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萍
【摘要】作文評改是指導作文的延續(xù),是指導學生寫作、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新課程的深入,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得到師生的認可。作文評改也不該一味強調(diào)老師改,也應該倡導一種自主合作的批改方式。實踐證明,培養(yǎng)學生自主評改作文的能力,不失為通向習作殿堂的金色鑰匙。在作文教學中,應改變作文評改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過程,自覺地發(fā)現(xiàn)和改正自己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這樣做能把作文評改由“山重水復”引向“柳暗花明”。
【關(guān)鍵詞】作文 評改 激發(fā)興趣 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073-02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 ??墒翘崞鹱魑脑u改,很多老師都為批閱學生的作文感到頭痛,它像大山一樣壓在身上,煞費心神。對于老師嘔心瀝血詳批細改出來的勞動成果,多數(shù)學生也只是看一眼等級或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教師批語,很少有同學能認真、仔細地去理解、體會老師對自己作文好壞之處的評價。其實,作文評改是指導作文的延續(x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推卸的一項教學任務,是指導學生寫作、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明確評改的意義。
在培養(yǎng)學生評改作文的起始階段,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老師把作文本發(fā)下去,要求學生自改,收起來卻原封不動;開展作文集體互評互改活動,也冷冷清清。主要原因:一是學生依賴教師改;二是不會改。如果老師能寓教于樂,因勢利導,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評改作文的興趣。
文章不厭百回改,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寫的好的人都在修改上下過功夫。比如給學生講講詩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的故事:王安石先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后來他覺得“到”字不好,就改為“過”,接著又改為“入”“滿”等字,經(jīng)過十多次修改,最終用了“綠”字,使這首詩成為了流芳百世的佳作。在教學四年級上冊課本《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我將葉圣陶為肖復興修改的《一幅畫像》習作原稿復印給學生,引導學生比較,學習,使他們認識到:評改作文實際上是對作文草稿作進一步推敲、調(diào)整、潤色,是提高作文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只要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評改習慣,說不定將來誰都有可能成為作家呢!此外結(jié)合作文教學,在班上開展“最佳作文評改小能手”評比活動,以好帶差,以點帶面,看誰作文評改準,評誰作文修改勤。學生在愉快的寫作環(huán)境中學習作文,無論寫作水平高低的學生都會感到是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壓力和負擔。
二、針對文章類型,讓學生抓準評改的要點。
學生每次習作的類型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類型的習作有它自身的評改要點。以敘事為主的作文,要指導學生抓住以下幾點:一是敘事的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特別是經(jīng)過部分是否具體清楚。二是從文中表現(xiàn)人物的詞語、句子去評析。三是所寫事情所反映的思想意義。以記人為主的作文,要指導學生抓以下幾點:一是所寫的人物是否是主要人物。二看作者是否是從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或精神品質(zhì)的。以寫景狀物為主的作文,要指導學生抓以下幾點:一是作者觀察了什么事物,有什么特點。二是作者觀察的方法以及聯(lián)想。三是用什么方法把事物特點寫具體的。四是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以應用文為主的作文,要指導學生抓以下幾點:一是格式是否正確。二是語言是否簡潔、準確。
三、指導方法,讓學生掌握評改的訣竅。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提出:“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該如何引導指點學生,使他們養(yǎng)成這種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項目?!币虼?,在習作過程中,學生不僅是一個被評的客體,更應是評價的積極參與者。作文評改,就是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閃光點,指出不妥之處,提出修改建議,正確評價習作的成敗得失。讓學生自主參與作文評改,就是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發(fā)現(xiàn)與吸收,鑒賞與學習的過程。如何讓學生參與并有效地實施作文評改,構(gòu)建一套學生容易接受,操作性強的方法呢?
(一)多種形式,培養(yǎng)評改能力。
1.示范引路,有的放矢。每學期初學生寫的第一篇作文,我一定會認真通讀,選擇好與中下習作各一篇,作為修改例文印發(fā)給學生。我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提出修改的意見,然后由教師當堂示范,運用規(guī)范的評改符號在作文上標注好詞佳句,運用符號調(diào)、刪、增、改,讓學生學習怎樣改作文;找出習作的優(yōu)點,學習賞析,寫好批注;并引導學生從格式是否正確,書寫是否整潔,是否有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等初步的要求進行評改,隨著年級的提高,進而對文章中心是否明確,選材是否圍繞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文章的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jié)尾是否照應等方面進行評改,指導學生學習評語的寫法。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指導和訓練,逐步提升學生的習作評改能力。最關(guān)鍵的要指導學生點面結(jié)合寫好眉批和總批。
2.師生共評,相互促進。我將學生的作文用多媒體出示,讓全班學生讀后進行評議,寫出評語。課堂氣氛活躍,寫作文的學生可以談自己的寫作想法,其他同學可以向作者提出問題,也可以談自己對習作的意見,作者也可以答疑,大家各抒己見。這種改變以往教師單一評價為合作評價的做法,給了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學生在評改中相互溝通,學會合作,集思廣益,促進集體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增強寫作信心,體驗寫作成功。
3.自主評改,小試牛刀。
(1)自圈自改。自圈自改法就是在每次評改時,讓學生邊讀邊用規(guī)范符號劃出作文中用得比較好的詞句。一個好詞的運用加一分,一個好句的出現(xiàn)則加兩分。積累分對于學生來說獲得起來并不難,只要他們在思想上引起重視,稍一努力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以提高。
(2)小組評價。在學會了自改的基礎上,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互評互改,我在作文評改中,就開展了同桌互評、小組互評的活動,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組,選擇一個學生的作文互相討論,共同修改,促進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批改后,要簽上批改者姓名,以示負責,也便于教師檢查。
(二)對癥下藥,鼓勵自主修改。
讓學生參與“評”,僅僅是從讓學生知道習作的成敗得失,而讓學生參與“改”則是作文教學的最高境界。針對小學生年齡特征,我們應指導學生按以下要求學會修改作文,習得修改能力。
(1)改正確,追求文通字順。要求改正習作中的錯別字詞,改正用錯或遺漏的標點符號,改有語病的句子,使得語句通順流暢。
(2)改準確,追求生動具體。要改表達不到位的詞,將平淡的語言改精彩,把詞不達意之處,或?qū)⒏砂桶偷恼Z言改生動、改具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咀嚼和品味,作文教學時,把這種功夫運用到習作修改中,使得評與改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既會鑒賞,又會修改。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應改變作文評改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過程,自覺地發(fā)現(xiàn)和改正自己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這樣做能把作文評改由“山重水復”引向“柳暗花明”。
參考文獻:
[1]精彩作文:玩出名堂 寫出精彩[J].羅樹庚.語文教學通訊.201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