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
【摘 要】禮儀對個人而言,是一個人思想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禮儀對教師而言,其根本內(nèi)涵是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為學生、為社會樹立良好榜樣,是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本文主要從教師的儀表禮儀、言談禮儀和講課時的舉止禮儀三個方面論述了教師應如何遵守教師禮儀,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
【關(guān)鍵詞】禮儀 教師禮儀 教師形象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183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倍Y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于受歷史傳統(tǒng)、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以建立和諧關(guān)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禮的精神及要求的行為準則或規(guī)范的總和。禮儀對個人而言,是一個人思想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的宗旨是尊重,既是對人也是對己的尊重,這種尊重總是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機地、自然地、和諧地和毫不勉強地融合在一起,成為人們?nèi)粘I?、工作中的行為?guī)范。這種行為規(guī)范包含著個人的文明素養(yǎng),也體現(xiàn)出人們的品行修養(yǎng)。
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禮儀是指教師在教育和生活中應遵循的尊敬他人,影響學生的行為舉止、處事方法和外在氣質(zhì),是一名教師內(nèi)在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荀子曰:“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意思是:禮儀是規(guī)范人的行為的,教師則是修正禮儀的。沒有禮儀怎么能修正人的行為?沒有教師又怎么能知道禮儀的正確與否呢?著名教育家葉圣陶也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可見,教師禮儀的根本內(nèi)涵就是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為學生、為社會樹立良好榜樣,禮儀修養(yǎng)是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教師禮儀作為教師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是教育活動的精神文明的外在體現(xiàn),它不僅是教育活動者和其對象關(guān)系融洽親近的保證,更是構(gòu)建校園和諧、社會和諧的條件。在校園中,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遵守教師禮儀,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
一、遵守教師的儀表禮儀
(一)衣著要整潔
不論穿著質(zhì)量好壞、新舊如何,或者是否高檔的名牌,只要做到端正、干凈、妥貼,大方得體,都會給人以清新高雅之感,會使學生感到可敬可親,無形中成為學生的榜樣。否則,如果衣冠不整、甚至穿著背心、褲衩、拖鞋去上課,就會給學生留下不修邊幅、不懂禮節(jié)的不良印象。
(二)服飾要大方
主要是指服裝和發(fā)式方面不要過于追求時髦華麗。一般說來,教師的服裝式樣宜莊重、清新和自然。服裝色彩不宜太過鮮艷,太刺眼,應以素雅、含蓄為佳。如果穿上奇裝異服,打扮得花里胡哨,使人不知道是看“服裝模特”,還是聽課,既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也會產(chǎn)生不好的效果。
(三)舉止要端莊
一個人的精神氣質(zhì)必定要在舉止、姿態(tài)方面反映出來。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相貌的美高于色澤的美,而秀雅合適的動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舉止得體是教師禮儀的基本要求。
二、遵守教師的言談禮儀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承擔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語言表達來完成,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jié)。
(一)講臺上言談
首先,表達要準確。在講臺上。教師的語言應該具有規(guī)范性、嚴謹性、科學性的特點。掌握專用名詞和專業(yè)提法,不可隨意通俗化,乃至庸俗化。同時,講課要緊扣教學中心,嚴密、直接。其次,音量要適當。聲音不宜過大過高,也不宜過低過小,要有變化。再次,語言要精煉。講課要抓住中心,不說廢話和多余的話,給學生干凈利落的感覺。最后,風格要風趣幽默。在講課中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但也不可太隨意,會影響正常教學內(nèi)容的進行。
(二)與學生談話
首先,提前通知,有所準備。談話最好提前與學生打個招呼,這既是一種禮貌,也是對學生的尊重。其次,熱情迎接,設置平等氣氛。與學生談話時的座位安排,要注意讓學生與自己坐在平等的位置上,不給學生造成思想壓力及心理失衡。再次,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目光要注視對方,要點頭贊同,要有耐心,不提高音量,反唇相譏,表現(xiàn)出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最后,分清場合,入情入理。教師的表情要與談話對象、內(nèi)容協(xié)調(diào)一致。忌談話中言過其實、故意夸大縮小、拉長語調(diào)等等。
(三)與同事相處
教師之間相遇應禮貌相待,一般都應主動熱情地招呼對方。早晨相見,道聲“早”,課間見面,可互相點頭微笑;臨下班則互道聲“再見”,這樣會使大家感到親切而溫暖,文明而高雅。
三、遵守教師講課時的舉止禮儀
1.目光。在講臺上,教師要善于應用自己的目光,表達自己的思想。講課時,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人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教師忌諱的目光有:斜視、瞥視、瞪視、瞇視等。
2.坐姿。一般提倡站姿講課,但在講座時或教師年齡較大的情況下,也可以坐姿講課。在幼兒園,教師為了拉近與幼兒的距離,給他們平等的感覺,也可坐著講課。坐姿講課應注意:坐姿要端正,身體要放平,雙腿要并攏,切忌斜身、后仰、前趴,這樣不禮貌,也不符合教師的身份。
3.站姿。一般教師應站著講課,這樣有利于身體語言強化教學效果,也是對學生的重視。站姿講課時,兩腳腳跟落地,站穩(wěn)站直,挺胸收腹,不要聳肩也不要過于昂頭,需要走動時,步幅不宜過大。
4.手勢。手勢應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隨著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忌諱用手指人、敲擊講臺或其他過分動作。
作為教師,學習、遵守禮儀,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和塑造專業(yè)形象,展現(xiàn)自己的良好修養(yǎng)和規(guī)范、嚴謹、專業(yè)、有禮、有節(jié)的良好印象,從而形成教師良好修養(yǎng)及形象,是教師必不可少的綜合素養(yǎng)之一。從教師本身的角度來講要求應當具有豐厚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要愛護關(guān)心學生,具有正義感和使命感;從學生所渴望的角度來講要與學生平等相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從家長所期盼的角度來講要書教得好,對孩子要好。簡言之,良好的教師形象應當是學識淵博、心靈美好、語言文明、儀態(tài)優(yōu)雅、關(guān)愛學生。
參考文獻
[1]金正昆.教師禮儀規(guī)范[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馬美琴.注重教師禮儀提升職業(yè)形象[J].濰坊學院學報,2010.
[3]姜霞.淺談高職教師的禮儀修養(yǎng)[J].才智,2014,(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