂更加的富有生趣和開放性。
3.教學形式落后
另外,教師的教學形式太過單一和落后,也是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原因之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往往沿襲老的一套教學方法,而不會與時俱進,從而阻礙了學生多元性的思考問題和挖掘問題的潛在含義的過程,這對其今后的生物學習和良好習慣培養(yǎng)十分不利。
4.課后作業(yè)方式死板
課后作業(yè)是鞏固生物知識的一種良好方式,課堂上的知識通過課后的作業(yè)靈活運用,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課堂當中知識掌握的不足,并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而在現(xiàn)實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布置作業(yè)過于死板。而且容易出現(xiàn)學生之間相互抄襲的現(xiàn)象,從而沒有達到課后作業(yè)布置的目的。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原則
初中生物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立足課本并聯(lián)系生活,將知識與生活相互融合,從而使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發(fā)現(xiàn)生活當中的生物例子。學生只有掌握了足夠的生物知識,學會用生物的思維方式去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當中的生物現(xiàn)象和生物例子,才能夠知道生物的魅力,得到生物的學習樂趣。并產生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過程,相互促進、逐步提升自己的生物學習水平。
三、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實現(xiàn)途徑分析
1.巧用社會熱點,引出新課內容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巧用社會的熱點新聞,將熱點新聞引入到課堂生物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從而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師在講述“空氣質量與健康”這章節(jié)的內容時,可以問大家最近的霧霾問題,學生由于對霧霾問題具有強烈的共鳴,從而提高了自己的注意力,教師再引入生物的課堂空氣的質量與健康,就能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得學生迅速參與其中[1]。
2.教學內容生活化
另外,還需要做到將生物的知識轉化為生活的具體現(xiàn)象,引入生活化的生物例子,能夠在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下講述并鞏固生物知識。比如教師在講述水分進入植物有哪些途徑的過程當中,可以提問學生家中的冰箱里蔬菜如果放久了之后會呈現(xiàn)什么樣的狀態(tài)?從而引入課堂的知識,這是增強生物知識生活化的良好方式,能夠幫助教學教師提升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
3.教學方式生活化
教學的方式應當維持多種多樣的原則,而不應當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板書的教學方式。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設疑法的方式在引入只生物知識之前,首先提出疑問。另外,還可以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與學生進行探討,詢問學生在青春期的過程當中,身體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然后再進行相關激素知識的探討,使得課堂的知識更加的富有趣味性,并且便于記憶。
4.課后作業(yè)生活化
另外,課后作業(yè)生活化也是增強生物生活化教學效率的一種良好方式,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學習和鞏固知識的過程中親自動手,學會仔細的觀察,來探尋知識的奧妙。比如生物老師可以讓學生在愛護植被、綠化祖國這個部分的知識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參與植樹活動,并觀察和記錄樹木的成長過程,從而讓學生對知識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2]。
綜上所述,生物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的效率,通過良好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的生物學習和提升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耀芳.初中生物生活化作業(yè)的研究與實踐[D]蘇州大學,2014(12):14-17.
[2]楊世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5(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