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學華
摘 要 本文就心理課堂中的一個偶發(fā)事件進行反思,以期尋找一種有利于教學的一種方法。
關(guān)鍵詞 教學生成 教學反思 心理課堂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按照教學計劃,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是人際交往中的投射效應,讓學生了解這種效應的內(nèi)容并在人際交往中學會合理利用。老師設計了提問作為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請同學解釋一下下面這句話‘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什么意思?”看到講臺上的學生名單,老師隨機點了一個學生蔣某某,許久沒有任何回應。于是又重復了一遍這個名字,同學們的眼光齊刷刷的看向一個方向,老師用期待的眼光等待著這個同學的 “閃亮登場”。蔣同學置若罔聞的抬起頭,“干什么?”老師知道她肯定沒聽清楚老師的問題,便很耐心地重復了一下問題?!拔也恢馈!边@個同學甚至沒有站起來,就這么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了一句,老師強壓心中的怒火,略帶笑意的說“請你站起來回答一下?!薄拔艺娴牟恢??!闭f實話,這個問題對高二的學生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答不出來實在是不能理解。而老師的問題只是作為導入,引出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也是讓這句耳熟能詳?shù)脑捘苡兄趯竺娼虒W內(nèi)容的理解,怎奈學生如此不配合,這分明就是對心理課的不重視,對老師的不在乎。滿腔怒火熊熊燃燒,該怎么辦?摔門而出?“你們這樣以后再也不用上心理課了,”還是聲色俱厲的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教師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多年的心理學專業(yè)背景告訴老師,此時這樣做都是欠妥的。如何化解此時老師和課堂不被尊重的尷尬情形,如何讓這堂課氣氛融洽的進行下去,是老師此時需要快速思考并解決的問題。曾經(jīng)學習過可以采用冷處理法,不理會不夸大蔣學生的表現(xiàn),請另一個學生起來發(fā)言,事后再單獨教育。然而此時另一個想法突然冒出來:索性把這場不愉快當作情景劇演下去。老師佯裝生氣批評了該同學??粗Y同學悻悻地低著頭。
轉(zhuǎn)而微笑地對同學們說,“好,謝謝你們剛剛配合我演了一場情景劇,尤其感謝蔣同學”,全班同學對老師瞬間的情緒轉(zhuǎn)變目瞪口呆,對老師的解釋更是一頭霧水, 蔣同學更是很疑惑地看著老師。老師走到蔣同學面前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斑@是我們提前商量好的情景劇,劇中,蔣同學演的是一位剛剛考試失利的同學,她心情很低落,面對老師的提問就做了剛才情境中的表現(xiàn),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眼角的余光看到蔣同學面紅耳赤地低著頭。接下來的這節(jié)課,老師結(jié)合情景劇,引導同學們一起分析討論了情緒的產(chǎn)生、情緒的覺察和控制,最后結(jié)合最近社會上發(fā)生的怒摔嬰兒案和怒路癥,進行小組討論,進一步消化吸收本節(jié)課的知識。課上,老師還時不時的找機會表揚蔣同學的精彩演繹,而她居然能在最后的討論環(huán)節(jié)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令我驚喜。下課后,蔣同學跟出來解釋了一下她上課前幾分鐘如此表現(xiàn)的原因“老師,對不起,自己之前不該那樣,確實是今天心情不太好,班主任之前批評了我,我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影響了課堂,也很不尊重你。我們之前沒有商量表演情景劇,而您......”
課后,老師一直在思考,這樣做到底合適不合適?因為這突如其來的尷尬,暴露了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昭示了學生有待提高的心理品質(zhì),提醒了老師需要教育方面,于是老師便抓住機會,將此段尷尬“歪曲”成情景劇,并作為教學的一部分,臨時更改了教學內(nèi)容。課堂上,當老師請學生分析情景劇中蔣同學情緒產(chǎn)生的可能原因時,他們列舉的學習生活中的很多事件,為老師所不知;當問課堂上老師的情緒給學生了帶來什么體驗時,他們的感受,讓老師深思,更讓其動容。當分享情景劇中學生、老師因沒控制好情緒帶來的影響,得益于身臨其境學生更能應答自如。故教學過程中,老師便能水到渠成地再引出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并分享自己沒控制好情緒的例子。老師的自我解剖,現(xiàn)身說法,學生的坦露無疑,認真分享,讓師生沒有距離,課上分享的情緒的控制方法更能被學生接收并消化吸收,同化為已用??吹酵瑢W們積極發(fā)言,踴躍分享,看到蔣同學主動出來跟我說明情況承認錯誤,我知道我的目的達到了,這節(jié)課注定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老師感慨良多,尤其是這樣一段“尷尬”情景。
1捕捉教學生成情景,覺察心理問題,抓住教育契機
心理健康課程就是以改善自我、發(fā)展自我為目的,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結(jié)合學生當前面臨的問題,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心理體驗、新的認識,促進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和心理品質(zhì)的增強。就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課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化”,就心理課而言,教師不能預想和創(chuàng)設所有的心理問題,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問題,抓準有效的時機進行正確的引導,更能起到教育的目的。
2允許壓力瞬間過度,“消極教育”,給學生反思空間
現(xiàn)代心理學提出壓力瞬間過度現(xiàn)象,是說學生們經(jīng)常會面對父母、老師們殷切的期望和壓力。當這些期望和壓力越積越多,當最后一根稻草壓上去的時候,孩子可能受不了了,就一下子爆發(fā)出來了。但是父母和老師可能不理解,孩子們?yōu)槭裁匆驗橐患戮桶l(fā)火。如果相互之間沒有溝通,問題沒有解決,沖突會頻繁發(fā)生,矛盾會越積越深。教師要能理解學生的這種現(xiàn)象,采取積極的方式與學生溝通,了解存在的問題。所以當沖突發(fā)生的時候,不必急著宣判,不妨“消極教育”。盧梭《愛彌兒》中提到“消極教育”,提醒成人很多(下轉(zhuǎn)第93頁)(上接第91頁)教育可以緩行,個人覺得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批評教育可以緩行。批評教育操之過急,會有失對情況的前面了解。“消極教育”,給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機會和空間,或許就能看到一片柳暗花明。
3化說教為寬容,潤物無聲,促進心理品質(zhì)提升
新課程改革時刻提醒,教師應該多為學生著想,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觀察思考事物,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解決問題,以使教育實施得更人性化。哲學家黑格爾說:“心靈的主要任務是理解,理解是為了達成與這世界的和解?!逼鋵嵜總€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逾越規(guī)則或離經(jīng)叛道的時候,當他們用消極的應對方式進行抵抗或用過激的態(tài)度表達不滿時,教師一定要能夠冷靜的應對。要對學生多一點溝通、理解,允許學生犯錯;要對學生多一點寬容、包容,給學生成長的機會,并幫助其成長和解決問題。如果教師凌駕于學生之上,認為學生所有行為都應該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或者一味地批評指責,認為教師的權(quán)威不可挑戰(zhàn),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或者口服心不服。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可能犯錯,希望教師用真心去教育學生,愛心去軟化學生,寬容心去理解學生,促進孩子們和諧健康的成長。
4合理控制情緒,言傳身教,做好示范引領
戰(zhàn)國荀況《荀子·修身》中談到,“怒不過奪,喜不過予”,他告誡我們情緒控制的重要性。對教師而言,情緒控制的能力更尤其重要。
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已證明:愉快、歡樂、適度平穩(wěn)的情緒能使中樞神經(jīng)活動處于最佳狀態(tài),保證體內(nèi)各系統(tǒng)的協(xié)調(diào)一致,充分發(fā)揮機體的潛能。課堂上教師的好情緒能促進自己的認知,加快聯(lián)想和記憶,能有助于教學的發(fā)揮。
俗話說,“一片烏云可以染黑任何一片晴朗的天空”?,F(xiàn)代心理學提出情緒具有很大的傳染性,教師的情緒對學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處在愉悅、興奮的情緒狀態(tài)中,他們的感知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均會得到增強。反之,教師情緒低落憂慮、煩躁等消極情緒都會傳染給學生,容易使對課堂產(chǎn)生厭煩感,有的甚至失去學習的興趣。
心理課堂特殊的教學目的更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心理素質(zhì)和心理品質(zhì),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做好示范引領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