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湍水瀾
年終慰問要“心到”
□ 湍水瀾
春節(jié)前后,各地走訪慰問老黨員、老干部、困難群眾的活動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誠然,走訪慰問是踐行群眾路線、密切干群關(guān)系的好舉措,但不少黨員干部在走訪慰問時卻是“人到心不到”,這與走訪慰問的初衷大相徑庭,有應付、走過場之嫌。
節(jié)日期間對困難群眾噓寒問暖,既能體現(xiàn)黨和政府的關(guān)懷,也是領(lǐng)導干部深入群眾、了解基層、體察民情的有效方式,群眾真心歡迎。然而,慰問的形式大于內(nèi)容,群眾未必買賬。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困難家庭也情況各異。盡管生活困難,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原因;盡管需要幫扶,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期待。有重病患者的家庭,自然渴望送醫(yī)送藥,減輕醫(yī)療負擔;有脫貧愿望的群眾,則滿心期盼致富信息、技術(shù)和項目……如果慰問時“蜻蜓點水”,“人到心不到”,怎么能夠了解困難群眾的真正需要呢?
走訪慰問,前提是要充滿真心。慰問不是圖形式、擺花架,應付了事,而是走“親戚”、訪“家人”,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干部只有帶著真心走,帶著感情走,真正深入基層,敲開群眾之門,走進群眾家里,摸一摸群眾的衣被,揭一揭群眾的鍋蓋,嘗一嘗群眾的飯菜,才能充分掌握真實情況,了解真實困難,摸清群眾冷暖實情。如果不能真正地深入基層,靠逐級上報的材料、過去的經(jīng)驗甚至個人推斷來做決策,來確定慰問對象,難免有失精準。
走訪慰問,關(guān)鍵在用情用心。在訪貧問苦的過程中,既要讓慰問對象得到物質(zhì)層面的慰藉,又要通過面對面、心貼心的“問”,打開困難群眾的心扉,真誠聆聽群眾訴求,真情關(guān)心群眾疾苦?!靶闹袨槟钷r(nóng)??啵锶缏勷噧雎??!敝挥胁幌印奥闊?,深入一些,用心體察民情,真正為民排憂,節(jié)日慰問才能“慰”出感情,“問”出實效,慰問活動才能真正溫暖人心。
但愿蒼生俱飽暖,細微之處見真情。訪貧問苦的工作,不僅要“實”,更要創(chuàng)新。送錢送物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提供脫貧解困的機會、方法、路子,送上致富信息、科技知識、就業(yè)機會,并提供文化、衛(wèi)生、法律等方面的服務。除了物質(zhì)上的幫助,還要有更多的舉措,為老百姓提供更豐富多元的文化生活選擇,讓他們遠離麻將聲,在健康、歡樂的氣氛中歡度節(jié)日。
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暖人心者,莫大于愛。在年終慰問活動中,干部只有“人到心不到”,真情滿懷地體察民情,真心實意地為民排憂,切實把關(guān)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好,才能真正和群眾心連心。
(責編:張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