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謙
新明區(qū)是省會城市的中心區(qū),企業(yè)眾多,市場競爭激烈,連孩子們的小升初都拼了起來。曾有父母寫過文章,記錄“被拼娃”的苦痛生活,可吐槽歸吐槽,該做的事情還是不能落下。
王麗的兒子小寶在省實驗小學剛升三年級,老師就召集家長們開會,告訴大家小升初必須提前著手,有的放矢,抓緊一切能抓緊的時間培養(yǎng)孩子,才能考上最好的初中英杰中學??忌嫌⒔苤袑W,就等于半只腳跨進了省實驗高中,進了省實驗高中,就等于半只腳跨進了重點大學……反之則一步差,步步落后,想“后發(fā)制人”幾乎沒可能。
王麗回到家,也趕緊召開家庭會議,老公、孩子和雙方父母也都很默契地達成了共識:最近三年一切以小寶“小升初”為中心!現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每天早上,王麗五點多就起了床,按照營養(yǎng)食譜精心準備早餐,再叫醒小寶,等他溫習一會兒英語后吃飯,然后把小寶送到學校。為了讓孩子節(jié)省上學途中的時間,他們在小學門口租了一間“學區(qū)房”。下午由王麗的老公出馬,守在小學門口,等孩子出門就先后給他送到奧數班、英語特長班等培訓班學習,以便提高重點科目的應試能力。晚上回到家,還要認真檢查孩子的作業(yè),幫助孩子完成經典文章背誦、英語單詞默寫等任務……往往是小寶瞌睡著上了床,王麗兩口子也累得連洗漱的力氣都沒有了……
到了周末,兩人更不敢放松,給小寶精心選擇了許多培訓課程。當然,按照老師的叮囑,現在英杰中學講究素質教育了,他們還給小寶報了游泳班和鋼琴班,希望這些文體特長能在升學時給孩子加分。他們報的游泳班,可是省體工大隊舉辦的,為了能報上名,夫妻倆輪流排了一個通宵的隊呢!他們報的鋼琴班,也是最貴的那種。
小寶也很爭氣,雖然累,但他不想辜負父母的期望,連軸轉地一個班一個班上,成績也一直不錯,按照老師的預測,考上英杰中學十拿九穩(wěn)!
三年轉眼而過。到了英杰中學招生考試的時候了,王麗兩口子專門請了三天假,全天候保障小寶好好考試。
第一天,小寶考場出來后,笑著做出了“OK”的手勢。
第二天,小寶也說發(fā)揮不錯,王麗的心踏實了。因為最后一天是小寶的強勢科目語文,小寶應該沒有大問題,這三年,小寶讀的中外名著至少有二三十本呢!
誰知道,第三天小寶出來后卻一臉苦色,連聲說,語文考砸了,語文考砸了。說著眼淚就快流出來了……盡管心中有很多疑惑,但王麗不敢多問,先把小寶帶回了家。
回到家,待情緒平復了一些,小寶說:“前面的題目都答的不錯,可誰知道,大作文題目是《記在奶奶(姥姥)家的一件趣事》,我實在不知道怎么寫……”
“???”王麗也呆住了,這三年只顧拼娃,很少帶孩子去看雙方父母,孩子哪有素材可寫??!
(責編/鄧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