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鈴鈴+陸源+厲旭云+梅汝煥+王夢令
摘要:本次調查以352名選修生理科學實驗課程的醫(yī)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實驗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實驗原理、實驗設計、結果預測以及實驗操作相應的成績提高程度顯著(p<001),尤其是實驗操作部分的成績翻倍提高。因此,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實驗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在線教學;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規(guī)劃的指導下,在線教學與課堂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應用越來越廣泛。中國知網(wǎng)期刊數(shù)據(jù)庫檢索結果表明,以“混合式教學”“SPOC”“在線教學”“課堂教學”為關鍵詞的研究文獻很多,但大多為綜述類、研究探討類文獻,真正對實驗教學應用效果進行探究的文獻較少。
生理科學實驗課程是醫(yī)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其學科交叉程度較高且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探究分析能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等重任。因此,通過對生理科學實驗課程實施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本次調查探究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評估這一教學模式改革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其成為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終身學習者。
一、調查對象及內容
1.調查對象
本研究以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選修生理科學實驗課
程的2014級臨床醫(yī)學、口腔醫(yī)學、預防醫(yī)學等12個班級,共計352人為研究對象,通過兩輪實驗教學課程設計,統(tǒng)計學生課堂測驗各個觀察指標的正確率。這兩輪實驗教學課程設計為“動物實驗——為什么神經(jīng)干雙向動作電位不對稱(第2周)和腎上腺素能抗哪些降低心縮力的因素(第5周)”及“仿真實驗——失血代償高仿實驗(第2周)和循環(huán)與泌尿高仿實驗(第5周)”。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標準誤表示,采用卡方檢驗。
2.調查內容
(1)在線教學
學生根據(jù)在線課程網(wǎng)站給出的課件,即每項實驗的自主學習范圍、要求及擬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充分理解實驗目的、實驗設計原理、實驗方法,并根據(jù)網(wǎng)站提供的相關操作視頻,撰寫實驗操作流程,制作實驗原始記錄表和統(tǒng)計表,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
高仿實驗要求學生自行下載高仿實驗操作軟件,或者在高仿實驗室根據(jù)導學專欄指南,進行自主學習,仿真實驗內容。
(2)課堂教學
①課堂測驗
為了檢驗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課程組將實驗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分為理論知識、實驗原理、結果預測、實驗設計、實驗操作以及仿真實驗等觀察指標,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xiàn),且各觀察指標題量占比一致,進行課堂測驗。
②翻轉課堂
實驗操作前后教師進行翻轉課堂講學,讓學生按照順序分組討論在線學習成果以及分析實驗結果,最后由師生共同點評、解惑、打分。
③實驗操作
學生觀看在線教學視頻后,通過了解一定的操作步驟和知識,在操作的過程中,與教師和同學互相交流操作難點的處理方法,并由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實驗現(xiàn)象等。
二、調查結果
由圖1可以看出,學生在第5周的課堂測試除了理論知識的正確率沒有顯著的變化外,其他指標的正確率都高于第2周的正確率,尤其是實驗原理、實驗設計、結果預測以及實驗操作的正確率,有顯著的提高(p<0.01)。第5周的課堂測試,實驗操作部分的正確率較第2周的正確率,呈翻倍提高。兩次課堂測驗的仿真實驗的正確率都較差,平均水平皆低于50%;理論知識的正確率都良好,平均水平皆高于70%。
注:*:p<0.05,**:p<0.01。
三、討論
根據(jù)生理科學實驗課程安排,第5周的課堂測試總體難度高于第2周的課堂測試,尤其體現(xiàn)在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兩次課堂測驗正確率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在學生初次接觸生理科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在線學習時,自學主動性差、效率低,容易對實驗的重難點把握不準,特別是對實驗操作不重視,導致相關正確率較低。
經(jīng)過一輪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思維實驗教學后,學生不僅在前期操作的過程中增加了經(jīng)驗,而且在后期在線學習的過程中更懂得把握重點,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在課堂教學的有效監(jiān)督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明顯增強,在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及結果預測環(huán)節(jié)的正確率有明顯的提高。
在實驗教學之前,學生已經(jīng)具備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所以實驗環(huán)節(jié)相應比較順利。由于課程設計的仿真實驗一般要求學生在課后完成,缺少針對學生實施仿真實驗的課堂監(jiān)督檢查,因此學生的自覺性較差,容易忽視仿真實驗的重要性,學習效果也較差。
四、結論
通過引入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大部分學生在生理科學實驗課程上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明顯提升,這說明兩者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真正發(fā)揮作用,改善教學效果。教師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提升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成為能夠終生學習的學習者。
五、展望
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學生課前學習壓力大、教師在線教學能力待提高、師生實時反饋互動平臺有待完善等。為了更有效地實現(xiàn)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內化程度提高以及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心理活動、學習行為出發(fā),優(yōu)化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內容及教學設計,設置測評互動平臺,讓師生即刻實現(xiàn)互相了解與自我了解,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討論。
參考文獻:
[1]郝建新,郭曉靜.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SPOC模式電類實驗教學[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9):209-213.
[2]葉惠明,顏愛斌,王澤生.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熱工基礎實驗課程混合式教學的應用[J].實驗室科學,201215(3):55-57.
[3]周玲玲.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在基礎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5(4):650-651.
[4]謝丹,鄧天衛(wèi).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語言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6(4):45-46.
[5]張麗華,劉晟楠,王宇.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結構及發(fā)展特點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6(1):16-20.
[6]祝智庭.智慧教育新發(fā)展:從翻轉課堂到智慧課堂及智慧學習空間[J].開放教育研究,2016(1):18-26.
[7]張繼美,桂紅兵,董輝.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智能測評系統(tǒng)設計[J].西安郵電大學學報,2016,21(4):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