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才瓊
摘要:目的 研究對于173例接受鼻內窺鏡鼻竇手術患者加強早期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我院于2016年1月~12月收治173例接受鼻竇手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一般組86例與干預組87例,兩組患者均采用鼻內窺鏡手術形式,為一般組患者提供常規(guī)院內護理流程,為干預組患者加強護理干預措施,總結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質量評價及術后并發(fā)癥表現。結果 干預組患者對臨床提供的術前指導、引流護理、疼痛干預及疾病知識健康宣教等指標評分均高于一般組,P<0.05。一般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2.56%,干預組發(fā)生率為14.94%,干預組發(fā)生率低于一般組,P<0.05。結論 為鼻竇炎患者提供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期間加強護理干預措施,大部分患者均主訴對護理質量評價較高,且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
關鍵詞:鼻內窺鏡;鼻竇手術;護理干預;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2-0174-02
鼻竇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且復發(fā)率較高,包括急性與慢性兩種類型,臨床針對此種疾病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藥物與手術。本次研究中為患者提供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通過內鏡可全面觀察鼻竇病變情況,發(fā)揮探查作用,手術在最大程度上保留鼻竇完整性,恢復鼻腔通氣順暢,且患者術中痛苦較??;但由于鼻內窺鏡儀器特點、鼻周組織、器官、血管分布等因素,術中操作時對護士配合要求較高,且大部分患者對于手術感到陌生,產生心理焦慮表現,護士應在手術期間為患者加強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1-2]。本文研究對于173例接受鼻內窺鏡鼻竇手術患者加強早期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于2016年1月~12月收治173例接受鼻竇手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一般組86例與干預組87例。一般組中男51例,女35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40.4±9.0)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0.5)年;患者疾病類型包括上頜竇開放30例,上頜竇囊腫22例,鼻息肉34例。干預組中男50例,女37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1.2±9.1)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0.6)年;上述疾病類型分別為31例、21例、35例。兩組患者疾病基本資料結果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鼻內鏡檢查確診。
1.2護理
1.2.1一般組 患者接受疾病常規(guī)護理服務,包括入院后護士及時提供相關檢查手段,及時告知患者病情現狀及治療措施,強調鼻內窺鏡手術優(yōu)勢及操作過程,提高患者認知能力;了解患者心理想法,鼓勵患者傾訴,提供針對性疏導,提供術前指導服務,告知術后可能發(fā)生并發(fā)癥反應,強調飲食及生活注意事項,術中注意觀察患者身心表現,及時遵醫(yī)囑監(jiān)督患者用藥,做好出院指導。
1.2.2干預組 為患者提供早期護理干預措施,包括:①首先做好術前指導措施,告知患者術前應禁止食用大蒜等可能誘發(fā)出血的食物,進行備皮,包括清潔鼻腔,剪除鼻毛,常規(guī)消毒等,大部分患者術前均會存在相應心理焦慮表現,護士應主動與患者保持交流,宣傳鼻內窺鏡術式操作過程及知識,為患者列舉其他同類型疾病疾病手術成功經歷,提高患者治療信心。②術前常規(guī)指導患者禁食,服用止血藥物,確認患者信息后護送進入手術室,指導患者保持平臥位,檢查各個儀器功能,調節(jié)光源,做好消毒工作,術中積極觀察患者體征變化,護士應及時準確為醫(yī)師傳遞手術器械[3]。③術后常規(guī)監(jiān)測患者體征變化,做好記錄,評估患者呼吸表現,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觀察是否存在鼻腔出血表現,囑咐家屬為患者提供流質食物,堅持清淡原則。護士遵醫(yī)囑為患者提供口腔護理,協助患者飲水,大部分患者術后均會出現鼻部疼痛反應,護士應及時告知患者疼痛性質及發(fā)作時間,采用手段緩解疼痛,提供安靜舒適病室環(huán)境。
1.3觀察指標
1.3.1評估患者對護理質量評價 科室自制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住院期間臨床護理服務評價,觀察指標包括術前指導、引流護理、疼痛干預及疾病知識健康宣教等,每項指標均為100分,得分較高者表示患者對護理質量評價較好,在患者出院當日發(fā)放問卷,患者本人填寫,護士負責評分[4]。
1.3.2評估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常見并發(fā)癥包括疼痛、鼻腔粘連、鼻出血等。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質量評價
干預組患者對臨床提供的護理質量相關指標評分均高于一般組,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表現
干預組發(fā)生率低于一般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鼻竇炎病程較長,屬于慢性疾病,且疾病易反復,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而針對此種疾病采用手術治療效果較好,但術前準備及術后隨訪護理是維護手術效果的重要措施,對術后患者應加強出院指導,定期與患者保持聯系,囑咐其返院復查,及時檢查鼻腔術后恢復表現;同時護士應指導患者家庭生活注意事項,包括出院后應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季節(jié)交替期間應減少外出,做好保暖措施,預防出現呼吸道感染,避免疾病復發(fā)。
鼻內窺鏡手術優(yōu)勢包括通過內鏡可直觀查看病變部位,視野清晰,準確定位手術部位,減少術中對黏膜損傷,本次研究中為患者加強術后護理干預,包括術后及時內鏡檢查,評估手術療效,做好鼻腔護理,囑咐患者術后不應用力捏鼻、打噴嚏等,預防出血,及時取出鼻腔填塞物,遵醫(yī)囑用藥,保持鼻腔通氣順暢[5]。
綜上所述,為鼻竇炎患者提供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期間加強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入院宣教、心理溝通、術前準備工作,加強術中體征觀察、術后鼻腔護理,遵醫(yī)囑指導患者用藥,大部分患者經干預后對護理質量評價較高,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
參考文獻:
[1]林雨苗,楊淑娟,周秀芬,等.護理干預對鼻鏡鼻竇手術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23):4-5.
[2]趙麗云.鼻內窺鏡鼻竇手術圍手術期護理[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5,31(11):118-119.
[3]李洪路.激勵式護理理念在改善鼻內鏡鼻竇手術患者手術前后自我效能感及情緒狀態(tài)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9):162-164.
[4]丁麗英.護理干預對鼻內鏡鼻竇手術患者的遠期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3):219-220.
[5]熊莉湘.鼻內鏡鼻竇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進展[J].醫(yī)學信息,2013,26(7):585.
編輯/王海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