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金云
筆者聽了一節(jié)課后有一些對“陷阱教學法”的思考,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陷阱教學法”進行闡述。2009年10月28日,我有幸到清遠市第十七屆青年教師語文基本功比賽的現(xiàn)場,聆聽了五位教師教學《小澤征爾的判斷》一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來自英德的王雪梅教師的課。她在小結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在屏幕上醒目地出示了:“我國的小澤征爾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指揮家。”這一行字掀動著在場聽課的評委和教師們的心。我的心怦怦地跳起來:這位老師是不是搞錯了?評委們也露出驚訝的神色,聽課的教師竊竊私語。我旁邊的聽課老師還說:“難道他出生在中國就把他當成是中國人了嗎?”然而,王老師全然不顧臺下的紛亂,她把目光投在學生身上,讓學生站起來讀屏幕上的句子。第一個學生讀:“我國的小澤征爾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指揮家?!弊x完,她繼續(xù)請第二個學生,第三個學生,第四個學生,第五個學生,學生們讀得一個比一個響亮,一個比一個鏗鏘有力。當時我想:怎么辦?學生跟著老師錯下去了!王老師不緊不慢,沒對任何一個學生做出評價,她繼續(xù)請學生讀。當第六個學生站起來大聲地讀:“日本的小澤征爾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指揮家?!边@時,我懸起的心放了下來:終于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了。王老師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對那個學生說:“你再肯定地讀一遍?!钡诹鶄€學生再肯定地大聲地讀:“日本的小澤征爾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指揮家。”
王老師設計的這個句子真棒!經過王老師這一招,學生肯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這樣做就是運用了陷阱教學法。
陷阱教學法就是教師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切入教學,教師有意地給學生設計錯誤的思路、答案,人為地設置一些思維陷阱,激發(fā)學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較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單一的局面,給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且學生在發(fā)現(xiàn)錯誤、修正錯誤的過程中,還能體驗成功的愉悅,實現(xiàn)自我價值,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使用陷阱教學法,教師應充分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暴露錯誤—剖析錯誤—修正錯誤—反思錯誤”的過程中,達到預防并矯正錯誤的目的。教師在教學時應精心設計教學方法,使用時也要注意尺度與頻率,以培養(yǎng)學生有意義學習的方式。有意義學習的方式分為接受學習與發(fā)現(xiàn)學習。在接受學習中,要學習的內容以定論的形式呈現(xiàn),要求學生找到它與認識結構中有關知識的聯(lián)系,并使之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而發(fā)現(xiàn)學習則不同,它不把學習內容的現(xiàn)成結論直接提供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主動去探索、獨立發(fā)現(xiàn),然后再作為個人的認識成果加以貯存。運用陷阱教學法,更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課堂是學生在校園中最主要的活動場所。教師應力求做到課堂所呈現(xiàn)的生活是快樂的、有意義的。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的功能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要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得到精神的滿足和享受。那么,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陷阱教學法呢?
一是設陷巧導入。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的刺激莫過于對新學材料的興趣和熱愛?!鄙朴趯?,導入得新穎活潑,是打開課堂教學之門的金鑰匙。生動有趣的導言能在瞬間把學生從離散的自由思維狀態(tài)引到恰當的教學氣氛中,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的時候,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英雄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敵,同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斗,這期間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今天,我們學習的《狼牙山五壯士》,五位壯士頑強殺敵,勝利地完成了任務,最后他們追上了連隊主力?!蔽以捯魟偮?,女班長鄭琦穎立刻舉起手來,說道:“老師,五壯士最后是跳下懸崖的,怎么會追上連隊主力呢?”我“哦”的一聲,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表揚女班長:“這位同學預習做得很好,她說得對。五壯士為什么要跳下懸崖,而不追上連隊主力呢?”我借助學生的更正,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引入到課文的學習當中。
二是設陷巧過渡。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過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夺劇愤@篇課文講述的是一位語文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由于誤讀“醞釀”的“釀”字所引發(fā)的故事。這位教師是無意中犯了錯,在教學中我卻偏偏有意犯錯。在學完第一自然段后,我讓學生說一說此時此刻東東的心情。一個學生回答說:“東東沒精打采,心事重重。”我順水推舟說:“東東肯定是犯了錯誤,被老師批評了。到底他犯了什么錯?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我給學生一個思路,引導學生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比較、探究,從而找出錯誤(不是東東犯了錯,而是老師犯了錯,東東幫她糾正)。讓學生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如此學生定然有一種恍然大悟、茅塞頓開之感。
三是設陷巧結尾。每一堂課都有初期、發(fā)展、高潮和結尾等環(huán)節(jié)。結局時,要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要探索新的問題,產生上下一堂課的欲望。學習《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最后一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蔽铱偨Y道:“我們永遠忘不了邱少云犧牲的日子,也就是永遠忘不了邱少云在烈火中英勇獻身的光輝形象,永遠忘不了邱少云自覺遵守紀律的崇高精神。老鄉(xiāng)們也永遠忘不了司令員——許世友。”我不失時機地補充上最后一句,讓學生帶著懸念預習下一課《紫桑葚》。
課堂教學中運用陷阱教學法,要做到恰如其分,切忌濫用;要抓住良機,用得巧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