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禎珍+鄒雨佳+何子威
摘要: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之際,探尋中國革命紅色文化,在這個莊嚴而光榮的時刻,我們深切懷念,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為中國共產黨建立、鞏固、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的老一輩革命家,深切懷念為建立、捍衛(wèi)、建設新中國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yōu)樽鎳兔褡褰⒌呢S功偉績永垂史冊,他們的崇高精神永遠銘記在億萬人民心中!探尋紅色文化,追憶革命先烈,領航者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了監(jiān)利博物館、周老嘴紅色老街、柳直荀烈士紀念館......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指引著我們勇敢前行!
關鍵詞:紅色文化愛國主義紅色產業(yè)現(xiàn)狀文物保護意識去粗取精
一、歷史無言,精神不朽
千百年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靈魂與氣節(jié)之中。它深遠持久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有著強烈紅色情結的中華兒女。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亦是有著密不可分、一脈相承的聯(lián)系。而紅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隨著對外開放與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外來多元文化對我國主流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所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與挑戰(zhàn)。出生于和平年代的我們,沒有經歷過那段戰(zhàn)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崢嶸歲月。因而對于紅色文化也沒有深刻的認知與體會。很多時候說起紅色文化,人們想到最多的便是以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為主的紅色革命精神;想起的便是中國革命的戰(zhàn)火、無數(shù)革命烈士的浴血奮戰(zhàn)。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與發(fā)展。但物質層面的豐裕卻造成了人們內心層面、精神世界的空虛與匱乏。紅色文化在某種意義上滿足了人們心靈的需求,同時也是永不過時的正能量教材。在那些物質匱乏但為了理想和信仰拼搏奮斗、敢于犧牲、樂于奉獻的革命者身上,人們可以體會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也帶動了“紅色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紅色小說風靡再版、紅色主旋律影視作品、歌曲的流行、以井岡山、延安、韶山等一批紅色革命根據地為主的紅色旅游的火熱....紅色文化所反映出來的在一個特殊歷史時代,一個民族追求理想而不懈奮斗與犧牲的民族氣概,其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舍生取義的英雄主義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價值觀的形成與發(fā)展,指引著當代的中華兒女不斷前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歷史無言,精神不朽。今天的中國,沒有了昨日的戰(zhàn)火硝煙,處于和平年代的我們,同樣也面臨著經濟轉型、貧富差距、食品安全、環(huán)境污染等諸多問題與挑戰(zhàn)。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或許會不知所措與迷茫,亦或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便是指引我們方向的航標。革命者們艱苦奮斗、不畏困難、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是我們所欠缺、值得敬仰與學習的東西,在當代社會仍具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傳承與發(fā)展紅色文化,學習與弘揚革命精神,我們一直都在路上。
二、發(fā)現(xiàn)問題,剖析問題
(一)人們思想意識的不到位。在調查走訪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群眾對當?shù)噩F(xiàn)存的一些紅色遺產的認識明顯不足,只是拘泥于對當?shù)丶t色歷史的淺顯了解,然而對于紅色遺產的保護意識明顯的不到位。監(jiān)利縣的一些紅色老街雖然已經完整的保留了下來,但是由于人們的保護意識不強,很多地方都已經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還有一些紅色革命紀念碑,可能是人們對其的長期忽略,上面的字跡已經顯得有些不清晰,地面也變得不是那么的干凈了。
(二)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與保護舊建筑的矛盾?,F(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然而舊的紅色文化建筑仍不能被丟棄掉。在調查走訪中,我們觀察到在紅色老街中總是夾雜著那么幾間現(xiàn)代化的住房,看上去那么的刺眼,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紅色文化需要被保護,那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是一段歲月的回憶,怎能忍心去破壞掉?
(三)保護政策的傾斜不到位。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城市文化的發(fā)展,然而對于一些鄉(xiāng)村文化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步的弱化。據相關資料表明:在國家每年的紅色文化支出預算中,大部分的經費都投入了城市紅色文化的保護與修繕,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經費投給了鄉(xiāng)村紅色文化。然而這一小部分的資金投入不足以支持鄉(xiāng)村地區(qū)紅色文化的維護與修繕,所以很多鄉(xiāng)村文化面臨著這樣的一個困境:國家的財政撥款不足與當?shù)丶t色文化的亟待修繕的矛盾。正因為這一矛盾的出現(xiàn),很多鄉(xiāng)村文化管理局選擇延緩幾年甚至是幾十年修繕紅色文化,這也對紅色文化的保護是極為不利的。
(四)文物的管理方式不健全。大家都知道,對于一些貴重文物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封閉式管理。然而隨著旅游熱的發(fā)展,很多地區(qū)推出了多種紅色旅游方式,尤其是一些紅色文化比較集中的地區(qū),在旅游旺季的時候大量的游客涌入紅色旅游景點,這無疑是增加了旅游景點的負擔。同時,隨著現(xiàn)在各種娛樂節(jié)目、電影的發(fā)展,為了營造那種古香古色的氛圍,給觀眾更好的視覺享受,很多紅色電影的取景及拍攝會選擇一些著名的紅色旅游景點,這就無疑會給旅游景點的古文物造成一定的損壞。正如我們看到的,電影《洪湖赤衛(wèi)隊》的拍攝地點之一就是監(jiān)利市的瞿家灣紅色老街,這雖然會帶動當?shù)亟洕陌l(fā)展,使得該旅游景點讓更多的人去發(fā)現(xiàn)和了解,但是同時帶來的古建筑和古文物的損壞卻是不可彌補的。
(五)文物的散落與征集的困難。鄉(xiāng)村紅色文化相比較城市紅色文化來說,其征集的難度可想而知,尤其是一些紀念碑之類的不可移動文物,文物的散落給鄉(xiāng)村紅色文化的征集和保護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在我們的社會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監(jiān)利縣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在周老嘴紅色老街,有一塊紀念碑距離景區(qū)較遠,可能是長期被人們忽視的原因,其碑文已經顯得有些模糊,地面也變得不再那么的干凈,如果不仔細去看,還真的看不出來是什么紀念碑呢!
三、采取措施,加強重視
重視是保護紅色文化的基礎,我們只有重視了紅色文化,我們所采取的措施才能有效,有實在用途。只有通過了重視這第一步,才有可能做好后面的措施的實行。措施可有如下幾點:
(1)加強教育宣傳,提高整個民族的保護意識。人民群眾既是紅色文化的傳承者,還是紅色文化的保護者。保護紅色文化的工作,如果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無論多么美好的藍圖,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員們的一廂情愿。我們應通過新聞媒體,加強輿論宣傳,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使人人都懂得保護紅色文化的重要性,明白為什么要保護,以及怎樣保護,從而讓保護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全社會形成愛護、保護紅色文化的風氣。
(2)加大財政投入,保護紅色文化遺產.長期以來,由于缺少足夠的經濟支持,許多重要的紅色文化遺產得不到及時的搶救和必要的保護,而處于瀕臨消亡的境地。所以,要全面實施搶救與保護紅色文化遺產的工程,就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物質保證。
(3)對紅色文化破壞進行嚴厲的懲罰,正所謂無規(guī)矩,不方圓。有了適當?shù)莫剳痛胧?,和嚴厲的法之下。人們對紅色文化就會有敬重意識,這樣就不會任意去毀壞紅色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去了解它們。
(4)合理的運用開發(fā)紅色資源。作為紅色文化區(qū)域,一定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從而然當?shù)氐慕洕玫礁玫陌l(fā)展,人們過的更加幸福,也讓紅色文化更好得到保護,讓紅色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
紅色文化是整個國家的人民與政府共同努力才能保護,保存下來的。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好紅色文化,讓更多的人學習,傳承紅色精神。
參考文獻:
[1]匡計洪《剅口革命史話》
[2]劉建平、劉向陽《區(qū)域紅色文化遺產資源整合開發(fā)探析》
[3]曹新向、王偉紅、梁留科《紅色旅游開發(fā)的理論和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