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琴
(內蒙古磴口縣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200)
螺內酯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評估
馬瑞琴
(內蒙古磴口縣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200)
目的 評估螺內酯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方法 選取本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樣本,將其分為聯(lián)合組與對照組2組。對照組單獨給予貝那普利治療,聯(lián)合組采用螺內酯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結果 治療后,聯(lián)合組患者LVEDD(45.00±1.04)mm、LVEDS(34.96±0.66)mm、LVEF(54.15±2.73)mm、治療有效率100%,與對照組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結論 螺內酯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顯著。
螺內酯;貝那普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由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發(fā)展至終末階段所致。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冠狀動脈硬化及肺氣腫等。疾病常規(guī)治療藥物以貝那普利為主,療效顯著。有研究指出,將螺內酯與貝那普利聯(lián)合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有效率更高。本文于本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隨機選取65例作為樣本,觀察了螺內酯聯(lián)合貝那普利的治療效果。
于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作為樣本,采用隨機抽簽的方法,將其分為聯(lián)合組與對照組。聯(lián)合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齡50~88歲,平均(69.83±3.21)歲。疾病類型:擴張性心臟病15例、風濕性心臟病16例、其他2例。對照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齡51~90歲,平均(70±3.2)歲。疾病類型:擴張性心臟病15例、風濕性心臟病15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患者均無感染性疾病。(2)無肝腎等其他系統(tǒng)重大疾病。(3)近3 m內,無心肌梗死及心絞痛發(fā)病史。(4)患者自愿參與研究。
對照組單獨給予貝那普利治療:(1)初始劑量2.5 mg/d。(2)根據患者耐受性及疾病治療效果,適當增加給藥劑量。(3)貝那普利最大劑量不得超過40 mg/d。
聯(lián)合組采用螺內酯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1)貝那普利給藥方法與對照組一致。(2)螺內酯20 mg/d。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包括LVED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S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及LVEF(左室射血分數)3項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治療后,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心力衰竭癥狀有所恢復時,認為治療有效。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s)
治療階段 治療前治療后組別 聯(lián)合組 對照組 聯(lián)合組 對照組LVEDD(mm) 61.19±1.11 61.20±1.11 45.00±1.04 52.87±2.25 LVESD(mm) 47.01±1.05 47.00±1.06 34.96±0.66 38.95±1.40 LVEF(%) 37.33±0.98 37.35±1.00 54.15±2.73 45.82±2.88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n(%)]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左心衰竭作為常見,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肺水腫等。及時治療,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1]。
貝那普利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物,屬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規(guī)治療藥物之一。用藥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緊張癥狀,改善冠狀動脈供血,使患者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得以緩解。貝那普利給藥方法以口服為主,吸收率40%左右,血藥濃度在口服0.5 h后達到峰值,半衰期22 h。藥物有效成分經吸收后,其他成分可通過代謝排出體外,藥物毒性相對較低。
隨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進展,部分患者容易出現液體潴留癥狀,嚴重可引發(fā)腎衰竭,致使患者死亡。螺內酯為利尿劑的一種。將其應用到疾病的治療中,可有效緩解患者水腫癥狀。將螺內酯與貝那普利聯(lián)合應用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中,療效更加顯著。本文研究發(fā)現,采用上述方法治療后,患者LVEDD(45.00±1.04)mm、LVEDS(34.96±0.66)mm、LVEF(54.15±2.73)mm、治療有效率100%,與常規(guī)治療方法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
貝那普利用藥常見不良反應以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為主,部分患者可見血清肌酸酐升高癥狀。停藥后,上述癥狀可自行消失。本組患者口服貝那普利后,未見不良反應發(fā)生。螺內酯用藥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高鉀血癥、低鈉血癥等,過敏反應較罕見。
綜上所述,應將螺內酯與貝那普利聯(lián)合應用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中,進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強左心功能,提高治療有效率。
[1] 李 慶.螺內酯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0):127-128.
R541.6
B
ISSN.2095-6681.2017.23.49.02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