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生
【摘 要】 要成才先成人,作為承載著祖國未來建設的中學生,尤其是中職學校的學生,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學校教育,德育為先,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數學教師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要結合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 數學教學;中專;素質教育;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7-00-02
在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為先已經是不容置疑,可是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德育教育應該是班主任的事情,是班主任工作范疇,一般都是班主任通過班會課來教育學生,引導學生。然而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的今天,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都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這些心理變化決定了他們對傳統(tǒng)的正面說教頗為反感。因此,尋求一種新的符合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的德育教育方法迫在眉睫。原來那種在一個班級里,只靠班主任一個人來承擔全班幾十個學生德育教育的重任的做法,已經是不切實際了,這就迫切需要其他任課教師都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滲透著德育教育,班級的所有教師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做到班級的德育教育,所有老師都有責任。
中等職業(yè)學校數學教學大綱要求: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相關技能與能力,為學習專業(yè)知識、掌握職業(yè)技能、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作為基礎課的數學,應當為總的教學目標服務,鑒于中職生的實際狀況,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數學學科老師,也要依照中職學校的課程方式,在平時的教學中,適當地加入德育教育的滲入。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數學學科技能與技巧的教學灌輸到學生的思想中。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下面我就自己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教育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1、教師的注重身教,以身作則
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我不會輕言放棄一個后進生,我的理念是要從最后一個抓起,我在第一節(jié)課上就告訴所有學生:“我們是一個整體,要共同進退。"并且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在努力的實踐著自己的教學理念,長此以往,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也養(yǎng)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品行,從而整個班級呈現(xiàn)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2、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著德育教育
2.1在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的主要任務之一,中職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這方面的素材,結合有關教學內容,介紹我國數學史的發(fā)展和我國數學家的杰出成就,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用數學史實、數學家的事跡激勵學生,促其積極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質的教育方法。例如,在給學生講授二項式系數的性質時,我告訴學生,我國南宋時期數學家楊輝在他1261年所著的《詳解九章算法》。書中就已經記載了著名的“賈憲”三角(也稱楊輝三角),這是世界上最早給出展開式中各項系數的排列,它比歐洲最早發(fā)現(xiàn)這個表的法國數學家帕斯卡要早四百多年。
2.2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滲透德育
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好的學習情境,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更有助于德育的滲透。例如,在講授《橢圓及其標準方程》之前,我們可以先給學生講述,2008年9月25號,我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升空”這一標志我國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勝利的偉大創(chuàng)舉,再引入所要講的課題。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既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又激勵了他們立志為獻身祖國的建設而努力奮斗的熱情。
2.3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真
誠實、求是,有理有據是數學理性精神的本質特征,數學語言的嚴謹性與精確性使得數學中的結論沒有模棱兩可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數學讓人不迷信于權威,讓人堅持原則,追求真理,數學的思維方式能教育能教育人理智的思考問題,三思而后行。數學還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創(chuàng)造性,深刻性,整體性,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yǎng)成從全局出發(fā),抓住事物的本質,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的習慣。
2.4在教學中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數學概念很多都是從客觀現(xiàn)實中抽象出來的,許多法則、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認識規(guī)律而產生、推導、歸納、概括、推廣、發(fā)展、應用的。例如:在推導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時,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數學內容和數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生動而具體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和領會事物的絕對與相對、現(xiàn)象與本質、靜止與運動、具體與抽象、特殊與一般、量變與質變、實踐與認識、對立與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為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在數學實踐中滲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還應與課后的實踐活動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主題活動。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僅智力得到發(fā)展,學生還在思維方式,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得到鍛煉,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學習之中,寓教育于活動之中。例如,在學“數列”這一內容時,我們可以開展“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實踐活動,假設以一個班50人計算,要是每人每天節(jié)約l升水,我們一個班的這么多名掌生,一天要節(jié)約多少水?一個月要節(jié)約多少水?一年呢?現(xiàn)在我國的水資源嚴重匱乏,要是全國13億人每天多浪費1升水,想象一下,我們的國家的水資源情況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情形?這樣,學生通過統(tǒng)計、計算,切實地認識到使用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他們就會在平時的生活中自覺自愿地節(jié)約用水,從而達到教育的效果。
4、利用數學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
數學是學生最懼怕的一門課程,所以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知道數學并不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其中蘊含著許多美學因素。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早在公元前六世紀就發(fā)現(xiàn)了黃金分割,其中出現(xiàn)了有趣數字0.618,它的應用范圍不僅涉及了雕塑、建筑、繪畫和音樂等領域,而且還被用在管理和工程設計等方面。譬如大家公認的美體雕塑維納斯,它的肚臍到腳的距離就是整個身體的0.618;當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比例為0.618,其形狀時最好看的;再比如我國的國旗上的五角星,這些五角星之間的線段都是黃金分割比例。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數學在統(tǒng)一、對稱和秩序等方面的美學因素也是應用得比較多的,因此教師要學會利用美學因素改進教學,因為教育對象是我們社會主義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要慎重對待。比如說在講到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時,教師應強調它的次序美,一個國家要想和諧發(fā)展,就必須要將次序。講到三角函數時,應強調對稱美和統(tǒng)一美,然后把話題引到學生的儀容裝扮上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不要為了追求時髦嘗試奇裝異服。講到圓和橢圓這種完美對稱的圖形時,教師可以將其引申為集體主義精神,比如說可以把圓看成一個整體,它是由無數個點和諧排列組合而成的封閉圖形,這些點就是它的一部分,如果這些點不按照順序排列,就無法形成完美的圓形,正如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社會,只有人人遵守法律和道德,才能建設和諧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點,都有屬于自己的位置和應當發(fā)揮的作用,我們應當共同遵守社會紀律,確保社會能夠有序運行。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集體生活,在班級這個集體中,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孤立的點,班級就是一個完整的圓,班級的榮譽和形象,需要各位同學共同去守護,所以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應盡之責。
5、利用教材內進行人生觀和發(fā)展觀教育
數學教學與邏輯推理是無法割離的關系,通過這一點我們可以把數學教學與人生觀和發(fā)展觀教育結合起來。比如說在講解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應先讓學生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是一個實點位置工具,平面內的點和實數是一一對應的關系,這樣就能在平面內找到這個點。接著就可以聯(lián)系社會進行講解,將整個社會看作一個坐標系,而我們就是社會中的一個點,每個人都有對應的位置,人們也在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如何面對學校生活就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也是他們形成人生觀和發(fā)展觀的重要時期,今后應該在哪個位置奮斗,如何成為對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這些都是學生需要考慮的。在學習函數圖像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見識波浪形曲線,譬如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還有類似一次函數的直線形函數以及拋物線形的一元二次函數等,這些變化的曲線可以讓人聯(lián)想到人的成長過程,有上升期也有下滑期,既有直線也有曲線,因為發(fā)展就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和成功,只有保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沉著冷靜地應對生活中的每一次波動,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堅定前行。
綜上所述,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不僅僅是以上幾個方面,它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中。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善于發(fā)現(xiàn)與引導,寓德育于數學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就一定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