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東誼1 張 艷1 陸青悟2
(1.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 南寧530001;2.廣西南寧市邕寧區(qū)朝陽中學,廣西 南寧530001)
2010-2014年廣西城市漢族男生7~22歲學生體質(zhì)狀況的比較研究
韋東誼1 張 艷1 陸青悟2
(1.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 南寧530001;2.廣西南寧市邕寧區(qū)朝陽中學,廣西 南寧530001)
目的:了解廣西城市漢族7-22歲男學生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zhì)、身體機能發(fā)展動態(tài),為廣西地區(qū)的學校體育、衛(wèi)生監(jiān)督及民族政策提供理論依據(jù)。研究方法:隨機抽取廣西2010年和2014年漢族男學生身體形態(tài)、素質(zhì)、機能等方面的指標進行t檢驗比較分析。結(jié)果表明:五年來,廣西城市漢族男學生身高、體重基本保持增長,胸圍基本持平,身體素質(zhì)中的力量和速度出現(xiàn)相反的走勢,柔韌素質(zhì)有下降的趨勢,耐力素質(zhì)19歲以下有顯著的提高而19-22歲有顯著地下降,呼吸機能發(fā)展不平衡。建議:加強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貫徹落實《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例》 , 加大管理力度,保證教育經(jīng)費投入,在政策上給予傾斜。認真學習貫徹中央7號文件精神,加強青少年體育、大力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推進素質(zhì)教育。
漢族;廣西;學生;體質(zhì);比較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漢族人口占 61.46%;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38.54%[1],漢族多集中分布在各個城市中。對城市漢族學生群體進行體質(zhì)比較研究是研究該地區(qū)漢民族學生營養(yǎng)情況、生長發(fā)育狀況、體育鍛煉與體育教學對學生健康影響的重要方法,提供分析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漢族學生發(fā)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預(yù)測其發(fā)展變化趨勢的各種信息,反映多民族聚居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社會環(huán)境等諸多要素對學生體質(zhì)的影響和制約作用。本研究根據(jù)廣西學生體質(zhì)健康調(diào)研組提供的數(shù)據(jù),以廣西漢族學生(7~22歲)的體質(zhì)檢測(2010~ 2014年)的身體形態(tài)、機能、身體素質(zhì)數(shù)據(jù)為樣本,進行類比分析,試圖揭示漢民族學生體質(zhì)各類指標變化發(fā)展的趨勢。
分別于2010年和2014年從南寧、柳州、梧州、百色、河池5市和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醫(yī)科大學、玉林師范學院等單位的學生進行隨機抽樣,共計7086人(表1)。文中數(shù)據(jù)來源于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zhì)健康調(diào)研——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調(diào)研組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表1 2010年與2014年調(diào)查對象人數(shù)
1.2.1 測量指標
肺 活 量、身高、體重、胸圍、50米跑、立定跳遠、斜身引體(7-12歲)、引體向上(13-18歲)、50米×8往返跑(7-12歲)、1000米跑(13-22)、坐位體前屈、等指標。
1.2.2 測試與統(tǒng)計方法
測試方法與儀器均按《全國學生體質(zhì)、健康調(diào)查研究》手冊規(guī)定進行[2],測試人員均由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組成,測試前均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數(shù) 據(jù)通過 Excel軟件進行各指標計算,分 析 采 用IMB SPSS statistics20 軟件對相關(guān)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2.3 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wǎng)查閱有關(guān)學生體質(zhì)的文獻資料和相關(guān)文件,收集整理相關(guān)體質(zhì)研究扥論文。
2.1.1 身高
表2顯示:近五年,7-22歲廣西城市漢族男學生平均身高增長了1.12厘米,特別是7-9歲、12歲、14歲的學生的差異均有非常顯著的意義(p<0.01),13歲的學生增長了1.76厘米也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在16歲和21歲的身高有一個負增長,數(shù)值分別是的-0.59厘米和-0.39厘米但是差異都不顯著(p>0.5),其余年齡段有不同程度的增高,19-22歲的男生平均只增長0.06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身高指標
2.1.2 體重
表3顯示:近五年,廣西城市漢族男生7-22歲體重各年齡組的體重平均增長了2.08千克,在20歲這個年齡段有個負增長,數(shù)值為-0.1千克,但差異并不顯著(p>0.5),其余各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14歲增長數(shù)值最大均值差達5.23千克、其次為12歲增長3.68千克,15歲增長4.08千克、18歲增長3.88千克,其差異均達到非常顯著意義(p<0.01)。而2014年的14歲、15歲年齡段的體重標準差是最大值分別是14.09和14.12、而2010年這個年齡段的數(shù)值標準差只是9.62和11.16。說明數(shù)據(jù)的分布離散程度很高。
表3 體重指標比較
2.1.3 胸圍
從表4顯示:2010年-2014年近五年來,廣西城市漢族男生7-22歲胸圍除14歲、15歲分別有2.05厘米(p<0.05)和2.05厘米(p<0.05)的顯著性增長外,其余各個年齡段無顯著性差異。
表4 胸圍指標
2.2.1 速度素質(zhì)比較
從表5顯示:2010年-2014年之間,廣西城市漢族男生18歲之前的年齡段50米跑成績,除了8歲-0.07秒(p>0.05)、9歲 0.15(p>0.05)外,其余成績有顯著性的提高,但是在20歲到22歲這個年齡段50米跑的成績下降幅度很顯著,分別是 20歲-0.26秒(p<0.01)、21歲-0.27秒(p<0.01)、22歲-0.14秒(p<0.05)。
表5 50米跑指標比較
2.2.2 力量素質(zhì)的比較
2.2.2.1 立定跳遠
從表6結(jié)果顯示:近五年來,廣西城市漢族男學生立定跳遠從12歲到18歲都表現(xiàn)出顯著下滑的狀態(tài)(p<0.01),其中下降最嚴重的是16周歲達16.08厘米之多,而20周歲到22周歲有顯著的提高。
表6 立定跳遠指標比較
2.2.2.2 握力
表7顯示:廣西城市漢族男生7-22歲握力中19歲之前有一個下降姿勢,其中13歲-2.62千克(p<0.01)、16周歲-1.77千克(p<0.05)、17周歲-2.07千克(p<0.05),19-22歲中提高了3.58千克(p<0.01)。
表7 握力指標比較
2.2.2.3 7-12歲斜身引體和13-22歲引體向上
表8表明:7-12歲男生的斜身引體中有升有降,其中8歲提高了4.82次(p<0.05),12周歲下降了5.10次(p<0.05),其余各年齡段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3-22歲的引體向上中,19歲之前是都是下降的狀態(tài),19-22歲是上升的狀態(tài),升高達0.53次(p<0.05)。
表8 斜身引體、13-22歲引體向上指標比較
2.2.3 柔韌性素質(zhì)
表9表明:2010年-2014年廣西城市漢族男生7-22歲坐位體前屈以下降占主導地位,除了10歲增長了2.58厘米(P<0.01)外,其余都是下降的,其中7歲下降了1.57厘米(p<0.05)、12歲下降了2.2厘米(P<0.05)、16歲下降了 1.96厘米(p<0.05),19-22 歲下降了 0.91厘米(p<0.05)。
表9 坐位體前屈指標比較
2.2.4 耐力素質(zhì)
表10顯示:2010到2014年,7-12歲廣西城市漢族學生的50米×8往返跑除了8周歲沒有顯著性差異外,其余都有非常顯著的提高(p<0.01)。13-22歲的男生1000米跑中13-18歲的均有顯著性的提高均為(p<0.01),但是19-22歲學生有顯著性的下降-4.61秒(p<0.01)。
表10 50米×8往返跑、13-22歲1000米跑指標比較
2.2.5 呼吸機能
表 11顯示:2010年-2014年廣西城市漢族男生 7-22歲肺活量 8歲和 9歲是下降的狀態(tài),分別是-224毫升(p<0.01)、-115.11毫升(p<0.05),13-17歲均有顯著性地提高(p<0.01)。
表11 肺活量指標比較
13 2728.13 616.27 2197.80 572.33 530.33 7.74 <0.01 14 3010.77 623.02 2515.29 643.62 495.48 6.61 <0.01 15 3370.51 700.04 2885.89 688.70 484.62 6.02 <0.01 16 3288.32 698.81 3013.97 634.27 274.35 3.51 <0.01 17 3402.11 694.01 3166.48 672.48 235.63 3.01 <0.01 18 3419.76 743.41 3111.81 602.38 307.95 3.81 <0.01 19 3636.77 793.16 3590.42 777.40 46.35 0.59 >0.05 20 3699.39 627.73 3603.81 826.88 95.58 1.25 >0.05 21 3728.48 687.54 3730.48 770.66 -2 0.03 >0.05 22 3619.42 692.62 3733.70 680.30 -114.28 1.66 >0.05 19-22 3671.02 702.43 3664.46 767.92 6.56 0.18 >0.05
3.1.1 身體形態(tài)
2010年-2014年廣西城市漢族男學生7-22歲身體形態(tài)比較表明,五年來,男學生身高、體重基本保持增長,胸圍基本持平。
3.1.2 身體素質(zhì)
身體素質(zhì)中的力量和速度出現(xiàn)相反的走勢,柔韌素質(zhì)有下降的趨勢,耐力素質(zhì)19歲以下有顯著的提高而19-22歲有顯著地下降;力量素質(zhì)立定跳遠出現(xiàn)從12歲到18歲都表現(xiàn)出顯著下滑的狀態(tài),握力中19歲之前有一個下降姿勢。
3.1.3 身體機能
反映身體機能的肺活量8歲和9歲是下降的狀態(tài),13-17歲均有顯著性地提高。
加強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貫徹落實《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例》 , 加大管理力度,保證教育經(jīng)費投入,在政策上給予傾斜。認真學習貫徹中央7號文件精神,加強青少年體育,大力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推進素質(zhì)教育。
[1] jazz_cc廣西漢族人口有多少,占廣西總?cè)丝诘陌俜种畮资??[EB/OL].http://wenda.so.com/q/1370973868076359, 2013.06.11
[2]《人體測量與評價》編寫組.人體測量與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2.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Male Students Aged 7-22 of Han Nationality in City of Guangxi in 2010-2014
WEI Dongyi,etal.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01,Guangxi,China )
韋東誼(1978-),廣西南寧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傳統(tǒng)保健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