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會 徐國輝
摘要:英語閱讀在教學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往往存在著“教學活動以教師主導為主,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不明顯,閱讀活動形式單一,缺乏合作、啟發(fā)、體驗、探究式的深度學習”等突出問題,因此,嘗試結(jié)合具體案例從選材、目標確定、活動設計等方面探討如何開展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閱讀教學很有必要。
關(guān)鍵詞:學習為中心;課前任務單;英語閱讀;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7)20/23-0025-04
一、引言
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言輸入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英語教學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廣泛、深入、持續(xù)的英語閱讀行為不僅有利于學生發(fā)展語言能力,發(fā)展有效的學習策略,獲取多種信息和文化知識,還能促進思維、提高交流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王薔,陳則航,2016)。然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往往存在以下突出問題:第一、所選教材生詞量較多、難度較大,超出學生的接受范圍,同時語言的原汁原味明顯不足,缺乏吸引性。第二,閱讀教學過于注重詞匯與語法的教學,閱讀教學目標單維,忽略了思維品質(zhì)與文化品格的提升。第三,整個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不明顯,師生之間對話性不足。第四,閱讀活動形式單一,缺乏合作、啟發(fā)、體驗、探究式的深度學習??傊荒茏龅揭詫W生學習為中心。李爽、陳麗(2011)認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倡導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如何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學習。例如,學生學習的目標是什么,需要學習什么樣的內(nèi)容,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更好,該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學習環(huán)境,該如何進行學習評價等。為了實現(xiàn)教育理念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zhuǎn)變,教師應當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做到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啟迪學生和激勵學生,力求建立和諧、協(xié)調(diào)而又獨特的師生關(guān)系,本文結(jié)合具體案例闡述如何開展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閱讀教學。
二、課例背景
(一)授課對象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北京市房山區(qū)城鎮(zhèn)普通校房山第四中學的初一年級學生,共30人。該班學生平常接觸的英語閱讀材料主要以課本為主。本班有二分之一的學生閱讀能力較強,在閱讀后能積極主動地進行詞句積累,并和老師、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另外二分之一的學生閱讀水平普遍較低,存在著不少問題,表現(xiàn)在對閱讀不感興趣、平時閱讀速度慢、理解困難等諸多問題。
(二)授課內(nèi)容
1.閱讀材料的確定
在英語閱讀中,幫助學生選擇英語原版書籍閱讀是非常重要的。英語原版書籍閱讀的優(yōu)勢在于大量理解并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原版文學語言,和普通教材之間,有詞匯細膩度和成熟度的差別,可謂天壤之別。當然,我們也承認,每天晚上“專時專用”地讀英文原版書籍學英語,是有些辛苦,但是如果可以持之以恒,效果是顯著的。為了激發(fā)學生英語原版閱讀的興趣,授課教師利用美國藍思閱讀測試平臺首先確定了全班的整體閱讀水平,然后結(jié)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實際教學進度,最終選擇了藍思閱讀平臺中提供的由美國學樂出版社出版的名為A Busy Day的原版分級讀物。
2.閱讀內(nèi)容簡介
該書以時間的順序介紹了一個小女孩周六忙忙碌碌的一天。在開頭第一段,作者描述了星期六小姑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希望能準時完成。從第二段開始,作者介紹了小女孩從早上七點起床開始忙忙碌碌的八個小時的豐富多彩的周末活動,最后在參加完朋友的生日聚會后,她高高興興回家了。整本書共31頁,14幅有關(guān)日?;顒拥木啦鍒D,有效詞數(shù)280個,兩頁單詞表,共八個配圖生詞。這本書的內(nèi)容不僅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還講解了時間的兩種表達法。對于初一新生來說,時間的兩種表達法剛剛學過,屬于背景知識,話題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此外,還滲透了德育目標:時間的重要性。
三、課例實踐
(一)設計課前閱讀任務單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為了引導學生課前自主閱讀并體驗“化教為學、化生為師、化被動接受為自覺生成”的教學模式,授課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們設計了“課前任務單”。與以往傳統(tǒng)教學不同的是,“任務單”的使用主體學生,即課前在家按照任務單的引導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是隱藏在后臺的自主學習的指導者。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閱讀任務單,明確教學目標,學生也可以通過任務單來自我檢測閱讀效果,是診斷學生已有起點和真實需求的必要手段。本課的閱讀任務單主要包括四個任務。
任務一:根據(jù)時間順序,寫出文中小女孩一天的主要活動(見圖1)。根據(jù)表格支架課題提取書中核心關(guān)鍵詞。
任務二:通過提取文中提到的小女孩一秒鐘、一分鐘能做什么,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在對應實踐內(nèi)分別能做什么(What can you do in one second/minute?)(見圖2),旨在聯(lián)系并激活學生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與語言積累。
任務三:文章中的好詞、好句的使用與積累。旨在引導學生欣賞、積累英語原版書籍中地道的語言,感受語言之美。
任務四:提出在學習中的困惑與建議。例如: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about the passage?問題的提出是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反饋,可以是學生自身知識上的障礙,如詞匯的障礙,也可以是學習目標規(guī)定要求外的學生還希望知道的東西,還可以是教材內(nèi)容的質(zhì)疑。
(二)根據(jù)課前任務單的學習結(jié)果,明確教學目標
根據(jù)學生們在《A Busy Day》的課前任務單中反饋,筆者進一步明確了本課的知識目標。在本課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詞匯處理中,大部分的單詞和詞組學生們通過詞典、網(wǎng)絡或討論得到了理解,部分不能準確理解的難點如:get dressed,wrap等,筆者在本課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設置了看圖猜詞的活動,通過活動幫助學生解決語言障礙。在課前任務單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們并不能預測出自己在一分鐘內(nèi)能做什么,所以在課上設置了趣味體驗活動,并且在活動中,用秒表計時。讓學生們用標準和非標準的測量方法掌握一分鐘有多長,能做什么事。同時,在課前任務單中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們針對自己的困惑分別提了三個問題“Where does the girl come from?How old is the girl?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針對學生們提出的“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們什么?”等問題,授課教師在課前啟發(fā)學生利用圖片和課文內(nèi)容對本文主人公的年齡和國籍進行猜測,并在課上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設置了啟發(fā)性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們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endprint
(三)設計并實施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升其閱讀理解與表達能力與閱讀興趣,授課教師設計了如下活動:
1.借助時間活動表與追問,檢測并鞏固學生的整體理解
首先,教師通過幻燈片展示時間活動表,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后發(fā)言。在前期,學生借助課前任務單已經(jīng)獨立完成了信息提取,因此學生們通過交流,很快回顧文中的小女孩一天的活動。使學生加強對文章的理解,理順事件發(fā)生的順序、人物行為,加深了其對文章整體的把握。
同時,根據(jù)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授課教師還提出了幾個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文中提到:“The girl uses her alarm clock to make sure she doesnt sleep too long.”教師適時追問:How do you make sure you dont sleep too long?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日常生活回答出:I use an alarm clock./My mother/father wakes me up.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們形成了在生活中不要事事依賴父母,要獨立自主的意識。再如文中提到:The girl is 15 minutes to the party.教師根據(jù)這段話追問:Do you always finish ev-erything you have planed on time?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在這個活動里,學生們不僅回顧了文章的梗概,還提高了學生猜測生詞、難句意思的能力,同時進行了句式的練習,加深了對句子、文章的理解,體驗了作者的意圖和感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文章的閱讀和分析能力。
2.趣味體驗活動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在處理了語言點并整體認識閱讀內(nèi)容后,授課教師緊接著設計了激發(fā)學生興趣并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問題,進一步促使學生去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同時也利于發(fā)展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的精神。在回顧完小女孩一秒鐘/一分鐘能做什么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就自己一秒鐘、一分鐘能做什么進行交流、討論。然后隨機抽查幾個學生代表回答。例如有學生回復“I can introduce myself in English in one minute.”教師請這位同學上臺用英語自我介紹,教師同時用一塊秒表給學生計時。結(jié)果這位學生只用了18秒就完成了介紹。教師和學生們都體驗到了1分鐘實際可以用英語表達更多的內(nèi)容。再如,任務二:另外一個學生回答“I can bounce the basketball 85 times in one minute”,而實際上,該學生用一分鐘拍了205下球,遠遠高于自己預估的85下。學生們實際體驗到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也提高了自我期待。
3.設計“啟發(fā)性”問題,提升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經(jīng)過整體理解與趣味實踐活動之后,學生們思維變得活躍起來。此時,授課教師提出啟發(fā)式問題“It tells us that time is__.What should we do?”時間告訴我們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學生們積極地在小組內(nèi)進行了討論,并在班里和大家交流了自己對時間的看法。有的同學說:平時微不足道的一分鐘原來能做很多事情。有的同學說: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努力學習;有的同學說: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要愛爸爸媽媽,愛身邊的人;還有的同學說:時間是公平的,它不會停下來等待,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等等。同學們的發(fā)言都非常精彩。老師也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通過思想的碰撞,學生們能得出這么多結(jié)論。
四、課例實施效果與反思
(一)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提升
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借助時間活動表從文章中提取關(guān)鍵信息并理解文章中的事件發(fā)生順序和日?;顒?。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一步步地思考、猜測,從而理解文章。同時,授課教師把課文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授課教師先根據(jù)課文提出問題“Why does the girl use an alarm clock?”,然后拋出問題“How do you make sure you dont sleep too long?”,有的同學回答讓爸爸媽媽叫自己起床,有的同學回答自己定個鬧鈴,這些貼近了學生自己的實際生活,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了其它同學的生活方式。同時,根據(jù)文中作者的鋪墊:一秒鐘、一分鐘和一小時能做什么,授課教師為了能讓學生親自體驗和感知時間的長短和重要性,設計了活動對比表。學生們在教師布置完這個任務后,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完成了課前任務單,并在課堂上進行了課堂實踐,結(jié)果遠遠超出自己的預計,學生們不僅對時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課堂氣氛也一下進入了高潮,有效地推動了后面教學的進展。
這時,授課教師為了進一步讓學生們充分理解閱讀內(nèi)容背后的寫作意圖和所蘊含的價值觀,為學生們展示了視頻“糖豆告訴你一輩子到底在干什么?”假設28835果凍糖代表人的一輩子,每顆糖代表每一天。當學生們看見自己的糖豆一顆一顆地減少時,感覺很震撼。學生們在視覺的沖擊下,進一步認識到了時間的寶貴。這時,授課教師拋出問題:It tells us that time is____;What should we do?學生們積極地進行了討論。有的說時間就是金錢,我們應該珍惜時間;有的說時間是寶貴的,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有的說時間告訴我們應該尊重爸爸媽媽,關(guān)心父母。并能結(jié)合自身體驗表達個性化思想。有理解的閱讀就是邊閱讀邊思考,不僅思考所讀的東西,而且思考閱讀的寫作目的與所滲透的思想。
從這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看,通過這三類活動的設計和解決,課堂很活躍,有生氣,學生能積極地配合教學,學習興趣很濃,教學效果很好。學生們已經(jīng)不滿足課上四十五分鐘的學習了,課后還在熱情高漲地討論著時間告訴了我們什么,同時,也表現(xiàn)出想跟教師進一步交流的愿望。
(二)教師教學理念提升
通過本次研究課,授課教師初步嘗試構(gòu)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開始能夠弱化自身的話語權(quán)與控制權(quán),適當放手,給學生發(fā)言和展示的時間和機會。授課教師表示:“在‘趣味體驗活動,學生們踴躍發(fā)言,每個學生都想和老師、同學分享自己一分鐘能做什么,這在以往的課堂上,是從來沒有體現(xiàn)過的”。此外,授課教師利用藍思測試平臺診斷學生閱讀水平,并據(jù)此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原版書籍。同時設計并利用課前任務單,了解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與實際需求,設計了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活動,一步步有層次地啟發(fā)學生打開思路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五、結(jié)語
開展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英語閱讀教學,應該做到符合了解學生需求、蘊含豐富的教育價值、設計并實施合理的教學活動、以及開展合作對話的教學等核心特征。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提供必要的學習支架。同時不斷堅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傾聽學生的聲音,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潛力,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責任編輯 李曉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