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誠
摘 要:一直以來,高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完全獨立的兩門課程。對二者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二者存在彼此融合的基礎,同時二者的融合也能促進各自的進一步發(fā)展。基于此種情況,本文首先從教學目標以及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關系入手對融合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并從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應該實現進一步發(fā)展、思政教育需要充分吸收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法以及實現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有效整合三個方面論述了具體的融合策略。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心理健康;融合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1-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001
一、引言
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高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各自獨立發(fā)展,二者之間并不存在聯系。這種分離式的教育方法逐漸無法滿足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需求。因此,在本文當中筆者嘗試將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標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標在于培養(yǎng)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為國家的發(fā)展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高校的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之上,同時結合不同高校的基本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有效引導學生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素質。雖然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具體的教育內容、方法與模式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但是二者之間的教育目標基本相似,都是為了提高高校學生的素質,為社會發(fā)展提供合格的人才。
(二)思政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標在于引導學生的思想發(fā)展,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則在于增強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自我調節(jié)能力往往是以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等元素為具體的表現形式,這些元素也是學生心理能力的重要構成部分。也就是說良好的思想價值觀念可以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的進一步發(fā)展,促進學生養(yǎng)成更加優(yōu)秀的心理品質。因此,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充分利用思政教育的基礎力量,促進學生心理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融合到思政教育的全過程當中
從思政教育的具體內容來看,也包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首先,思政教育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其次,在思政教育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基本訓練。當前階段許多大學生在思想方面所放映出的一些問題,其根源也在于其心理。因此,思政教育只有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與價值觀念。同時,高校思政教育除了需要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之外,還需要通過解決大量的學生心理問題。因此,高校在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促進學生心理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三、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策略分析
(一)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應該實現進一步發(fā)展
實現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并不意味著,傳統的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將會被徹底拋棄,而是需要建立在各自穩(wěn)定發(fā)展的前提之下才能有效實現。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雖然其主要功能都是為了服務于高校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但是所發(fā)揮的具體功能具有明顯的差異性,融合發(fā)展是充分汲取各自優(yōu)勢的基礎之上,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因此,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本身必須要實現進一步的發(fā)展,才能為融合之后的教育提供新的方法與途徑,從而提高學生能力發(fā)展?,F階段高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基本需求,對課程體系、教材、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改革,促進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思政教育需要充分吸收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高校在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當中,還是沿用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即大量的向學生灌輸各種思政教育知識細節(jié),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并通過機械背誦的方式應付考試。此外,由于思政教育內在的說教性導致,學生對其存在著一定的反感情緒,這就必然導致高校思政教育往往難以真正地被學生所接受。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以基本的心理規(guī)律為依據,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通過引導幫助學生完善自我心理品質,紓解心理問題,從而適應社會與環(huán)境的變化。這種教育模式往往能夠真正地深入到學生的內心當中,從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可以有效地被學生所接受。因此,思政教育必須要積極吸收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的心理特征為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同時結合心理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政教育內容的學習,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三)實現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有效整合
實現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必須要以師資隊伍的有效整合為基本出發(fā)點,整合整合的師資隊伍可以在實現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互相滲透。具體來說主要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建立整合的長效機制。高校需要制定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融合的保障機制,通過制度的方式促進思政教師學習心理知識以及心理教師學習思政知識;(2)建立良好的融合環(huán)境。高??梢詫⑺颊逃c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安排在相同的工作環(huán)境當中,從而便于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3)注重教學方法與教學理論的整合。即思政教師與心理健康教師需要進行教學方法與教學理論的溝通與交流。
四、結語
在本文當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對高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旨在促進高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方海珍,邢曉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論——兼論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J].法制與社會, 2011(11):232-233.
[2] 許賀,李洪.新時期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工作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機制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6):45-46.
[3] 展杰,楊芳.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整合 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J].甘肅高師學報, 2006, 11(1):110-112.
[4] 禹建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作用探
析[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4):137-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