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
摘要:任務型教學法是近年來在國外越來越有影響力的一種外語教學方法,它在我們國內英語教育領域也引起廣泛的重視,并被許多教育學者研究、應用。
關鍵詞:任務教學法;小學英語;運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26-01
1.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原則
在任務型課堂教學中,所說的"任務"一般可分為以下四類:①指令類任務:老師或學生通過發(fā)出一定的指令讓學生以最快、最正確的方式完成的一類任務;②猜猜類任務:讓學生在猜一猜的過程中達到語言訓練目的的一類任務;③調查類任務:讓學生調查某些事物或現(xiàn)象鞏固所學語言的一類任務;④鞏固類任務:具有探索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的一類任務。指令類任務和猜猜類任務一般可用于復習、新課呈現(xiàn)的環(huán)節(jié)中運用,而調查類任務和鞏固類任務一般是在鞏固新知或拓展新知,也可以延伸到課外運用。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知識結構以及英語學科特點,小學英語教師在運用任務教學法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下原則:一、真實性,即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任務,并利用生動的語言、情境引導學生真正融入到任務中來;二、綜合性,即教師在任務設計中要對學生聽、說、讀、寫這四類英語技能的運用能力進行綜合考量;三、趣味性,即教師應該利用表演、游戲、競賽等充滿樂趣的形式提高學生參與任務的熱情;四、漸進性,即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該注意問題的難以程度,以保證學生在階梯型的問題解答中,逐步提高;五、挑戰(zhàn)性,即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能力,設計具有一定挑戰(zhàn)難度的任務,以激發(fā)學生的動力。
2.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中的步驟
2.1 任務呈現(xiàn)。首先教師利用"Warming up"環(huán)節(jié),引起學生對新課的注意力,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利用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圖片、小視頻、歌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進入新課前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也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營造一種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然后教師就應該進入到新課導入與任務呈現(xiàn)過程,在任務導入中,教師應該詳細地向學生介紹任務的設計目標、步驟以及相關的注意問題,并對學生在理解任務時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最后,教師將任務中可能出現(xiàn)的英語知識對學生進行簡單地呈現(xiàn),并鼓勵學生根據(jù)所學以及生活經(jīng)驗,對任務進行自主探究。
2.2 任務準備。任務的準備過程就是學生進行英語語知識儲備和語言運用能力訓練的過程,在這一階段,學生利用自主探究以及教師的幫助,對任務中呈現(xiàn)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從而在由易到難的任務鏈中不斷積累英語素材,以為下一步的學習和鞏固打好基礎,例如在關于顏色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以下教學任務,讓學生進行探究,其中有"Guess",即教師將所學的顏色相關物體的卡片摞在一起,一名學生從中抽出卡片,并用英語描述其特點,另外一個同學則猜其顏色;"Listen",即教師播放顏色相關的對話,并讓學生根據(jù)聽到的顏色,進行連線,以鍛煉其聽力能力;"Answer"即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出問題,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回答"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等問題;"Dialogue",即以同桌為單位,讓學生自行編寫關于顏色的對話,以培養(yǎng)其口語表達能力;"Disscuss",即學生根據(jù)"Dialogue"的內容進行討論、評價,以培養(yǎng)其反思意識。
2.3 任務完成。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應該對其完成情況進行教學檢測,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任務的活動內容、學生在探究中的態(tài)度、語言運用能力的結果以及任務探究所用的時間等幾個角度進行評析,例如在《What color is this?》的英語教學設計中,教師利用"Post-Tasks"環(huán)節(jié),首先對學生關于顏色的英文單詞的掌握情況、課文中重點的句型以及其語言運用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測,然后根據(jù)每一個小組以及個體在任務探究中的表現(xiàn)進行了全面的評價,最后讓學生根據(jù)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與教學反饋,而在反饋中,學生不僅深化了對任務教學的理解,也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
2.4 任務延伸。課外延伸是學生進行知識鞏固和語言運用的重要手段,小學英語教師在結束任務教學的主要步驟之后,還應該重視對"Homework"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以保證學生在適當?shù)挠⒄Z知識訓練中,鞏固任務內容,例如在《What color is this?》的任務拓展設計中,教師一改傳統(tǒng)教學中單詞、句子默寫的情況,而是利用生活化的任務讓學生完成知識的利用:一、在家中、學校選擇一個地點,并寫出這一地點內墻壁、地板、玩具等事物的顏色;二、讓學生做一個家庭小調查,即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庭成員最喜歡的顏色以及原因進行調查,并形成書面內容,而這樣簡單又有趣的課后作業(yè)既可以緩解學生學習壓力,也可以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的熱情。
3.結論
任務教學法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許多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以使得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而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實踐、合作與探究不僅學習了英語知識,也提高了語言運用的能力,因此,小學語英語教師應該根據(jù)任務教學步驟變革課堂教學,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洪琴.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之初探[J].華夏教師,2015,S2:43.
[2] 范艷玲.淺議任務型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7:235.
[3] 張麗英.淺談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主要步驟[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2: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