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摘 要】
對評價的重要性論述,中外教育家都有涉足:“七分贊美,三分批評!”……為何他們如此一致性地關注教學中的評價?評價的重要性在于什么?又如何操作呢?
【關鍵詞】
評價 作用 注意點 普通高中課堂中的有效評價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狈▏慕逃业谒苟嗷萑缡敲慕逃f!我國的一位著家也有類似的話“七分贊美,三分批評!”教育家們如此強調評價的作用,本文就評價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做淺薄的分析。
所謂評價就是反饋,這原本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輸出電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輸入電路中,以增強或減弱輸入訊號的效應。后心理學界借用這一概念,以說明學習者通過對自己學習結果的了解而達到強化作用,促使學習者更加努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心理現(xiàn)象稱作“反饋效應”。
心理學家赫洛克曾做過的一個著名反饋效應的心理實驗:赫洛克把被試者分成4個等組,在4個不同誘因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第一組為激勵組,每次工作后予以鼓勵和表揚;第二組為受訓組,每次工作后對存在的一點問題都給予嚴肅批語和訓斥;第三組為被忽視組,每次工作后不給予任何評價,只讓其靜靜地聽其它兩組受表揚和挨批評;第四組為控制組,讓他們與前三組隔離,且每次工作后不予任何評價。實驗結果表明:成績最差者為第四組(控制組),激勵組和受訓組的成績則明顯優(yōu)于被忽視組,而激勵組的成績不斷上升,學習積極性高于受訓組,受訓組的成績有一定波動。這個實驗表明:及時對學習和活動結果進行評價,能強化學習和活動動機,對工作起促進作用。適當激勵的效果明顯優(yōu)批評,而批語的效果比不聞不問的效果好。
這一效應提醒我們,在生活中,尤其是我們教師的教學中,有效評價是教學活動目標達成的必要條件,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及時地給予評價并做出調節(jié)!
一、評價的作用
(一)作用一: 導向與指揮
學生是成長中的人,對于學習的重難點的把握,及學習方向性的把握不是很到位,此時需要教師明確地指出其方向的正誤及其學習效率的高低。[1]在對學生的評價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知識的掌握程度,來調節(jié)自身的教學進度和難易度。通過評價,一方面指導學生的學,另一方面,可以指導教師的接下來該如何教。
(二)作用二:激勵
眾所周知,信心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成功的先決條件,沒有信心,成功的幾率大打折扣。學生處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最大的敵人就是把無知變?yōu)橐阎?,其中的艱辛苦楚想必過來人都刻骨銘心,怎么才能引導學生樹立信息,讓他們在“戰(zhàn)場”上,高舉旗幟、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答案是“激勵”。美國一個普通的公立學校的老師,把貧民窟的孩子們教導成了常春藤名校的學子,這消息一出,舉國嘩然,當記者采訪這位老師時,他面帶平和的笑容說: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我只是把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到最大!”對,這就是激勵的作用,鼓勵是我們老師常用的方法,但有誰又能用好“激勵”這一法寶呢!
(三)作用三:改進
評價就像一面鏡子,鏡中的學生及教師,在不斷的反思、調整、改進自身的不足,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亦或是教學方法……“教學相長”中的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變相的改進,一種成長!評價的改進作用古來有之。教師的評價如果能像細雨春風般,吹進學生的心田,讓他們深深地覺察到自身行為的不足,進而不斷調整,不斷改進,教育的目的已經(jīng)達成一半了!
評價是把利器,怎樣才能最大化的發(fā)揮其作用還能避免其消極作用呢?
二、注意點
(一)評價的教學目標性
教學目標的明確性要求評價也與之匹配,過多的贊揚或評價學生衣品或人品,這本身無可非議,但就其課堂的有效性來說,無疑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2]!就事論事,就知識點論知識點,圍繞知識點本身、學生學習態(tài)度或學習策略,這樣的評價,才是真正關注學生學業(yè)水平的提高及智慧的成長的!評價游離于教學目標之外,輕則引起學生注意力的分散,重則會引起學生的價值觀偏離主流價值觀。
(二)評價的時效性
艾賓浩斯繪制出了遺忘曲線,遺忘發(fā)生在每時每刻,正因為有遺忘這一概念,我們在教學時要講究時效性,于評價,就是要在學生做出反應后及時給與評價,在第一時間強化其記憶,正強化亦或是負強化,此時的強化好比給心臟衰竭患者打的強心針,一針見效!中國的俗語“趁熱打鐵”,也便是這個道理。
(三)評價的多元性
評價是良方,但講究配方!七分贊美,三分批評。凡事講究適度,過分表揚或批評都是錯誤的。語言評價一以貫之,也顯得寡淡無味。所以,表揚時不防提出進步的期望,言語評價時不防加些肢體動作。如此一來,學生永遠無法揣測老師下面要干什么或說什么,注意力始終圍繞著執(zhí)教者,何樂不為呢!
總而言之,評價應以學生的成長及發(fā)育規(guī)律為準繩,以促進學生積極地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幫助學生端正態(tài)度,提高能力,增強信心,最終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戴文開.反饋的重要性【J】.上海教育,2016
【2】黎婉勤.加強課堂教學信息的反饋的必要性及其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7(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