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瀟漪
摘要:國防生是人才強軍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軍隊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的重要力量。國防生任職培訓期是國防生堅定理性信念,提高自身能力素質,盡快適應部隊的關鍵階段。任職培訓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在于打牢國防生思想政治基礎,端正入伍動機,激發(fā)拼搏進取意識,逐步引導國防生由一名普通大學生向合格基層軍官轉變。本文從加強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國防生思想狀況分析、國防生思想問題的成因及對國防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的基本策略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國防生 任職培訓 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強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官兵的素質體現(xiàn)在外在和內在兩個方面,外在指官兵的身體素質及各種軍事技能的掌握情況,內在指思想、精神、政治立場、理想信念。內在和外在是根與葉、體與用的關系,外在戰(zhàn)斗力的強化必須以內在戰(zhàn)斗力的提升為前提,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重要意義在于內樹信念,外強素質。
(一)加強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使之完成思想轉型,推進軍力發(fā)展,推進人才戰(zhàn)略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和平的浪潮下實則暗流涌動,前一秒的和平可能被下一秒的戰(zhàn)爭取代。世界各國都在爭分奪秒的發(fā)展自己的軍事實力,我們也必須抓住自己的戰(zhàn)略機遇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縮短國防生適應部隊的周期,使其更早更好的投入到軍隊現(xiàn)代化、信息化建設中來才能不斷推進我軍軍力和人才戰(zhàn)略的持續(xù)發(fā)展。
(二)加強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使之抵制腐朽思潮,保持戰(zhàn)斗力,保證思想不變質的重要保障。國防生就讀于地方高校,受到多元化文化的碰撞,易受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的侵蝕與沖擊,因此必須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構筑精神防線,鑄就鋼鐵意志和不朽軍魂,為國防生思想上穿上一件防彈衣,精神上打下一針“強心劑”,保證其打得贏不變質。
二、國防生思想狀況分析
(一)政治閱歷少,容易被人煽動。國防生政治閱歷少,理性思維能力和政治鑒別力、政治敏感性較弱,加之地方高校對于國防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缺乏有方向性、針對性的引導,國防生易情緒化,易被各類流言所煽動。
(二)集體觀念弱,適應部隊困難。國防生大多是80后或90后的獨生子女,他們有著與生俱來的優(yōu)越感,以“獨善其身”為奮斗目標,加之地方高校主張發(fā)展個性,找到個人最佳的發(fā)展方式和發(fā)展平臺,這些都促進了國防生思維的活躍,也導致其缺乏團結互助的精神,缺乏當代革命軍人應有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這些成為其融入部隊生活的障礙。
(三)自身期望高,吃苦精神不強。國防生對自身發(fā)展有較強的期望,小事不屑于做,大事又做不好。他們肯努力,但認為付出就必然會有回報,一旦看到沒有起色便喪失動力,經常在艱苦的環(huán)境面前退卻。
三、思想問題成因分析
國防生思想問題的成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薄弱的政治信念以及對社會現(xiàn)象的迷惑。薄弱的政治信念引發(fā)對當前政治現(xiàn)實的冷漠和猜疑,導致對執(zhí)政黨當局產生認同危機。一些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如權錢交易、以權謀私等問題使國防生對現(xiàn)實政治產生了種種困惑,進而動搖了獻身國防事業(yè)的理想信念。
(二)文化的融合碰撞以及對就業(yè)情況的攀比。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國防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一些如 “金錢至上”、“及時行樂”等不正確思想的影響。同時,由于國防生與普通大學生一起生活學習,國防生不自覺的就會拿自己到部隊的收入水平與普通生作比較,只看到對方好的一面,導致心理不平衡。
(三)不滿畢業(yè)分配以及對未來前途的迷茫。因所學專業(yè)與崗位不對口而患得患失,或是因滿懷壯志期望到一個重要的部門工作到頭來還是到了偏遠基層而自怨自艾,國防生因為上述的問題感覺自己不受重用,對前途充滿迷茫。
四、對國防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的基本策略
(一)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增強國防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融娛樂與思想教育為一體。通過開展知識競賽、影評書評、紅色主題演講和紅歌演唱等活動,提高教育的可接納性和有效性,在潛移默化中端正國防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強化國防生思想支柱,筑起精神高地的堅固防線,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蝕。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專題授課,增強國防生自我教育能力。通過形象生動的課堂教育,入情入理的灌輸科學思想,啟發(fā)引導國防生端正政治立場。一是定期開展專題教育。通過開展符合時代主題、迎合國防生思想轉變的主題教育,逐步培養(yǎng)軍人核心價值觀。二是創(chuàng)新授課教育形式。鼓勵國防生走上講臺當教員,在備課、講課的同時自身受到教育。充分提高國防生學習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三是開展民主討論。圍繞國防生普遍關心的政治、軍事熱點,學習上的疑點和難點展開民主討論,通過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歸納總結來拓寬思路,升華思想境界。
(三)創(chuàng)造優(yōu)質營養(yǎng)的教育環(huán)境,鋪下國防生教育資源沃土。國防生如同樹苗,優(yōu)質的教育環(huán)境就是良好的土壤。教育環(huán)境包括兩方面因素:一是物質環(huán)境因素,二是精神環(huán)境因素。前者主要是指國防生學習、生活的物質基礎。要積極主動地去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質教育,張貼名人名言、領袖題詞、英雄畫像、床頭卡;建立榮譽室、書籍閱覽室;辦好墻報、黑板報。后者主要包括了國防生內部組織機構、輿論環(huán)境、學習氛圍。這種無形的環(huán)境對國防生的心理活動、品德養(yǎng)成和社會行為都造成了巨大的潛在影響。
(四)建立良好有效的溝通渠道,搞好國防生心理教育疏導。國防生思想的特點導致其容易鉆牛角尖,因此必須建立有效的溝通,及時疏導國防生思想問題。一是設立心理咨詢室。通過溝通交流、發(fā)泄減壓等方式幫助國防生宣泄心理問題和自身壓力。二是建立完善的思想反饋機制。模擬連骨干留意所屬各級成員的思想狀況并及時上報反饋,通過對反饋信息的整理總結,及時了解各心理狀況,增強心理輔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總政治部宣傳部,《軍隊基層政治工作》,北京 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07
【2】陳德文、閻軍,《國防生教育管理問題的若干思考》,《國防》,2006.10.03
【3】田佑中,《學生官——軍營里的知識分子》北京 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01.01
【4】王力,《“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北大學,2010.0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