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琴??
摘要:改革舊的教學方法,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在給學生灌輸知識的同時,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探究;能力培養(yǎng)
有創(chuàng)造才能有發(fā)展。過去,傳統(tǒng)的分段教學法和語法翻譯法的應試教學,造成了學生的高分低能,英語的交際能力低,無法適應實際生活的需要。語言是交流思想、傳遞情感的工具。這特性決定了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 養(yǎng)學生具備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教師的任務就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進行大量的語言交際的實踐活動,從而使語言基礎知識轉化為言語技 能,并發(fā)展成為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提供了契機。
一、 用英語教英語,使學生在耳濡目染的英語環(huán)境中提高交際能力
教師應堅持用英語教學,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英語環(huán)境,就可使學生自然的接受英語熏陶,提高交際能力。如Look at the blackboard;Open your books;Listen to me Listen to the tape;Stand up;sit down please;Read after me.please Thank you very much;Good!Very good etc.這些課堂用語,教師在課堂上用英語多次重復使用,有時借助動作、表情、 暗示等讓學生理解,漸漸地學生就聽懂了會說了。
二、 設置語言情境,使學生在模擬的生活氛圍中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
教育學認為,模擬教學能使學習者扮演環(huán)境中的角色,從事指定的活動,以達到一定的學習目的。今日的課堂活動不再是講與練的比重問題,而是使課堂的各種活 動都帶有模擬交際性質,并組成一個生動活潑的整體,也就是圍繞有語境的篇段進行模擬交際性質的信息交流。 使學生在自由歡快逼真的情境中,交流思想,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的問路和指路時,可以把內的走廊和 過道設置成道路,ask and answer like this:I want to play with you,how can I get to your seat?Let the other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 one by one.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住指路和問路的方法。
三、 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際生活中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使學生在娛樂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比賽競爭中的增強英語交際能力。學習就是探索,而探索就是樂趣。
四、 激發(fā)求知欲,增強思維的自覺性
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是交際工具,若想用英語闡述自己的觀點,不先思考,怎么講得出?進行英語會話,做英語練習,學習英語的基礎知識都需動腦筋考慮。在學習中一個學生愿不愿意動腦筋,喜不喜歡積極思考,是他思維能力能不能發(fā)展的首要條件。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求知欲,調動他們思維活動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五、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語感
語感就是對語言的自我感受、領悟的能力。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反映了使用者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學生學習外語語音、詞匯、語法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對外語的感知,認知是從無到有、從簡到繁,因此,外語教學 的“聽”、“說”也應該從培養(yǎng)語感入手,以聽說為主,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感受能力,使他們大膽開口,能聽、會說,排除學習外語的心理障礙。學任何語言都要語言環(huán)境,讓學 生自編、自演短劇,用英語講述短小精彩的故事,通過集體 交流,會有效地增強語感。舉行適當形式的小型競賽。學生都有自己比別人強的心理,參加小型比賽,如:聽力、朗讀、講故事等。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隨時準備提取大腦中儲存的信息,競賽中思考、表達的過程又是對平時知識集中、概括的過程,這樣便增強了語感。
六、 把課本知識和現實聯系起來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要不斷吸收新知識、新信息和新材料,及時了解國內外重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和背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重大事件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話題,用課本知識去分析當今國內外所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和背景。這種 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社會責任感,還有利于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 充分發(fā)揮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
21世紀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當代信息技術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資源的開放性、交互性和全球性對外語教學產生巨大的影響。開放性教學是針對當今教育的封閉型和僵硬性提出的。多媒體形象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拉近學生同英語教學內容的距離,所有語言呈現都伴隨相應的圖像,動畫或生動的過程演義,避免了抽象的解說和枯燥的練習,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此我們要以利用現代教育媒體的仿真性、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為中學英語 教育營造英語語言環(huán)境?!禬hats your favorite food?》(Part A)我利用網絡資源給學生設計了二個任務(情境結合的)。 A1早上9點3個朋友到你家來——你很高興——進門迎客——把他們介紹給你的媽媽——你們一起玩——媽媽想留他們吃午飯,但卻發(fā)現食物不多,得去購物——于是你去問你的朋友他們;A2你乘飛機去旅行,中飯時間到了,空姐推著餐車來供餐——空姐因感冒喉嚨不好——你主動提幫助——問乘客他們午飯想吃; 以上兩個任務的設計目的是要求學生置身于開放性的語境中,通過體驗、合作和交流,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加工、重組、創(chuàng)造并同時很好地掌握目標句型;What would like?Id like for lunch.學生根據任務的設置,自由組合成組,課堂變成了幾個家庭,幾個機艙,片刻之后,學生紛紛 要求展示“風采”,課堂氣氛異?;钴S,而上來表演的小組 均語言流暢、準確,表情豐富,動作到位,并均發(fā)現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使語言和情境渾然一體,表現出同學們很高的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
新教材的實施,更能有效的體現新教法,給教師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的同時,使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 和口語運用能力得以發(fā)展與提高,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教師的英語素質,才能確保教材的實施效果。
(作者單位: 甘肅省隴西縣崇文中學, 甘肅 定西 748100)endprint