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下列基礎知識:十二銅表法、自然法、羅馬公民法、羅馬萬民法,通過對以上知識的了解,使學生掌握羅馬法的發(fā)展過程和歷史作用,引導學生認識羅馬法的歷史意義。
2.過程與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就羅馬法的起源、羅馬法的內容、羅馬法的歷史作用三個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全面理解羅馬法的內涵,通過問題教學法、討論法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內容。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對羅馬法的全面歸納總結和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羅馬法的歷史意義和法律、法制在現(xiàn)實政治生活中的價值,最終肯定法制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是最合理的國家治理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掌握羅馬法的主要內容、發(fā)展過程及其對羅馬政權統(tǒng)治的維系作用。
難點:
認識羅馬法的歷史作用及其現(xiàn)實價值。
實施過程:
[導入新課]
師:千百年來,羅馬不僅指一段古老而悠遠的歷史,更代表一種宏偉而博大的精神。驍勇的羅馬人更崇尚武力和秩序,在金戈鐵馬卷起的滾滾風塵中,長期忙碌于對外征戰(zhàn),與睿智的希臘人相比,難免給人“略輸文采”“稍遜風騷”之感。然而,羅馬人建立過一個龐大帝國,羅馬帝國的維系主要依靠兩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羅馬軍團,二是博大而縝密的羅馬法律。
古代羅馬在法制建設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chǎn)。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羅馬人的法律。
[講授新課]
師:同學們,如果你們的權利和利益受到他人的損害或侵犯,你會怎么做?
生:我會選擇用法律武器來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
師:但當法律只是一種習慣法時而不是成文法時,人們也很難維護自己的權利。
歷史情景題:
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chǎn)捐給
那些跟隨他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請同學們想一想,法官會怎么判呢?
生:法官會偏袒羅莫洛的家人。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羅馬共和國早期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無形中為法官故意壓迫平民,袒護貴族提供了方便。
(板書演示)一、第一部成文法
1.習慣法
(板書演示)2.《十二銅表法》
(讓學生看課本圖片)
閱讀摘自《十二銅表法》材料
師:《十二銅表法》在本質上是維護貴族利益,但它限制了貴族的專橫,打破了他們對法律知識的壟斷,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師:《十二銅表法》適用于哪些公民?
生:僅限于羅馬公民。
師:對,公元前3世紀中期以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稱為“公民法”。《十二銅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板書演示)二、從治“公民”到治“萬民”
1.公民法
師:伴隨著長期的對外戰(zhàn)爭,羅馬疆域不斷擴大。
師: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案例來思考疆域擴大對羅馬法的影響。
歷史情景題:
古羅馬大將愷撒進兵埃及,與美麗的埃及女王克婁帕特拉一見鐘情,兩人還有了一個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愷撒。當愷撒歸國執(zhí)政之后,克婁帕特拉攜兒子赴羅馬與愷撒相會,并向羅馬法庭為自己和兒子申請羅馬籍,請問法官會判給克婁帕特拉和她的兒子享有羅馬籍嗎?為什么?
生:不會,因為公民法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
而克婁帕特拉是埃及女王,私生子也是在埃及出生的,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所以法院不會判給克婁帕特拉和她的兒子享有羅馬籍。
師:那這種現(xiàn)象合理嗎?
生:不合理。
師:怎么解決的?
生:通過萬民法。
(板書演示)2.萬民法
師:請同學們結合書本比較一下公民法和萬民法有哪些區(qū)別?
(注意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適當引導,應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以培養(yǎng)表達應用能力。)
師:(小結)法律的主要職能是規(guī)范社會生活,調節(jié)人際關系。法律一定要根據(jù)社會現(xiàn)實生活而隨時調整以適應新的形勢。公民法的主要職能是調節(jié)共和國時期的羅馬公民利益關系。在共和國轉向帝國的過程中,各種新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萬民法便應時而生,所以說萬民法取代公民法是一種歷史趨勢。
舉例:(1)讓學生看P113資料卡片的內容。
(2)我認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賦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賦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著一些普遍的法則,如理性、自由、平等、正義等,這些原則永恒不變,這些原則也必須體現(xiàn)在法律中。
——古羅馬法學家 西塞羅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自然法的理解與認識,領會其精神之所在。
(板書演示)3.自然法
(板書演示)三、持久統(tǒng)治的維系
活動設計: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P113內容,四個人一組討論派代表回答羅馬法對于維系羅馬統(tǒng)治起到了什么作用?
(板書演示)1.對羅馬
(學生自由回答。學生可能說不到要害上,教師應靈活引導點撥)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的能力。
師:羅馬法是世界史上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大家看一下下面的資料,說說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板書演示)2.對后世
生1:羅馬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直到現(xiàn)在依然非常重要。
生2:很多歐洲國家的法律都借鑒了羅馬法。
生3:說明羅馬法的內容有很多至今依然發(fā)揮作用,沒有過時。
生4:……
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恩格斯對羅馬法的評價。
總結:
羅馬法與今天的時光隧道:
恩格斯說:“羅馬法是第一個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預料到現(xiàn)代私有制的法律”。
近代歐洲都以羅馬法為基礎,制定了本國的法律制度,如《德國民法典》《拿破侖法典》等都以羅馬法為法律藍本。它是近代資產(chǎn)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驅。
現(xiàn)在世上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訴訟原則都淵源與羅馬法。世上公認的法學理論、法制民主原則也均發(fā)端于羅馬法。羅馬法中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代、地域與民族的永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