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靜
【摘 要】多媒體教學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產(chǎn)生了巨大沖擊,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產(chǎn)生重大的變革,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工具,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可以帶給學生們對于課文理解的更加直觀的感受,對學生們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中語文 多媒體教學 學生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060
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信息技術也在教學領域開始廣泛的應用。隨著多媒體在學校的普及,多媒體教學研究已經(jīng)原來越成為廣大老師所要重視的事情,怎樣運用多媒體教學,怎樣合理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學習,下面,針對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我就簡單的談一下我的一些研究認識。
一、多媒體教學對于高中語文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拓展課堂的容量,拓寬學生的視野
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拓展了課堂的容量,以往高中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課本,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僅限于課本上的一點知識,最多也就是其他一些教材上的知識。這種學習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對于高中語文學習來說,很多素材的應用,尤其是寫作,議論文的時候,每次都是千篇一律的雷鋒,蘇軾……不勝其煩。固然,他們的故事都是一些十分典型的素材,但是當我們學生寫了一遍又一遍,也會造成審美疲勞,學生們的視野就僅僅局限于這么一點點。其次,課本收納的知識畢竟有限,但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學習的還有很多,尤其是在高度信息化的現(xiàn)在,如果學生們僅僅依賴課本,很快就會被時代所淘汰。而運用多媒體教學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社會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不管好人好事,還是反面例子,都可以搬上課堂,搬進以論文中,這樣學生們的寫作技巧才能提升。其次,課本上收錄的文章都是一些經(jīng)典的文章,但是課本對它的分析背景都不是非常的詳細,而老師們運用多媒體就可以幫助同學們分析文章創(chuàng)作時的背景。當然,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也帶來許多糟糠,這就需要老師們把好關,選其精華,傳授給學生們,幫助他們拓寬視野。
(二)創(chuàng)造具體的情景,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高中語文是一門很難的學科,又是一門很簡單的學科,說他簡單,那是因為我們從小就接觸,它貫穿于我們的生活。說他難又是因為,正是因為他太普通了,所以幾乎沒有哪一個學生說對語文特別感興趣。所以我們看到,學生們對于語文學習的成績是兩極分化最小的,但這不是個好現(xiàn)象,說明學生們對于高中語文學習不重視。那么最好的解決方案是什么?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老師們講解課文,學生們體會不到文章作者寫文章時的心情,面對密密麻麻的文字,就仿佛看天書一般。而運用多媒體教學之后,老師們可以把具體的情景帶入課文,例如在講《劉姥姥進大觀園》那一課時,曹雪芹對于劉姥姥足跡先后經(jīng)過哪些地方描寫的非常細膩,如果讓學生自己自己去讀,那么最終的后果就是,學生們只看見劉姥姥進這進那,毫無順序可言,如果運用多媒體把大觀園的俯視圖展示出來,那么學生讀起來就會更加有條理,又比如適當加入一些音樂,使學生們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說多媒體教學對于學生興趣的養(yǎng)成具有十分大的益處
(三)減輕老師備課和上課的負擔
對于老師而言,多媒體教學方式首先是減少了老師的體力勞動,在過去很多老師都得過哮喘病,最大的病因就是老師每節(jié)課都需要用粉筆板書,而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教學后,這種情況就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看起來老師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用來備課,用來精心策劃課件。但是,往往老師麻煩的只是制作這個課件,但是一旦制作好了之后就可以重復利用,甚至有時候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下載課件,老師需要做的只是對原有課件進行修改,刪除不需要的,添加需要的,極大的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二、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的具體應用
(一)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難點,更加有針對性的講解
老師們在運用多媒體時到底該怎么用,又怎樣用才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怎樣用才能使課堂高效。我認為老師要做的首先是備好課,并不是說我有了課件那就算是備好課了,老師要根據(jù)自己班級的具體情況來修改課件,最重要的是多媒體只是教學工具,老師上課要讓課件跟著自己走,而不是自己跟著課件走。如果老師都講得混亂,學生們的思路也會是一團糟。那么什么重點,難點就更加區(qū)分不開,一節(jié)課就毫無效率可言。老師講課要條理清晰,突出重難點,比如重難點可以用不同的顏色做批注,或者是用較長的篇幅來講解。比如在《滕王閣序》一文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句是重點也是難點,簡簡單單的景象,描繪的意境卻是妙不可言,那么老師們就需要對著一句著重的講解,讓學生能夠真正的體會理解。
(二)運用多媒體,導入情景,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tǒng)教學不具備的優(yōu)勢,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體現(xiàn)在科技上,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視頻、聲音、圖片帶入到課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所以老師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點。如若老師準備的課件僅僅是簡單的文字敘述,而缺乏這些東西,那么多媒體教學對于學生的幫助將會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說又回到傳統(tǒng)課堂學生聽天書的時代。那么怎樣來具體使用,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掌握。以《春江花月夜》一詩為例,這是高中語文課本里非常重要的一首長詩,文中的幾乎每一句都是經(jīng)典,每一句都繪制了一個場景。老師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要讓學生體會到那種場景,首先要讓學生們的腦海里有這么一個大的場景,晚上,大江,月亮,閣樓……這些具體的場景都要出現(xiàn)。然后具體講解每一句的時候,將畫面拉近。這樣就運用多媒體將場景導入到學生的腦海里,學生才會更容易理解掌握。
(三)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分析人物性格,學習文章語言
運用多媒體來幫助學生分析人物性格,學習文章的語言更有效果。高中語文課本中許多文章都存在很多的小說類的文章,對于這些文章學生主要的學習目標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學習文章的語言。老師們可以運用多媒體,把課文中優(yōu)美的文章語言摘錄出來,分析其運用了那種手法。這樣根據(jù)實例來教學生如何運用語言,從而把一篇文章中截然不同性格的兩個人拿出來形成對比,這樣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
三、結束語
多媒體技術帶給高中語文極大的便利,或許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弊端,但肯定是利大于弊。同時,我也希望我的認識研究能帶給老師們一點啟發(f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