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校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調查與實踐探索

      2017-10-12 10:51:13李鵬趙夢飛韓笑周陽艾宇娜周長發(fā)孫紅英徐士霞戴建華劉曉璇
      四川動物 2017年5期
      關鍵詞:動物學南京師范大學實驗教學

      李鵬, 趙夢飛, 韓笑, 周陽, 艾宇娜, 周長發(fā)*, 孫紅英 , 徐士霞, 戴建華, 劉曉璇

      (1.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南京210023; 2.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南京210023)

      高校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調查與實踐探索

      李鵬1, 趙夢飛1, 韓笑1, 周陽1, 艾宇娜1, 周長發(fā)1*, 孫紅英1, 徐士霞1, 戴建華1, 劉曉璇2

      (1.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南京210023; 2.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南京210023)

      高校動物學實驗課程是動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轉變,高校動物學實驗教學改革也在不斷發(fā)展深入。2015—2016年,在全國部分大專院校開展了高校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傳統動物學實驗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下高校教學、科研的需要,也不適應目前生物學科的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的變化。依據多年的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本文從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及評價等方面,對高校動物學實驗課程的教改方案予以完善并進行實踐修正。

      動物學實驗; 問卷調查; 教學改革; 實踐反思

      Abstract: Zoology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zoolog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ed in biology. With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ideas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s, there are needs on the reform of zo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Questionnaire about zo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was performed in some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in China from July 2015 to March 2016.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raditional zo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l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zoology development, and not suitable for the change of talent training and social needs on the biological students in China. Based on the long time experiences of our team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form exploration on zoology experiment, we deemed that reform on the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valuation optimiz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ceasingly on the zoology experiment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zoology experiment; questionnaire; teaching reform; empirical reflection

      隨著學科的發(fā)展與社會需求的變化,國家深入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許多高校確立建成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大學的發(fā)展目標,現階段對教學要求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特別是本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和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如何加強培養(yǎng)生物學科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發(fā)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校生物學科教學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廣大一線教師與教學管理者要深入思考如何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背景下切實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真正把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融入到專業(yè)教育之中,優(yōu)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扎實推進本科人才培養(yǎng)工作再上新臺階。

      動物學課程是高校生物相關專業(yè)的核心基礎課之一,由課堂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野外實踐教學三大模塊組成。動物學實驗是動物學乃至生物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可印證和鞏固課堂教育的理論知識,并能通過具體的操作訓練掌握動物學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基本的科研能力(汪安泰,2006)。因此,提高動物學實驗教學質量尤為關鍵。目前國內各高校已在動物學實驗教學中從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和改革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趙田夫,賈春鳳,2006;張大治等,2008;林小植,2013;張葉軍,2013;喻浩,張劍霜,2015)。南京師范大學具有全國36個生物學專業(yè)點之一的“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國家理科基地)、生物師范、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和海洋科學等本科專業(yè),多年來始終堅持將“培養(yǎng)有發(fā)展后勁的、高水平的拔尖創(chuàng)新型人才”作為國家理科基地建設和本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并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在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江蘇省高校優(yōu)勢學科項目和江蘇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一期項目-生物科學等項目的支撐建設下,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各方面均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探索。南京師范大學動物學課程作為江蘇省精品課程,動物學教學團隊近年參考國內外同行的教改實踐經驗,在課程理論與實驗教學上進行了一些有成效的教改嘗試,并于2015—2016年在全國相關大專院校開展了高校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問卷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完善教學實踐方案,為拔尖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立參考模式。

      1 調查研究方法

      1.1問卷設計

      問卷是在參考相關文獻以及筆者對動物學實驗課堂教學認識的基礎上設計,主要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調查,每方面設計約20題,并考慮各類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課程課時設置、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差異。

      1.2調查實施

      選擇全國各大高校已修完動物學實驗課程的在校學生和任課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在線問卷(問卷星)的形式,不記名填寫。調查時間為2015年7月—2016年3月,共收到有效問卷399份。調查數據采用Excel進行分析。

      2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2.1實驗課程學習效果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關于學生在動物學實驗課程的學習反饋結果見表1。調查發(fā)現,總體上,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處于較為良好的發(fā)展趨勢,但仍有很大改善空間。結合學生所提問題,仔細分析調查結果,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由點及面對實驗教學中的各項問題進行解決和改進,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獲得更好、更全面的教學效果。

      表1 動物學實驗課程學習情況反饋調查結果Table 1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concerned on learning zoology experiment course

      2.2實驗課程內容設置情況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表2),99.25%的學生認為教材的編寫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影響。由此可見,當進行教學內容改革時,應從教材的編寫方式進行研究和改進,找出最適合學生理解、獲取知識的途徑和形式,對實驗教材內容進行合適的整合與設計,從而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課程內容的安排直接聯系著知識的遞進層次,間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效率。81.96%的學生對目前所接受的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內容表示滿意,但仍有小部分(18.04%)學生表示一般或不滿意,說明對動物學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有必要的。動物學實驗課程的教學主要包括教師對理論知識、實驗操作等的講解和學生的實際操作訓練。關于教師講解在課堂中應占的比例建議:應控制在50%左右。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轉變角色,加強學生為主體和教師為主導的作用是必要和切實可行的。

      傳統的實驗課程教學形式、內容較單一,忽視了一些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學生對如何設計和準備實驗了解很少,大大束縛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吳寧等,2012)。調查顯示,94.99%的學生認為在動物學實驗課程的教學中引進“研究性實驗”是有必要的;86.22%的學生表示對將驗證性實驗擴展為研究性、綜合性實驗感興趣??偟膩碚f,“研究性實驗”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認可。

      目前,很多高校生物專業(yè)都會開展野外實習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效果、訓練學生實踐技能。結果顯示,96.24%的學生認為實驗教學中加入野外動物調查實踐環(huán)節(jié)對改善學習效果有幫助,且有90.73%的學生認為動物學野外實習實踐教學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學習興趣。因此,南京師范大學將野外實習引入動物學實驗教學過程中,例如在校園范圍內開展節(jié)肢動物多樣性調查和觀鳥教學活動,力求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知識,觀察動物生活習性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了解野外動物多樣性調查工作的基本步驟和要求。

      表2 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內容調查結果Table 2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concerned on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zoology experiment course

      2.3實驗課程教學方法調查結果與分析

      由表3可得,88.72%的學生認為高校的動物學實驗室應當對學生開放。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希望利用開放實驗室進行一些有利于自身發(fā)展并切實可行、難易適中的實驗課題,從而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關于實驗室開放的方式,有以下幾種:每周固定開放幾天(52.38%),每天固定時段開放(30.08%),無限制、在老師的協管下由學生根據實驗需求自由開放(17.54%)。因此,不同學??山Y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和實驗室管理制度設置不同的實驗室開放時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科研創(chuàng)造性。

      目前,多數學校的動物實驗課上課方式仍是以教師講解與演示為主,而66.92%的學生表示支持師生角色轉換的教學方式——學生預講課、教師協助。他們認為,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只關注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會因其依賴性而影響實驗教學效果。如能采取學生預講的方式,可有效促使學生課前主動通過網絡、期刊文獻等途徑查閱資料,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還能豐富課程內容。

      此外,問卷中關于“實驗課程教學方式中哪種方式有利于自己對知識的掌握”這一問題,學生提出以下幾種答案:一次實驗課對多種結構、功能類似且進化上近源的動物進行比較觀察與解剖,加深學生對動物共性和差異的了解(53.88%);在傳統實驗的基礎上,每次實驗課布置探究性實驗內容(50.63%);部分實驗內容完全由學生自己選擇或設置,實驗過程教師參與指導和提供建議,糾正和干預可能出現的實驗危險與技術錯誤(41.35%);一次實驗課對各類動物進行講解后只對一種代表性動物進行解剖觀察,驗證理論知識、訓練學生實驗技能(37.84%);學生自由組合分組進行開放性實驗,在各種動物學實驗中任選感興趣的內容,獨立完成實驗,教師適當給予跟蹤指導(34.34%);教師給定一些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的選題范圍,學生分組自由選擇開展相關實驗,然后各組進行總結并講解自己的實驗,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析討論實驗結果(30.33%)。由此可見,目前大多數學生傾向于個體在實驗過程中發(fā)揮能動性,強調個人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更為可喜的是84.96%的學生認為根據個人需要建立興趣小組對于本課程的學習也是有必要的。因此,授課教師應當改變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授課模式,以學生的興趣為突破點,以個體的能動性為核心,建立團隊模式的興趣小組,讓學生根據個人和團隊的興趣進行實驗設計與實施,改變傳統教學固化模式的弊端(屈銘志等,2010),增強學生在實驗課程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推動課程改革。

      表3 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方法調查結果Table 3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concerned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zoology experiment course

      2.4實驗課程教學手段調查結果與分析

      表4顯示,97.49%的學生對動物學實驗課程使用彩色圖畫教材和增加視頻多媒體教學有興趣??梢娊虒W過程中多媒體的使用能有效提升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關于計算機輔助教育(computing aided instruction,CAI)課件和模擬性課件,51.88%的學生表示從來沒聽說過、不了解,36.84%的學生表示聽說過但不了解,這說明多數學校關于CAI課件和模擬性課件的介紹與使用還未深入進行。

      關于目前所在學校動物學實驗授課老師應用多媒體教學的不足之處,學生反映的問題主要有:教學形式較單一(52.63%)、信息量太大(47.87%)、課堂教學內容過于單調(45.61%)、設備陳舊,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37.34%)、教學節(jié)奏過快(25.81%)、教師的機器操作技術欠佳(11.03%)。由此可見,多數動物學實驗課教師教學過程中尚未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而關于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形式,44.36%的學生認為圖畫、視頻、文字應以適當的比例合理組合搭配,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重難點,了解實驗的內容與步驟;21.30%的學生認為應以視頻講解為主,活躍課堂氣氛,讓全體學生能清楚實驗的內容與要點并能跟隨視頻中的教學內容逐步開展實驗觀察或動物解剖操作;20.30%的學生認為應以圖畫為主,增加學生直觀感受。這說明,多數學生都認為圖畫和視頻的加入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習效果。

      2.5實驗課程教學評價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多數高校動物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評價仍存在一些局限,表現為:1)評價主體單一。在現有教學評價模式中,主體是教師,所有環(huán)節(jié)均由教師進行評價,忽略了學生的地位和作用,評價者與評價對象常處于對立狀態(tài)(朱雪梅,2014);2)評價內容片面。教師多從學生的作業(yè)中了解其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目前多數學校動物學實驗的作業(yè)形式主要還是傳統的文字實驗報告(76.94%),這樣的評價方式明顯屬于重知識檢測、輕能力考核,不能充分反映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實際能力;3)評價方式單調。傳統的教學考核方式常為單一的理論考試或實驗考試,而單一的理論考試形式容易造成學生重理論輕實驗的心態(tài),單一的實驗操作考察又容易使學生忽視理論知識的重要性。

      因此,我們傾向于采用多元評價模式并注重過程性評價:首先,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參與學生學習評價活動的主體除任課教師外,還可以是教學團隊其他教師、教學督導專家、學生興趣小組成員、學生自身等,要重視自評、專家評議、小組評價、互評等的作用(胡敬花,2015);其次,要注重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調查顯示,多數學生希望改變單一的實驗報告的作業(yè)形式,轉而加強課外知識拓展和鞏固基礎實驗技能。因此,應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置更加多樣化的作業(yè)形式,督促學生進行大量文獻閱讀,多渠道拓寬知識面,強化對學生的科學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的綜合考察;此外,要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動物學實驗教學的考核不應只囿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或實驗技能的嫻熟,還應對學生實驗過程中的實驗思維、操作技能、問題分析、實驗態(tài)度等進行全面、動態(tài)的考核與評價(牛廣財等,2013)。根據表5的調查結果,51.88%的學生認為動物實驗課程的考核方式應該是實驗操作+平時成績,38.85%的學生認為應該是平時成績+實驗操作+期末閉卷考試,兩者總和為90.73%。因此,學校應根據課程特點制定多樣化的教學評估方式,力求全面、公正、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實踐能力,突出學生的學習、科研、實踐、創(chuàng)新等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的綜合評價。

      表4 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手段調查結果Table 4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concerned on the teaching techniques of zoology experiment course

      表5 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評價調查結果Table 5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concerned o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zoology experiment course

      3 動物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

      近年來,為提高動物學實驗教學質量,國內外各高校已相繼在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和改革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性嘗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次問卷調查結果給予我們很多啟發(fā)?;谡{查結果并參考國內外同行的教改實踐經驗,南京師范大學動物學教學團隊在課程理論與實驗教學上進行了一些有成效的教改嘗試。

      3.1充實、整合實驗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高校動物學實驗教學中加入綜合實驗和創(chuàng)新實驗,能夠彌補傳統經典實驗的不足,對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還需引進新的教學方法來適應教學內容的改革(邴杰等,2015)。近些年,我校嘗試采取模塊化實驗教學模式:對動物學實驗課程內容進行重組與整合,建立層次化、模塊化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各個實驗內在聯系,建立知識網絡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型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科學思維方式。并在動物學實驗教學計劃中設置設計性實驗,例如“基于DNA條形碼技術進行動物物種鑒定與系統進化分析”“昆蟲的生活史觀察(以蜉蝣為例)”“農藥對水生動物(泥鰍、黃顙魚等)生存與繁殖的影響”“綜合拓展實驗:動物條形碼分類與系統發(fā)生學研究——動物分子鑒別與種群遺傳變異、系統發(fā)生重建”等。

      為加強實驗課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探索精神,南京師范大學動物學實驗課程增設了校園節(jié)肢動物多樣性調查和校園觀鳥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到自然界中去觀察和熟悉動物種類及其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學會了解和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將書本中學到的豐富理論知識運用到野外實踐學習中,在豐富的野外學習中檢驗和鞏固理論知識。

      此外,南京師范大學動物學教學團隊根據人才培養(yǎng)要求重新編寫了適應本科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動物學實驗教材(科學出版社待出版),增設自選性和設計性實驗,促使學生既要獨立處理、觀察和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又要團隊協作分析實驗過程中的科學問題,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科研素質。

      3.2提升、完善實驗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加強開放性實驗室建設。開放性實驗室建設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方便,也更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主動性,對于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檢驗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付文博,2014)。為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素質、創(chuàng)新意識及創(chuàng)新能力,南京師范大學開展了本科生創(chuàng)新科研訓練計劃: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教學,每位博士生導師或碩士生導師負責指導4~6位本科生的學習與科研訓練,鼓勵本科生進入導師實驗室參與科研訓練項目,學生在導師指導下申報國家級、省級或校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本科教學實驗室與研究生科研實驗室均對本科生創(chuàng)新訓練團隊全天候開放,沒有課程教學任務的本科生可以跟研究生一樣24小時使用實驗室。通過查找文獻,自主命題、制定實驗方案、實施實驗、分析實驗結果并進行結題匯報,讓學生提早接觸科學研究,培養(yǎng)實驗技能并激發(fā)科研興趣;通過鼓勵引導本科生參與相關教師的科研項目,開拓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既能學到更廣泛的知識,又能學到一整套實驗方法,并通過科研項目的開展掌握撰寫科技論文的技能,提升學生科學研究的學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采用“雙主體互動的翻轉課堂”實驗教學模式、討論式教學法和比較法教學?!半p主體互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的主體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參與地位為核心,通過建構“雙主體、互動式”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對主體教育實踐進行初步探索研究的教學模式。將“雨課堂”工具引入實驗教學過程,提升師生“課前-課中-課后”的互動與學生的教學參與度,教師起指導和輔助的作用,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輔導,做到因材施教,并為學生提供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平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展示。討論式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獨立鉆研的基礎上,進行集體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邴杰等,2015)。南京師范大學動物學實驗教學注重課中與課后的討論式教學,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討論中做好引導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最后及時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根據本次調查結果,66.92%的學生表示支持師生角色轉換的教學方式,因此,未來南京師范大學在動物學實驗教學中會繼續(xù)開展學生預講或進行實驗總結講解的教學方式,通過翻轉課堂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參與度。比較法是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找出研究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過程,采用比較法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許發(fā)芝,丁小玲,2015)。南京師范大學近年在整合動物實驗教學內容時注重各門類動物的適應性特征比較觀察,例如“以扁形動物、原腔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代表類群為例,觀察各類動物體制構造的適應進化(拓展:常見環(huán)節(jié)動物的分類鑒別)”等,基于不同類群代表動物的比較解剖觀察,使學生更深入理解動物結構特征異同與生境適應性進化,提升動物實驗教學效果。

      3.3豐富、拓展實驗教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虛擬實驗技術等現代化教學工具輔助實驗教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實驗教學效率,使實驗教學更加生動活潑、直觀易懂(柏雪,2016)。南京師范大學在動物學實驗教學中整合國內外同行的優(yōu)秀教學手段,結合本校教學實際,盡量豐富、拓展實踐教學手段。授課教師充分利用他們在教學、科研與生產中及歷屆學生野外實習收集和制作的與授課內容相關的照片、視頻和標本等,通過對動物進行實況數碼拍照、顯微攝影等。并根據實驗內容通過教學視頻、教學動畫及網絡學習等手段組織師生互動式教學,活躍教學氣氛。課前將簡易版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等通過QQ群、微信群推送給學生提前預習。2016年開始,在實驗教學中還嘗試引入“雨課堂”教學工具,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2017年我校動物學實驗還創(chuàng)建了動物學網絡虛擬實驗平臺,虛擬實驗平臺包括整學期將開展的全部實驗內容,有課件、視頻、照片、Flash動畫等,通過網絡虛擬實驗平臺讓學生在預習環(huán)節(jié)中熟悉實驗與實踐過程,了解實驗的目的、要求、原理、操作等。并通過微信群增強師生互動,及時交流信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促進實驗教學效果的提升。

      3.4廣泛運用多元化實驗教學評價

      目前,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案已在各學科的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內涵包括: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法多元化(胡敬花,2015)。運用這一評價方案,可以基本解決評價者與評價對象相對立、評價手段與評價理念相脫節(jié)、評價路徑與教學過程相游離等問題(朱雪梅,2014),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近年來,南京師范大學動物學實驗課程考核改變傳統單一閉卷考試模式,嘗試“課前-課中-課后”多元化過程性教學評價,注重對學生的全方位過程性考評。課前評價主要針對學生的課前自主預習,通過實驗課件學習和預習報告情況來評價,但主觀性太強,而“雨課堂”工具的引入可以詳細監(jiān)控學生的預習情況,為課前評價提供了依據。課中評價包括通過學生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實驗課堂的參與度、實驗是否成功等來考查學生是否掌握實驗技能,根據實驗報告的規(guī)范書寫考查學生對實驗結果的處理、分析、歸納和總結等能力;此外,對于一些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掌握的理論知識及技能,獨立進行資料查閱、實驗設計、方案實施、結果分析、撰寫論文等全部過程,據此來考核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能力。課后評價形式可以多樣,我校采取過實驗操作考核+閉卷考試的方式,實驗操作試題由學生自己從教師事先準備好的題庫中隨機抽取,并且授課教師互換班級進行考核。這種綜合評定課程成績的方法較為全面、客觀與公正,也促使學生進一步提高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在動物學實驗課程學期結束后,組織學生參觀學校的動植物博物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推選出代表在動植物博物館選擇一個動物類群對全體學生進行講解,老師負責協助補充講解;而國家理科基地班的學生額外要求對整個學期的動物學實驗進行總結匯報,以小組形式進行PPT講解并將設計性實驗結果以海報形式張貼在學院進行展示,這種考核形式師生均反響良好,學生對動物學實驗的認知與技能提升相比傳統動物學教學方式有了很大進步。

      4 對高校實驗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設想

      4.1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探索性實驗

      建議在實驗類別上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的比例,融入新的實驗方法與技術,增加探索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提高在教學實驗中“研究性綜合實驗”的融合程度。在實驗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實驗內容的相互銜接,循序漸進地提高實驗的難度(屈銘志等,2010),鼓勵學生參與實驗設計和動手操作,充分利用課堂學習過程,使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使其在整個實驗課教學中得到更多鍛煉。

      4.2提升學生在課余的發(fā)散性思維

      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需要學生反復觀察結果、不斷注入創(chuàng)新理念,所以希望在課時分配上,盡量不要把實驗完全限制在一周的某一時段,合理分散分布實驗時間,使學生接觸實驗的層面更加深入,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從而不斷調動學生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激發(fā)創(chuàng)新實驗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和發(fā)散性思維,促進學生實踐潛能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4.3加強實驗教師的教學技能

      隨著新實踐教學體系的不斷實施,新知識和新技術的需求愈漸增長。在這種趨勢下,就要求教師需要同步掌握前沿知識和較高的實驗技能。因此,建議進一步加大對青年教師,尤其是對實驗教學經驗頗淺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提升實驗課程青年教師授課技能,同時所有授課教師均需要與時俱進,更新知識體系與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從而實現對實驗教學體系的整體優(yōu)化。

      柏雪, 黃艷玲, 彭忠利, 等. 2016. 飼料分析與檢測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 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502(2): 191-192.

      邴杰, 李潔, 靳溪. 2015. 探討“討論式教學”在高校本科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實驗室科學, 18(3): 136-138.

      付文博. 2014. 關于高等師范院校動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 科教文匯(上旬刊), 274(4): 62-63.

      胡敬花. 2015.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多元評價方案研究[J]. 科技視界, (13): 212-213.

      林小植. 2013. 新課標背景下高師動物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幾點體會[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6(9): 114, 116.

      牛廣財, 楊宏志, 王憲青, 等. 2013.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實驗教學改革效果的問卷調查[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5(12): 100-102.

      屈銘志, 吳紀華, 董慧琴. 2010. 讓學生成為實驗課程改革的推動者[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9(7): 105-107.

      汪安泰. 2006. 動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3(12): 119-122.

      吳寧, 雷霆雯, 曾佳, 等. 2012. 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開放實驗室[J]. 貴陽醫(yī)學院學報, 37(2): 209-210.

      許發(fā)芝, 丁小玲. 2015. 動物營養(yǎng)學理論和實驗課教學研究探析[J]. 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488(9): 236-237.

      喻浩, 張劍霜. 2015. 基于PBL教學模式的動物學實驗課教學探討[J]. 時代教育, (11): 85.

      張大治, 趙紅雪, 楊貴軍, 等. 2008. 《普通動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5(1): 43-45.

      張葉軍. 2013. 提高動物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方法[J]. 科技視界, (26): 163-186.

      趙田夫, 賈春鳳. 2006. 提高動物學實驗教學質量的幾點做法[J]. 雞西大學學報, 6(4): 10-11.

      朱雪梅. 2014. “多元交互式”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與實踐——基于地理教學觀察的行動研究[J]. 課程·教材·教法, 34(11): 63-68.

      PracticeExplorationandQuestionnaireontheZoologyExperimentTeach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LI Peng1, ZHAO Mengfei1, HAN Xiao1, ZHOU Yang1, AI Yuna1, ZHOU Changfa1*, SUN Hongying1, XU Shixia1, DAI Jianhua1, LIU Xiaoxuan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2.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2017-04-05接受日期2017-06-15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一期項目-生物科學(PPZY2015B117); 江蘇省高校優(yōu)勢學科Ⅱ期項目(PAPD);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項目(J1103507); 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度教學團隊項目“動物學教學團隊”; 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重點項目“動物生物學實驗課程多媒體教材體系建設”; 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動物學課程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度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生物學‘微課’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和“動物生物學實驗課程多媒體課件優(yōu)化與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設計”

      李鵬(1979—), 男, 博士, 碩士生導師, 南京師范大學動物學教學團隊成員, 研究方向:進化發(fā)育生物學, E-mail:biolipeng@163.com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zhouchangfa@njnu.edu.cn

      10.11984/j.issn.1000-7083.20170110

      G642.0

      A

      1000-7083(2017)05-0593-08

      猜你喜歡
      動物學南京師范大學實驗教學
      淺談大學動物學與初中生物教學能力要求的銜接
      大學教育(2022年3期)2022-05-16 00:33:37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江蘇教育(2021年54期)2021-08-31 10:12:32
      小議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認識和體會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幾何體在高中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Faceàma propre culture
      法語學習(2016年3期)2016-04-16 21:45:33
      動物學
      動物學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
      法語學習(2015年1期)2015-04-17 06:13:06
      肇源县| 安陆市| 延庆县| 龙川县| 宁夏| 南昌县| 木兰县| 铜梁县| 柏乡县| 武清区| 峨边| 济宁市| 亳州市| 日照市| 岢岚县| 米易县| 沂源县| 桐乡市| 榆社县| 青龙| 于田县| 沂水县| 南陵县| 襄垣县| 潜山县| 林甸县| 乃东县| 福海县| 蒙自县| 灵寿县| 万全县| 南平市| 延长县| 安阳市| 子洲县| 扎赉特旗| 望城县| 盐边县| 卢氏县| 石城县| 磐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