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jù)《演講與口才》教學的實際,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知識與能力兼顧、學以致用等多項原則,在積極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的同時,對《演講與口才》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進行了探索與實踐,促進了學風的好轉,提高了《演講與口才》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演講與口才;考核改革;探索實踐
隨著現(xiàn)代的社會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語表達能力已成為衡量現(xiàn)代人基本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正因為如此,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演講與口才》課,為提高《演講與口才》課教學的實效性,我們在積極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的同時,注重了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實踐結果表明,這種改革促進了“學風”的好轉,提高了《演講與口才》課堂教學質量。
一、改革背景
《講演與口才》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程設置的目的就在于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和實際訓練,掌握一定的演講與口才基礎知識和技能,“在職業(yè)崗位上能善于與人溝通、交流,能正確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必要時會運用演講的形式進行宣傳”,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和演講能力,進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為此,教學中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知識與能力兼顧、學以致用等多項原則,既要使學生較為系統(tǒng)地學習演講與口才的基礎知識,又要培養(yǎng)學生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更新教學內容,優(yōu)化知識體系,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的同時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
以往《演講與口才》課的考核和評價雖然加進了對學生平時的出勤、完成作業(yè)等情況的考核,但重點還是放在了期末考查上,以終結性評價為主,這種只注重終結的評價雖然也能反映學生的一些學習情況,但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等的評價重視不夠,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和進步因素,這種評價方式導致學生考后,只關注分數(shù),不會對自己的階段學習進行總結和反思,考核的反饋和激勵功能得不到應有體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演講與口才》課的考核評價進行了改革。
二、改革措施
1.考核評價觀念——注重發(fā)展性。
考核評價觀念的轉變是《演講與口才》課程考核評價改革深入進行的前提和保證,我們將考核評價觀念從以一次考查的成績來衡量教與學的效果,轉變?yōu)橥怀隹己说脑\斷性和發(fā)展性功能,使考核成為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教學,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在考核中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增強學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考核評價來促學促教。
2.考核內容——注重模塊化。
《演講與口才》課程的學習具有鮮明的過程性,也就是說,只有對這個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方面都進行認真嚴格的訓練和考核,學生的能力才能最終真正形成。因此,我們在考核內容上建立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相適應的教學評價體系,實行多樣化的“模塊化”考核,如:在“演講口才模塊”中考查學生命題演講、即興演講的情況,在“社交口才模塊”中考查學生交流和贊美的能力,在“求職口才模塊”中考查學生求職時自我介紹、面試時回答問題的情況等,這樣將對學生能力提升的考核分解到每個教學模塊,注重對評價對象進行全面綜合考察。
3.考核方法——注重多元化。
“現(xiàn)代考評理論認為,考評不應僅僅成為評價的一種方法、定性的東西,而且還應成為一種激勵的手段、導向的作用,是教學的延續(xù)?!睘榇耍覀冊谠u價方法上,強調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注重把質性評價和量化評價結合起來,以質性評價統(tǒng)整量化評價。在評價主體上,強調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信息的多源化,重視自評、互評的作用。將過去關注學生終結性評價轉向注重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效果,將過程評價和階段性評價相結合,將學生平時出勤、遵守紀律、課上發(fā)言、作業(yè)完成、參加社團活動等情況列入考核范圍,鼓勵學生參加各級演講比賽,將參賽的次數(shù)和比賽成績分別納入評價體系。成績占比分別為:出勤10%,作業(yè)10%,平時訓練、參加活動10%,階段考查70%。將過去期末一次演講“定乾坤”的考查方式改為四次階段考查,這樣即使是最不愛發(fā)言的同學一個學期最少在教學班同學們面前也要演講四次,不僅提高了他們表達能力,而且?guī)椭麄儤淞⒘俗孕拧2煌A段的評價反映了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每位學生都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4.評價結果——注重促進性。
在評價結果上,不只是關注評價結果的準確、公正,而是更強調評價結果的反饋以及學生對評價結果的認同和以原有狀態(tài)的改進,學習過程中始終穿插著考核的過程,明顯提高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重視程度,促使學生關注課程學習的每一個細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比如在“求職口才模塊”階段考查時,我們先讓同學們到專業(yè)課老師那里和人才市場調研,了解本專業(yè)的就業(yè)方向并做成微視頻,在課上我們設計了求職面試的模擬現(xiàn)場,創(chuàng)設面試情境,根據(jù)同學們所學專業(yè)模擬崗位招聘,請同學們進行自我介紹,由于這個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想說,愿意說,也有話可說。于此同時還請同學和老師一起當評委,對“面試者”進行評價和打分,在互動中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還引導學生換位思考,進一步體會面試時自我介紹應注意的問題,真正實現(xiàn)“教、學、做”一體化,學生從“扮演角色”到“進入角色”,從“被動角色”躍為“主動角色”,由懼怕考查變?yōu)橹鲃訁⑴c、快樂去做。
結束語
《演講與口才》課程本身是一門靈活性較高的課程,其靈活性不僅表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可以靈活多樣,還表現(xiàn)為評價方式方法同樣也可以變化多端。在《演講與口才》課程的考核評價改革中,教師需要關注的一個重點是如何利用考核評價這個杠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既幫助學生較為系統(tǒng)地學習演講與口才的基礎知識,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溝通與交流的能力。
考核評價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我們教師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從而使考核評價改革向縱深方向發(fā)展,不斷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的人文素質及語言表達能力,為地方或區(qū)域經(jīng)濟建設與社會發(fā)展輸送合格的應用性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譚永平,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高教論壇》2013-6第六期
作者簡介:馬麗,女,(1958.4---),籍貫:遼寧省錦州市, 研究方向: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