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溪若
摘要:長鏡頭在影視作品中的運用無疑為電影帶來了更多的亮點,它不僅能夠準確的還原原始場景,而且能夠表達出影視作品內的各種物體和現(xiàn)象的變換,讓作品的內容架構更加飽滿和形象。本文以長鏡頭理論為出發(fā)點分析長鏡頭運用的特點,通過實例來分析長鏡在影視作品中的運用效果與同道們分享。
關鍵詞:長鏡頭 影視作品 運用 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J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20-0145-03
長鏡頭就是利用一個攝像機對表演者與場景進行拍攝,再加上攝像機的移動,最終產生了特寫、近景、遠景等景別,構成了一個協(xié)調的鏡頭段落,鏡頭段落的長度取決于作品想要表達事物的時間長短,最終展示了作者想要表達的事物。通過研究影視作品的發(fā)展過程會發(fā)現(xiàn),最初影視作品使用的拍攝手法就是長鏡頭,不過那時候使用長鏡頭拍攝時并不知道長鏡頭所具有的優(yōu)點,只是下意識的進行使用。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攝影理論的完善,如今的影視作品中隨處可見長鏡頭的運用。但是,如何把握長鏡頭運用的藝術規(guī)律呢?筆者認為可通過熟悉以下信息,掌握相關長鏡頭運用技巧。
一、長鏡頭在影視運用的特點
(一)紀實性
長鏡頭的關鍵以及它最內在的本質是它的紀錄片性。紀錄片作為影視作品中的一種藝術類型,使用長鏡頭的拍攝手法可以充分的表現(xiàn)出紀錄片的核心本質,也就是展示真實的場景和事物。所以長鏡頭的使用能夠讓影視作品更加具有整體性,保留了電影中的段落和時間的完整和統(tǒng)一,能夠準確、真實的展現(xiàn)作品場景,提高了作品的真實性,讓作品更加容易讓觀眾接受作品表達的思想,引起觀眾的共鳴,并且還能夠營造不同的氛圍,展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一些經典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中能夠體現(xiàn)出長鏡頭獨有的說服力和藝術感染力。比如在《遠在北京的家》這個影視作品中,拍攝人員利用運動鏡頭來進行拍攝,通過嫻熟的讓鏡頭使用不同焦距進行拍攝,讓觀眾能夠很容易的了解到導演想要展示的內容,而且還細致的刻畫了影片人物的形象。在拍攝人員拍攝到影片人物進入一個復雜的場景,因為場景內的群眾演員較多,拍攝人員手持攝像機進行拍攝,以防止在鏡頭中丟失演員。在這時通過不斷變換焦距的拍攝手法,不斷使用推鏡頭、拉鏡頭等運用鏡頭的方法來對演員進行拍攝,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復雜的場景結構,還可以對演員進行特寫、近景等景別的拍攝,降低了場景中其他事物的干擾。在鏡頭的中心位置上展示主要演員的表演,更加形象直觀的表現(xiàn)了影片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要表達的情感。
(二)創(chuàng)造完整的時空
長鏡頭有統(tǒng)一的、完整的時空運動的的優(yōu)點,它永遠能夠挖掘出美的價值,體現(xiàn)出現(xiàn)實生活。在對影片進行觀賞的時候,使用長鏡頭進行拍攝的鏡頭段落更加能夠讓觀賞者體會到景物和時間的統(tǒng)一,提高影片的感染力,讓觀賞者更容易進入影片渲染的氛圍中,從而把自己代入進影片的世界中。
(三)形成豐富的表意性
在《狄仁杰斷案傳奇》一片中,就使用過長鏡頭的方式進行拍攝。在演繹女主角進行復仇的重要戲碼時,通過長鏡頭的使用來體現(xiàn)女主角的主觀視覺。拍攝人員首先在女主角進入庭院開始拍攝,然后進入仇人房間,最終在女主角復仇成功后停止拍攝,下一鏡頭迅速變換,鏡頭不再體現(xiàn)女主角的視線,反而重點拍攝女主角的正面特寫。通過這個長鏡頭的拍攝,能夠讓影視作品的觀賞者受到影片中緊張刺激的氛圍,將自身代入到了影片場景。
(四)生動表現(xiàn)心理動態(tài)
長鏡頭的拍攝方法不但能夠對事物和場景進行記錄,并且還能夠細致的表述事物和場景。其中不僅可以對事物的外在情況進行展示,保證事物和場景的真實性,還可以更加細致的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體現(xiàn)出人物的心理變化。
在經典影視作品《炮打雙燈》中,影片末尾使用了長鏡頭的拍攝手法,攝像機在炮垛子上方開始拍攝,然后拍攝炮垛子,進而轉拍男主角的腿和男主角被炸廢的下半身,最后鏡頭變換到了男主角的面部,讓觀眾看到他絕望的雙眼。導演通過這個長鏡頭段落來表達男主角被炸成殘疾后,悲傷和絕望的內心。
(五)預見性
長鏡頭還具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預見性。在使用長鏡頭的時候,需要對影片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預判和前瞻,通過預判影片的發(fā)展保證了長鏡頭能夠準確的對影片場景中的重要細節(jié)進行拍攝。
二、長鏡頭和蒙太奇的關系
使用長鏡頭不但可以讓影片更加準確的還原原始的場景,并且還可以讓觀賞者體會到一定的蒙太奇風格,使用這種拍攝手法可以讓觀眾能夠將自己代入到影片中,也可以讓影片的制作者進行一定程度的藝術創(chuàng)作。“蒙太奇”和“長鏡頭”各有千秋,相輔相成,所以在制作影視作品的時候,要注重不同拍攝方法之間的平衡性,確保最后的影片不會偏向于某一種風格。
三、長鏡頭運用的意義
使用長鏡頭進行拍攝不局限于它是影片的拍攝方法,更多的原因就是長鏡頭在電影的發(fā)展歷史中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力。長鏡頭和蒙太奇是相互對立的兩種拍攝方法,兩者之間互相辯證,共同發(fā)展。在影視作品中使用長鏡頭的拍攝手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對觀賞者體會影片內核思想的局限性,通過鏡頭中事物和場景的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準確的還原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場景,在客觀的角度上體現(xiàn)出影片的內核思想。安德烈針對長鏡頭意義的解釋也在影響著現(xiàn)在電影理論的發(fā)展。
四、長鏡頭運用實例
(一)《歷劫佳人》長鏡頭運用分析
這部1958年的《歷劫佳人》導演:奧遜·威爾斯,攝影:拉塞爾·麥蒂。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在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這部電影的導演在影片中使用了長鏡頭,但是悲劇的是當時的制作商并沒有看懂這種長鏡頭所帶來的價值,影片完成后被環(huán)球公司再次剪輯了一番,剪得完全沒有了導演所想表達的那種效果了。導演奧遜·威爾斯為這部作品所有的努力都被環(huán)球公司給毀了,直到許多年之后人們的思想才涉及到長鏡頭的方向,在人們看出這部電影的價值之所在時,大家只能從那個刪減版中去猜測導演當時的思路。《歷劫佳人》的導演在影片的開始弄了一個長鏡頭至今被人們稱贊,并且被譽為是最有影響力的長鏡頭之一,導演那天才般的構想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大損失。導演在《歷劫佳人》中使用了大量的精力,將當時能用到的技術都用上了,它的拍攝難度甚至在此后的五十年內都沒法去超越。這個長鏡頭主要是在空間上下了大功夫,在空間上有遠近高低全方位的移動,拍攝的過程中特別的緊湊,從屋頂?shù)綐欠康倪^程中一氣呵成,不能有絲毫的卡頓。在當時導演開創(chuàng)性的使用了吊臂,這在電影史上是一項特別高的進步,直到今天人們還在使用。導演通過攝影車以及吊臂等所有能用到的工具以及技術,將一個非常復雜的鏡頭完成了,而且超繁瑣的鏡頭轉換在導演手中切換的相當自然,這才造就了這一段相當優(yōu)秀的作品。
(二)《大事件》長鏡頭運用分析
我國著名導演為了藝術也曾不懈的追求過,其中在2003年拍攝的一部電影中杜琪峰就使用了一個長達近七分鐘的長鏡頭,這部電影就是《大事件》。當時杜琪峰為了這個長鏡頭還請了著名的好萊塢攝影師,這個攝影師曾做過《指環(huán)王》的攝影師,但是這個好萊塢攝影師在看過劇本之后,覺得這樣的長鏡頭是沒法拍攝的,于是放棄了拍攝。隨后杜琪峰的攝影組通過不斷的努力最終將這段長鏡頭拍攝了出來,導演杜琪峰極富想象力的構思成就了這部電影,他在電影上追求更高層次的藝術。電影《大事件》里的這段長鏡頭在開場中通過紀實性的方式描繪了一場槍戰(zhàn),特別流暢的將警察、記者及匪徒連接了起來,在視覺上給了我們不一樣的體驗。在這場戲中杜琪峰使用了大量的人員來布置場景,鏡頭涉及到了整條街道,在眾多的人數(shù)中如果有一個人做得不符合要求,那么這個鏡頭都會作廢,可見這個鏡頭的拍攝難度實在不易,在拍攝之前導演為了這個鏡頭專門的排演了一整天的時間。
導演杜琪峰對吊臂的使用也是非常的熟練,并且追求更為完美的拍攝技巧,經過詳細的計算,導演使用吊臂讓鏡頭從街道到室內的轉換特別的流暢,超自然的場景轉換將警匪對戰(zhàn)之間的細節(jié)刻畫的相當好,這讓警匪對戰(zhàn)成為了影片里的重頭戲。長鏡頭的使用給觀眾帶來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場戲中不帶任何剪輯,所有的場景通過長鏡頭一氣呵成,讓槍戰(zhàn)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效果。
五、長鏡頭的技巧啟示
(一)拍攝留住真實
長鏡頭拍攝出來的效果首先是給人一種真實的感受,影視作品不僅需要文字來給觀眾解說,更需要畫面讓觀眾去感受和解讀。長鏡頭作為影視作品中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能給觀眾呈現(xiàn)出真實的畫境,屬于一種很重要的紀實方式,它特有的描繪方式能給觀眾帶來巨大的沖擊感。長鏡頭所描繪的畫面往往給人一種深刻的印象,不僅能帶給觀眾真實感,而且它描繪的畫面中有著大量的信息,在空間和時間表現(xiàn)的特別完整,以一種貼合生活的方式來感染觀眾的心情,所以長鏡頭能最大程度的調動觀眾的心理和情緒上的波動。
(二)刻畫放大細節(jié)
長鏡頭的拍攝方式能將一些細節(jié)刻畫的讓人印象深刻,它對細節(jié)有著一種放大的作用,每一個鏡頭經過細致入微的刻畫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整體,一個有機的整體,能帶動影片的情節(jié)發(fā)展,讓影片的節(jié)奏變化也表現(xiàn)得相當細致。它特有的風格帶來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僅僅用語言是很難表現(xiàn)出來的。長鏡頭在敘事和變現(xiàn)情緒方面能將一些細節(jié)有目的性的放大出來,在表現(xiàn)人物方面能很好的刻畫人物情緒,在表現(xiàn)事物方面能細致入微的刻畫特征,并記錄一些語言無法表達的東西。所以說它的表現(xiàn)力是非常強烈的,以至于很多導演都對這種方式的評價比較高。
(三)調度眼觀六路
鏡頭調度就是利用各種方式來達到鏡頭轉換的目的,通過從不同角度拍攝人物以及畫面,展示不同的氛圍和場景,鏡頭調度在刻畫人物關系以及現(xiàn)場氛圍方面非常的重要。長鏡頭的使用其中需要用到場面調度,需要非常警覺和敏銳和警覺,一個好的攝影師必須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攝影師所捕捉的一些細致的畫面能很大程度上影響影片的成就。拍攝長鏡頭對攝影師捕捉信息的能力要求也非常高,攝影師必須要能夠熟練的進行鏡頭調度,這樣才能將長鏡頭完美的結合到影片當中,通過適當?shù)溺R頭調度能將場面的真實感更細致的刻畫出來,對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刻畫非常重要,搞好鏡頭調度才能在影視上向著更高的成就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丁亞萍.百年電影文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2]戴錦華.電影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悉達.相伴一生的電影課[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2005.
[4][美]尼克·布朗.電影理論史評[M].徐建生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
[5][德]克拉考爾.電影的本性——物質現(xiàn)實的復原[M].邵牧君譯.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6]李恒基,楊遠嬰.外國電影理論文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7]王同杰.影視畫面編輯[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8]朱小豐.現(xiàn)代美學導論[M].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
[9]鄭向東.青年軍人審美入門[M].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1.
[10][美]李·R.波布克.電影的元素[M].伍苗卿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
[11]許南明.電影藝術詞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12]邵牧君.西方電影史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金丹元.影視美學導論[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