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
摘要:“聽、說、讀、寫”是學生需掌握的四種能力,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從聽開始的,但是在初中語文課堂學習中大部分教師往往更多地關注怎么說、怎么讀、怎么寫,而忽視了怎么聽?!皶f不如會聽”,如果不及時補上這一課,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以及對知識的吸收和智力發(fā)展,還影響到他們能否與其他人建立起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這是他們的學習以及將來事業(yè)成功與否的關鍵。本文從多個方面入手,針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傾聽能力提供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傾聽能力;策略
古語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隨著社會的高度發(fā)展與各種文化的廣泛交流,對人的素質(zhì)要求越來越高,語言的交際作用也愈加明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也愈顯重要。就教育來講,“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當這一過程被阻斷或者處于混亂無序的時候,師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就將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機也將隨之出現(xiàn)。對此,教育者應負主要責任。作為教育者的教師承擔著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傾聽能力的責任?!绷袑幍姆蛉?,蘇維埃杰出的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也指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為,他們的眼睛不用來看,耳朵不用來聽,教師的任務就是教他們學會看、學會聽?!蹦敲醋鳛槌踔姓Z文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培養(yǎng)傾聽習慣,提高傾聽能力呢?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在實踐中,筆者深刻認識到,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形成傾聽能力的重要前提。這里所指的傾聽習慣主要包括注意力集中、保持尊重和理解對方的態(tài)度等。學生是否真正在傾聽,有時老師難以判斷,但如果讓學生的傾聽情況通過一定的習慣方式表現(xiàn)出來,老師就能較好地加以掌控。如何提高注意力是筆者這一階段訓練的重點方向,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能減少學生的假傾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習慣,從而提高傾聽能力。
手勢或身體動作是最能反映學生傾聽狀態(tài)的外在表現(xiàn)。所以,課上首先對學生聽的姿勢給予認真指導。如聽同學發(fā)言時,要求學生坐姿端正,眼睛看著書上或老師出示的教具,不看發(fā)言同學的臉,做到神情專一。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思考一致,則以微笑、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或贊同。如果覺得同學的發(fā)言與自己的思考相差甚遠,則可輕搖腦袋,快速在書上或筆記本上記下有出入的地方,但不可以粗暴打斷同學發(fā)言。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老師就可通過觀察了解學生聽課的質(zhì)量,即時得到反饋信息,這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利處多多的。
此外,在教學中,為了督促學生認真傾聽,應要求學生傾聽要有“痕跡”,即讓學生上課時邊聽講邊記錄。在課堂上,筆者要求學生隨聽隨記,主要記重點句子、關鍵詞語、隨文批注,學生的課本上記錄滿了聽課的“痕跡”。課后,筆者還不定時檢查學生的書本,檢查聽課的效率,促使學生將傾聽進行到底。
二、注意聽和說、讀、寫的緊密結(jié)合
當聽的習慣養(yǎng)成后,要想進一步提高聽的能力,必須重視和說、讀、寫的結(jié)合。
1.要讓聽和說結(jié)合起來
要讓學生主動去找說話的機會。課堂上要勇于展示自我,積極發(fā)言。課后能和同學找某個話題,進行談論,讓他們一邊聽,一邊說,思維進行大碰撞。重視學生的說,也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要讓聽和讀結(jié)合起來
比如在古詩文學習中,讓學生先聽名家朗讀的錄音,然后讓學生自己嘗試著讀,再聽老師的講解,那學習效果就會顯而易見。
3.要讓聽和寫結(jié)合起來
在上課之前,筆者通常利用“聽記故事”的形式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剛開始時要求起點較低,由一名學生上講臺講故事(限兩分鐘之內(nèi)講完),其他學生在下面邊聽邊記錄。故事講完后,找?guī)酌麑W生讀自己的記錄,對內(nèi)容全面、語言概括性強、中心突出的記錄,筆者給予肯定、表揚,以鼓勵學生“聽”的積極性。一段時間后,增加聽記的數(shù)量,同時提一些與故事有關的問題讓學生根據(jù)記錄回答。這樣訓練之后,很多學生能簡明扼要地記錄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而且能歸納出故事的中心思想。課前“聽記故事”的訓練,鍛煉了學生的記憶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注意力,培養(yǎng)了積極思維的習慣,改變了學生在“聽、說”方面的消極狀態(tài),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另外,筆者還要求學生在生活中聽到的一些感人的事情,及時把它寫出來,既練了筆,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讓他們的內(nèi)心不再粗糙,何樂而不為??梢娐?、說、讀、寫如能緊密集合,綜合訓練,老師能有計劃地讓學生每天聽一點、說一點、讀一點、寫一點,那么學生整體語文能力就會提高一點,進步一點。學生學習語文,就會達到“不為而成”的效果。
三、利用課堂問答提高傾聽能力
筆者發(fā)現(xiàn),以前在課堂上學生難得靜心去傾聽他人的發(fā)言,不善于采納他人的意見,或重復他人的見解,以致交流反饋的效率極低。對此,在教學活動中,筆者引導學生先學會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例如,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要求學生首先聽清楚老師問的是什么,然后判斷出問題的核心或癥結(jié)所在,使學生一下子能夠抓住“題眼”,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此外,引導學生在傾聽其他同學發(fā)言時,對其觀點進行歸納,并且在學生發(fā)言時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如“我認為剛才的同學講的主要是……我的想法是……”、“我對剛才同學的發(fā)言有補充”、“注意聽他(老師)的想法和你的一樣嗎”、“你能比他說得更好嗎”等等,這樣做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另外,在教學中,應注意創(chuàng)造情景,精心設計提問,有意變換提問的角度,吸引學生的傾聽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
總之,良好的聽課習慣和能力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保證。事實證明,凡是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大都在聽課時能快速而準確地捕捉到知識要點,對關鍵語句有敏銳的反應能力,有邊聽課、邊思考、邊摘記的聽記能力。而那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認真傾聽教師和同學講話的學生,說話總是抓不住要點,答非所問。就這點足以證明了聽力的重要性和聽力訓練在基礎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所以聽力訓練是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素質(zhì)教育離不開語文聽力訓練,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必須重視“聽力”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