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美
[摘要] 目的 對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在妊娠糖尿病診斷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3月來該院接受檢查的3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參與研究,32名正常妊娠孕婦作為對照組參與研究,對所有人員進行空腹血糖測驗,并對所有人員進行口服50 g葡萄糖篩選試驗,并進行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結果 經(jīng)過檢驗,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人員相比,空腹血糖測試、口服50 g葡萄糖篩選試驗、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的數(shù)值均有明顯增高的跡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糖化血紅蛋白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人員(P<0.05),并且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在3種檢驗方式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較低的誤診率。結論 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在妊娠糖尿病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可靠簡便安全,因此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 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妊娠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6(a)-0063-02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的變化,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其中妊娠糖尿病是一種典型的糖尿病癥,對孕婦的危害極大,因此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和干預有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1]。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間第一次出現(xiàn)的糖代謝異常情況,在婦女妊娠中較為常見。目前針對這一病癥的主要檢測方法是通過空腹血糖檢測或者口服50 g葡萄糖篩選試驗,但是前者的檢出率較低,后者需要多次進行抽血工作,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檢測結果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因此該次研究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針對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在妊娠糖尿病中的診斷價值進行了分析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來該院接受檢查的3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參與研究,32名正常妊娠孕婦作為對照組參與研究。對照組人員中,年齡在23~41歲,平均年齡為(28.3±3.1)歲,妊娠周期為19~27周,平均為(24.8±2.3)周;觀察組患者中,年齡在22~40歲,平均年齡為(28.6±2.9)歲,妊娠周期為18~29周,平均為(26.4±3.1)周。兩組人員的年齡、妊娠周期等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采用空腹血糖檢測、口服50 g葡萄糖篩選試驗、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崭寡菣z測:所有對象在清晨空腹的情況下采集血液,抽取靜脈不抗凝血2~3 mL,等待檢測??诜?0 g葡萄糖篩選試驗:將50 g葡萄糖和250 mL水的混合液給予患者口服,并在5 min內(nèi)喝完,于1 h后抽取患者的靜脈血等待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在任意時間抽取全血(EDTA抗凝)2 mL等待檢測。血糖的檢測儀器為美國貝克曼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儀器為MQ-2000PT全自動分析儀,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
1.3 診斷標準
如果空腹血糖的測定結果超過7 mmol/L,則結果為陽性,如果口服50 g葡萄糖篩選試驗結果超過7.8 mmol/L,則結果為陽性,如果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結果超過6%,則結果為陽性。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研究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與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通過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通過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檢測結果
經(jīng)過檢驗,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人員相比,空腹血糖測試、口服50 g葡萄糖篩選試驗、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的數(shù)值均有明顯增高的跡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陽性檢測率
經(jīng)過檢測,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測試、口服50 g葡萄糖篩選試驗、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的陽性檢測率分別為43.75%、87.50%、78.13%,陽性檢測率的大小順序為空腹血糖測試、口服50g葡萄糖篩選試驗、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的>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空腹血糖測試。如表2所示。
2.3 對比兩組患者3種檢測結果的效果
經(jīng)過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的特異性、陽性預測值最高,且誤診率最低,口服50 g葡萄糖篩選試驗的敏感性最高,漏診率最低,但是具有較高的誤診率。因此綜合考慮,口服50 g葡萄糖篩選試驗具有較好的檢查效果,如表3所示。
3 討論
妊娠糖尿病對于孕婦和胎兒都有極大的危害,常見的并發(fā)癥包括早產(chǎn)、羊水過多、腎盂腎炎、妊娠高血壓等疾病,會增加圍產(chǎn)兒的患病概率和致死率[2]?;疾‘a(chǎn)婦在分娩后極容易發(fā)展成為臨床糖尿病,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篩查對于保障母嬰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針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理想篩查時間尚未有統(tǒng)一的定論,但是根據(jù)相關研究表明,孕婦孕周達到24周以后進行篩查是合理可行的,但越早對妊娠糖尿病進行診斷越能有效地進行治療干預[3]。對于一些自覺癥狀明顯或者有肥胖、糖尿病史等危險因素的患者可以在妊娠18周時進行檢測,如患者未曾診斷出妊娠糖尿病,可以在孕周達到24~28周時再進行一次復查[4],因此該次研究中的參與患者妊娠時間為18~29周?;加腥焉锾悄虿〉脑袐D一般很少會有自覺癥狀,空腹血糖的檢測結果一般呈現(xiàn)出正常的數(shù)據(jù)[5],根據(jù)該次研究,空腹血糖的檢測結果敏感性為43.75%,漏診率為56.25%,因此如果只進行空腹血糖的監(jiān)測,極有可能導致患者漏診??诜?0 g葡萄糖篩選試驗的方法雖然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診斷符合率,但是其誤診率較高,并且操作較為復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并反復進行抽血,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6]。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對人體內(nèi)血糖水平進行較為準確的反映,不會被血糖的暫時波動影響,可以反映出患者前1~2個月時間內(nèi)血糖的平均水平,與患者是否空腹、抽血時間、患者是否服用降糖藥等因素無關,一般如果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超過6%則代表情況異常。該次研究中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的特異性為96.87%,敏感性為78.13%,陽性預測值為96.15%,診斷符合率為87.50%,誤診率為3.13%,漏診率為21.87%,綜合考量3種檢測方法,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的診斷結果較好,出錯率低,特異性高,因此在臨床上對妊娠糖尿病進行監(jiān)測是可行的。
4 結語
綜上所述,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方法較為便捷,并且操作簡單,采血量也很少,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可以進行隨機檢驗,且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誤診率和漏診率較低,可以較為準確地對妊娠糖尿病進行檢測,有利于及早發(fā)現(xiàn)病情展開治療,因此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唐秀欣,陳德朋.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在妊娠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5,28(52):84.
[2] 王信強.妊娠糖尿病診斷應用糖化血紅蛋白隨機檢驗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32):36-37.
[3] 王敏.即時檢驗糖化血紅蛋白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應用[J].系統(tǒng)醫(yī)學,2016,1(10):23-25.
[4] 鄭麗,王俊芳.即時檢驗糖化血紅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5,36(4):642-643.
[5] 許燕華.妊娠期糖尿病即時檢驗糖化血紅蛋白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4):695.
[6] 余俏娟.糖化血紅蛋白檢查在妊娠期糖尿病篩查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7,30(5):677-678.
(收稿日期:2017-04-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