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妍
喚醒責任意識 共創(chuàng)和諧班級
——以廣州市啟聰學校職高某新生班班集體建設為例
周 妍
負責主動有擔當,是中國學生發(fā)展所必備之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身心發(fā)展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聽障學生身上普遍存在著自私、目標缺失、責任感淡漠等問題,既影響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給班級管理和學校教育帶來很大的困擾。在實踐中,我一直將責任教育作為班集體建設的重中之重,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F(xiàn)以職高某班班集體形成的過程為例,就創(chuàng)建責任型班級的過程進行簡單的探討。
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準確把握班級特點是班集體建設的基礎。我一般會從班級面貌、學生心理狀況、出現(xiàn)的問題等方面入手。以本文所提供的班級為例:
表1:初始情況量化
表2:學生心理類型4
表3:初始問題量化
1樣本來自2015年6月入學測試成績。
2使用GSI61純音聽力計測聽。測試時間2015年1月。
3使用韋氏WISC-CR量表,標準差10。測試日期2015年10月14日。
4為求結論盡量準確,本測量采用觀察+量表+家長配合三種方式共同完成。
分析:
1.班級基礎不太好,溝通不暢,整體學業(yè)水平差,智力障礙學生占了總人數(shù)的21%。
2.違紀多發(fā),班級常規(guī)亟待建立。
3.行為偏差與心理問題多發(fā)。
4.具有積極性特質(zhì)的孩子少,班級凝聚力差,學生精神生活質(zhì)量平庸。
圖1 責任型班級模型
圖2 責任感類型
依據(jù)模型,我對班級14名學生做出了如下細分,見表4:
Ⅰ型4個孩子在認知、態(tài)度、情感三方面發(fā)展都比較均衡,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榜樣帶頭作用。
Ⅱ型的5個孩子很少違反紀律,但由于缺乏情感的注入,比較被動、不積極。提升他們的情感體驗是重中之重。
Ⅲ型的3個孩子,由于責任認知不清晰,容易產(chǎn)生錯誤的判斷。要教育他們明是非,知對錯,用理性去思考,改掉情緒化的缺點。
Ⅳ型的2個孩子,缺乏行動力,一點困難就撂挑子。要在行為指導下下工夫。
表4:班級學生責任感類型
表5:上下學期班級情況對比量化
3.策略
多維并進,分類教育;導入正能量,強化正影響,促進自動化;集體輔導與個別化教育相結合。建立個人——他人——集體——社會的梯度培養(yǎng)模式。
實施與建設:
第一階段:診斷與歸因。
1.參見本文第一、二部分。
2.為表3中A/D型,表4Ⅳ型的孩子(3人重合)建立個別化檔案。確定幫扶措施。
3.培養(yǎng)班干部。表4中Ⅰ型的4個孩子是重點培養(yǎng)對象。
第二階段:規(guī)范建立與行為引導,為建設責任型班級奠定基礎。
確立常規(guī),規(guī)范行為。細分行為準則,并按照知對——辨錯——踐行——自動化的過程,反復強化。
注重學生面貌管理,耐心培養(yǎng)和引導孩子們對美的正確認知。
注重榜樣與示范,每周評選責任之星,對于責任感強,有擔當?shù)暮⒆?,都會進行激勵,以強化其正面的影響。
積極應對突發(fā)事件。本班在三個月里,共出現(xiàn)了9次突發(fā)事件(見表3)。在處理過程中,認同一個基本點、兩個基本立場與三個分析維度的策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心理疏導與行為矯正的任務。
第三階段:班級氛圍的培養(yǎng)與責任情感的激發(fā)。
這一階段的關注點,更多地放在中間狀態(tài)的孩子身上,即表4中Ⅱ、Ⅳ類型的7個孩子。提升他們的責任情感、責任態(tài)度,在認知與行為之間搭上情感之橋,讓他們都參與到班級建設中來。
傳達正確的輿論內(nèi)容,培養(yǎng)正確的輿論氛圍,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導入正能量,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這是責任型班級創(chuàng)設的最關鍵的一環(huán)。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努力學習,積極進取;放下手機,遠離游戲;熱愛閱讀,發(fā)展興趣。
挖掘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創(chuàng)造機會讓大家都參與到班級管理、班級活動里來。
第四階段:責任型班級的形成。
建立個人——他人——集體——社會的有層次的責任感體系,豐富學生的責任感內(nèi)涵。通過主題教育、融合活動、家校合作等形式,讓每個孩子都明白,他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個小細胞。他們的生存、發(fā)展、快樂、健康都是這個社會的合力所給予。每一個人,都應該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
1.班級常規(guī)管理基本實現(xiàn)自動化,每個孩子都能很好地自我管理,班級事務也責任到人、井井有條。
2.突發(fā)事件及違紀現(xiàn)象大幅度減少。
3.開始形成優(yōu)良班風,連續(xù)四個月零罰單。在學年度的第二學期,獲得了學校文明班。
4.后進生轉(zhuǎn)化效果明顯,其中高同學被評為進步生。李同學等也開始積極要求進步。
5.班級整體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面貌。本班14名學生中有3名校藝術團成員、4名校籃球隊主力、2名校電子制作骨干、2名創(chuàng)意搭建骨干小組成員、1名省跆拳道成員。在各類競賽中全面開花,獲得多項獎項。
班級建設初見成效的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由于理解能力與思維水平的障礙,學生對責任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始終都還是比較淺層面的:看問題比較簡單,目光比較短淺,當其他利益和個人利益有沖突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有悖常理的選擇。需對這種沖突性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
2.由于認知水平的缺陷,如何給他們一個充盈、豐富的精神世界,讓他們?nèi)サ钟鶡o聊和墮落,也是我們每個老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作者單位:廣東廣州市啟聰學校)
朱智賢、陳會昌等人的研究成果,我設計了學生責任型類型的模型,將其分為責任認知、責任情感、責任行為三個維度,并細分為四種類型(如圖1、圖2),其中圖2分別為:Ⅰ責任型,Ⅱ他律型,Ⅲ沖動型,Ⅳ懶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