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富昌
摘要: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包括教學質量制度保障體系、教學資源保障體系、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教學質量督導體系等,基于開放大學分校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要堅持全面管理理論,在省級開放大學的督導下,在實施中通過對發(fā)現的問題不斷改進,不斷完善,以達到教學質量目標。
關鍵詞: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研究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生源的質量在逐年下降,省級開放大學在轉型,各級開放大學分校也在不斷地跟進。不管開放大學如何轉型,基層開放大學分校的教學質量無疑是開放大學的生命線,基于分校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文獻方面,研究比較多的是中小學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在開放大學轉型(傳統的電大教育轉向遠程開放教育)背景下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比較少。
一、文獻研究綜述
1.國外研究
關于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中最重要的是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全面質量管理最初用于工商業(yè)界的產品質量管理,但因為該理念和方法對于其他領域也是適用的,因此逐漸在各個領域得到推廣。20世紀80年代后期,國外一些大學試著將企業(yè)的全面質量管理引入教育領域。到90年代初,英美等國的教育界開始對全面質量管理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屏蜘q摩根和斯蒂芬﹒默戈特洛伊德在他們合著的書中提到:學校全面質量管理的成功必須以文化、溝通、承諾為基礎,以誠信、領導和授權為條件,并具備共同的愿景、顧客導向、團隊建設、挑戰(zhàn)性的目標以及管理的技術方法這五個關鍵要素。
邦斯廷從哲學的角度看待全面質量管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包含“四大支柱”的學校質量設想。四大支柱包括:顧客-供方焦點,持續(xù)改進活動,過程-體系方法,領導質量能力。他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支柱是領導質量能力。
納瓦拉特南提出了質量旅行模式,他認為教育組織應該堅持持續(xù)改進,使顧客對教學質量持續(xù)滿意。整個質量管理過程就是持續(xù)改進活動的不斷循環(huán),像一場永不結束的旅行。質量旅行模式包括六個階段:覺悟和自我評價,培訓、團隊建設和溝通,質量計劃,實施質量計劃過程,綜合評價,持續(xù)改進。
此外關于教育領域如何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愛德華﹒塞利斯的理解是:不斷改進,文化的轉變,接近顧客,學習的質量。安迪·弗雷澤覺得以下九個要素不可少:系統的思考,顧客至上的觀點,持續(xù)的過程改進,以事實為依據,參與意識,人力資源發(fā)展,團隊精神,領導重視,長期的規(guī)劃。
2.國內研究
2004年以前,國內學者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對全面質量管理在教育領域的適用性以及如何實施進行理論探討。當時影響較大的是湖北師范大學的黃兆龍教授和華中師范大學的趙中建教授。黃兆龍教授認為教學領域的全面質量管理應該是:全面管理,—切為“用戶服務”,以預防為主,用數據說話,全面對待教學質量。他在此基礎上,分別從基本方法、基本環(huán)節(jié)以及基礎工作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構建教學全面質量管理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當時我國教育現實的限制,黃兆龍教授并沒有把學生和家長當成用戶。對于學校如何推行全而質量管理,趙中建教授認為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其次是建立質量管理的文件體系;第三是開展相關的培訓;第四就是領導的決心和承諾。他把學生、家長和社會當成外部服務對象,而教師和學校的教輔人員則是內部服務對象。
2004年開始,我國學者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筍般多起來。這一時期的研究重點是學校全面質量管理的具體運行模式和體系構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四川教育學院江渝的研究成果,他認為在高校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應堅持以下八項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xù)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供方互利的關系。
除此之外,這一階段還出現了專門論述教育領域如何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著作,主要有:程鳳春教授的《教學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與操作策略》,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角度對教學質量管理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六要素整合模式。六要素包括:顧客導向、過程管理、持續(xù)改進、全員參與、領導和戰(zhàn)略以及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王章豹研究員在《基于TQM的髙校教學質量管理模式》一書中借鑒和運用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嘗試構建適用于高校教學質量管理的“七全”模式。其中“七全”主要是指:三個全面:全面的質量標準、質量觀和管理方法,全過程、全員、全要素的質量管理,全方位的質量監(jiān)控。
唐仁春博士的《高等學校全而質量管理策略研究》通過對高校引入全而質量管理和ISO9000族系列標準進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包括質量文化、人才質量、教學質量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監(jiān)控與評估體系在內的五大實施策略。
根據程鳳春《教學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與操作策略》論著,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定義是:學校在教學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學校工作的管理體系,是建立教學質量方針和目標,并使其實現所必需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它將影響教學質量的技術、管理、人員和資源等因素都綜合在一起,使之在教學質量方針的指引下,為達到教學質量目標而互相配合。
我覺得,基于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首先要明確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的質量目標,其次要明確,基層開放大學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要在省級開放大學的指導幫助下,基層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在省級開放大學的監(jiān)控中不斷完善,在基層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中,省級開放大學也是管理者、督導者,省級開放大學是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基層開放大學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質量目標
基層開放大學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質量目標是,為本地區(qū)培養(yǎng)用得上、留得住的應用型人才,開放大學畢業(yè)生服務于當地經濟建設,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開放大學培養(yǎng)的人才主要應立足生產管理第一線,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省級開放大學在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中的指導幫助
在基層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中,省級開放大學要統一基層分校的思想,省級開放大學統一部署基層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基層分校在省級開放大學的指導幫助下,具體結合基層分校的特點和當地經濟建設的實際,構建基層分校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即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的頂層設計由省級開放大學實施,基層開放大學分校與省級開放大學積極交流溝通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中的具體問題,具體細則由基層開放大學分校制定實施。
四、基層開放大學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的具體內容
(一)指導思想
基層開放大學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質量管理,開放大學教學質量管理體系要在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指導下,全員參與、全過程監(jiān)控、全面性管理,全社會參與評價,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質量管理。
(二)質量標準
省級開放大學可以就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大綱框架及細則標準征求意見,下發(fā)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征求意見稿,在省校及基層開放大學分校廣泛征求意見,并進行深入調研,在廣泛征求意見與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作為基層分校結合分校與當地經濟建設的實際構建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參考標準。
(三)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
基層開放大學在省級開放大學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定稿的基礎上,構建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如教學質量制度保障體系、教學資源保障體系、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教學質量督導體系等。
1.教學質量制度保障體系
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首先要制定相關的制度,來保障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順利實施。教學質量制度保障體系應該在全面質量管理理論指導下,全員參與制訂制度,考慮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全過程,還要綜合考慮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建立適應教學質量管理體系順利實施的制度,使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有健全的制度保障。
2.教學資源保障體系
有了制度,為了實施全面教學質量管理,必須有相應的軟硬件資源。硬件方面,教學部門與后勤保障部門積極溝通、調研,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購買較先進的設備,并積極利用。軟件方面,與任課教師及培訓機構咨詢,結合不同的專業(yè),購買各專業(yè)適用的軟件,使教學質量管理的教學資源有保障。
3.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教務部門要制定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具體包括學生評價、教師自評、教師互評、部門領導評價,結合專業(yè)特點設置不同的權重,使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科學、合理。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還包括導學教師工作質量評價指標,具體包括學生評價、導學教師自評、導學教師互評、部門領導評價,結合專業(yè)特點設置不同的權重,使導學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科學、合理。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還包括用人單位(或社會)評價指標,由學生所在單位及社會對學生學習后工作質量是否提高等指標進行設置。教師、導學教師、用人單位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共同構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4.教學質量督導體系
對于教學質量指標體系的具體落實情況,基層分校和省級開放大學的教學督導部門共同開展督導監(jiān)控,每學年或學期初,基層分校要上報省級開放大學教學計劃、課程安排等材料,基層分校和省級開放大學的教學督導部門共同檢查教學計劃的制定、課程安排等細節(jié)問題,省級開放大學的教學督導部門可以就每學期或學年的工作重點進行抽查。在學期中,基層分校和省級開放大學的教學督導部門共同實施期中檢查或抽查,在學期末,基層分校和省級開放大學的教學督導部門共同實施期末檢查或抽查。要注意的是,每次檢查要有反饋,對于督導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基層分校要有整改意見或措施,從而不斷修訂教學質量指標體系中不合理的內容,實現對教學質量的督導從重視對結果的檢驗轉向對過程的管理和控制。
五、省級開放大學的督導工作
(一)省級開放大學要對基層分校的教學質量指標體系的構建全程進行指導、監(jiān)控
省級開放大學在指導、監(jiān)控中發(fā)現的具體問題,要加強調研,注意總結,多與基層分校溝通研究解決方案,基層分校要詳細匯報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實施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省級開放大學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系統工作專題研討會予以充分討論,對解決方案征求意見。
(二)組織基層分校觀摩研討
省級開放大學在督導中,對于基層分校教學質量指標體系構建與實施中的亮點或創(chuàng)新材料,應注重經常積累,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基層分校有關人員參觀學習,必要時,還可以組織參觀學習其他省市的亮點或創(chuàng)新做法,組織研討其他省市的亮點或創(chuàng)新做法,號召基層分校學習先進分校的亮點或創(chuàng)新做法,這也有利于基層分校以及全國開放大學分校之間的交流溝通與學習。
(三)省級開放大學積極為基層分校解決實際問題
省級開放大學在督導、監(jiān)控基層分校教學質量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實施中,基層分校對于一些實際問題,可以積極與省級開放大學交流溝通,如購買軟硬件資金不足的問題,教師職稱評定問題等一些基層分校自身不能解決的實際問題,積極尋求省級開放大學的幫助,省級開放大學還可以與基層分校所在的區(qū)縣教育主管部門共同協商解決,真正為基層開放大學解決實際問題,真正調動基層分校教職工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老師和學生的需求為本。
綜上所述,基于開放大學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具體包括教學管理手冊、學生手冊、教師手冊等,要建立教學質量制度保障體系、教學資源保障體系、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教學質量督導體系?;鶎娱_放大學分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要在省級開放大學的督導下,在實施中通過對發(fā)現的問題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不斷提升培養(yǎng)的人才質量,從而為當地社會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辦社會滿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張波:《TQM理論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研究》,《全球商業(yè)經典》,2015年第8期
2.陳華:《中職學校教學全面質量管理研究》,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3.金荷香:《我國高校教學全面質量管理的理論分析及體系構建》,蘭州:蘭州大學,2007年
4.徐曉林:《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全面質量管理的研究》,天津:天津大學.2005年
5.程鳳春:《教學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與操作策略》,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