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霞
長春市朝陽區(qū)人民醫(yī)院護理部,吉林長春 130021
分層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
袁海霞
長春市朝陽區(qū)人民醫(yī)院護理部,吉林長春 130021
目的探討分層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為護理研究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該院治療的患者164例及護理部護士42名,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分層管理護理模式,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及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操作、護理文書書寫質量等情況。結果 分層管理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護理人員的護理文書書寫、基本素質、護理操作等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 分層管理護理在患者中的應用,不僅改善了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增加了患者對抗疾病的自信心,增強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緩和醫(yī)患關系,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分層管理;護理質量;影響分析;綜合素質
分層管理是指護理的分層管理,是根據(jù)護士的不同學歷、護理能力等方面為基本準則,將護士分為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根據(jù)其特點安排不同的崗位,承擔相應的護理工作,并在此期間對護理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制度考核等[1-2],提高護理滿意度,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模式,緩和醫(yī)患關系,保證患者的舒適程度,改善護理質量。近年來,隨著患者和疾病的增多,醫(yī)院的護理工作和護理內(nèi)容有了很大的改變,如若護理模式不改變的話,則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及康復,加重護理工作,因此對護理模式進行改革,保證護理質量尤為重要[3-4]。該院采用分層管理護理模式對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該院治療的患者164例及護理部護士42名進行考察,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該院護理部的42名護理人員與16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照均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簽署知情書,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21名護理人員,82例患者。兩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平均年齡(34.0±1.7)歲;對照組患者男40例,女42例,平均年齡(43.5±1.4);觀察組患者男39例,女43例,平均年齡(45.5±1.1),所有患者排除肝、腎損傷、精神障礙、妊娠、哺乳期等患者。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分層管理護理模式,具體方法如下。
根據(jù)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等不同,實行崗位分層管理,并明確工作職能、工作范圍及任務,分別設立??谱o士(師)、助理護士、責任護士、高級責任護士等不同層次的護理崗位,以滿足不同患者的要求及病情需要,確保護理質量,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1.2.1 助理護士崗位職責 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的中專以上學歷,并取得醫(yī)院崗位培訓考試資格的護理人員為助理護士,在上級護士的指導下按照制度要求,協(xié)助護士完成低技術型及非技術型的基礎的護理工作,包括更換床單被罩、記錄患者生命體征、常規(guī)性測量、留取患者代謝標本、協(xié)助患者翻身、進食等、護送患者檢查身體、更換床位、科室;清潔整理護理儀器、取藥、清點藥品、保持病房清潔、給儀器病房等消毒、協(xié)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xù)等等。
1.2.2 責任護士崗位職責 責任護士為具備完善的崗位能力、取得注冊護士資格、掌握護理基本常規(guī)操作、能解決常見的護理問題,掌握常用的救急技術的護理人員,責任護士在護士長的領導下可以分管患者的各項護理工作,能準確執(zhí)行醫(yī)師的醫(yī)囑;責任護士可以按照護理工作流程和標準能熟練地完成各項基礎的護理工作,在高級護士的指導下能完成對患者的健康指導;在高級責任護士的指導下可以完成患者的病情觀察和護理情況記錄;能參與急重病人的搶救,熟練地掌握各種急救儀器和急救藥品的使用;可以參與護理查房、護理會診、臨床教學、病區(qū)管理等工作,指導助理護士完成相應的護理工作。
1.2.3 高級責任護士的崗位職責 將具有5年以上專業(yè)經(jīng)歷、護士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的護士列為高級責任護士,該層次護士可以熟練掌握專業(yè)護理及常用的急救技術,可以獨立處理專業(yè)護理問題,并能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制定護理計劃;參與??谱o理管理委員會,負責分管患者的各項護理工作,帶領下級護士對急救患者就行搶救,制定護理計劃;指導下級護士進行病情觀察和護理評估單的書寫,承擔實習及進修護士的臨床教學任務等。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等情況進行調(diào)查,以患者例數(shù)評判,例數(shù)越多說明患者對護理效果越滿意。采用該院護理部制定的護理質量評價表對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質量、護理文書書寫情況、護理技術操作等情況進行考察,得分越高,證明效果越好[5-6]。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方式下,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護理滿意度等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兩組護士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觀察組護士的基礎護理質量、護理文書書寫情況、護理技術操作等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護理質量比較[(x±s),分]
分層管理模式是近年來新興的護理模式,是根據(jù)護士的不同學歷、護理能力等方面為基本準則,將護士分為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根據(jù)其特點安排不同的崗位,承擔相應的護理工作,并在此期間對護理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制度考核等,提高護理滿意度,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模式,緩和醫(yī)患關系,保證患者的舒適程度,改善護理質量[7-8]。分層管理是根據(jù)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等不同,實行崗位分層管理,并明確工作職能、工作范圍及任務,分別設立專科護士(師)、助理護士、責任護士、高級責任護士等不同層次的護理崗位,以滿足不同患者的要求及病情需要,確保護理質量,促進患者恢復健康。分層管理不僅可以明確護理崗位職責,激發(fā)護理人員的積極性,而且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緩和醫(yī)患關系,護理分層管理不僅可以提高護士的工作能力,而且增強責任意識,提高護理質量。分層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合理分配護理人員,調(diào)動護士的積極性,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該研究通過分層管理模式進行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中只有6例對護理服務不滿意,護理滿意率高達93.91%,而對照組中有32例不滿意護理服務,滿意率為60.97%,觀察組護士的基礎護理質量、護理文書書寫情況、護理技術操作等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不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而且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極具臨床推廣意義。
[1]李瓊,李萍,馮玉彩,等.分層護理管理模式對礦區(qū)醫(yī)院護理質量的影響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7):126-128.
[2]韻霞,史生華,姜紅,等.護理人員分層管理對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分析[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7(2):28-31.
[3]王軍,臧福才,宋瑜,等.分層管理模式在提高護理質量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36):218-219.
[4]胥建平,羅曉娟.護士分層管理模式對提高內(nèi)科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23):119-120.
[5]韓英,宋世德,成向華.分層管理模式對提高內(nèi)科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5(8):190-192.
[6]陳玉蘭.分層管理模式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8):91-92.
[7]安靜.分層管理對提高內(nèi)科護理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20):114-116,121.
[8]洪慧革,瑪依努爾·買合蘇提.分層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研究[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8):1086-1088.
R47
A
1672-5654(2017)09(c)-0106-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7.106
袁海霞(1960-),女,吉林長春人,大專,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管理工作。
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